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苏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3-08-13 21:26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目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格式,不是雕虫小技,而是 。我们常说一百二十回的《三国演义》,一百回的《西游记》,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所谓“回”就是“回目”,又称章回题目,是章回小说的典型特征。在章回小说由民间说书艺术雅化为文人案头之作的过程中,回目形式由单句发展为偶句,字数也由 而逐步定型为七八言,(1),而且也便于追求文字和音韵上的形式美。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期。作为杰出代表的四大名著是典型的章回体小说,即每一回的标题都是一副词句工整、前后相接的对联。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中,是明代小说家的一大创举。因为就大多数回目而言,句子可长可短,结尾可平可仄,句式灵活多变,与诗的形式并不相同,反而与对联更为 。在章回小说的每回之前,(2),让读者看了此联就知道这回所要讲述的内容; 统观阅读小说回目,还可以从中了解整部小说的叙述脉络。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枝独秀 错落有致 吻合 如果
B. 一枝独秀 参差不齐 契合 不但
C. 独树一帜 错落有致 吻合 不但
D. 独树一帜 参差不齐 契合 如果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被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中,是明代小说家的一大创举。
B. 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是明代小说家的一大创举。
C. 将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中,是明代小说家的一大创举。
D. 将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是明代小说家的一大创举。
20. 请在文中(1)(2)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 回目是章回小说内容的概括,许多古文内容也可以借用回目来概括。请你从所供古文名篇中任选两个,依据其内容补写回目。
(1)《项脊轩志》:“一株枇杷饱含伉俪两厢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退秦师》:“三寸巧舌力挽狂澜纾国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鸿门宴》:“刚愎自用项羽失良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许多回目本身就可以当作言辞优雅、意境生动的名联来欣赏。下面选取了《红楼梦》三个回目,请你从中任选一个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加以赏析。
(1)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2)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3)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膳”
【答案】18. D 19. C
20. ①不但易于较完整地概括每回内容
②均有一副标明篇章内容的对联
21. ①. 百年老屋承载儿孙几世情 ②. 一言利辩荡气回肠化干戈 ③. 韬光养晦刘邦得主动
22. ①“花解语”指袭人情真意切劝慰宝玉爱惜自己明德上进;“玉生香”指宝黛二人情投意合笑诉情话;此处“花解语”“玉生香”巧用双关生动形象,用叠词“切切”“绵绵”表现人物情感,温馨细腻。
②分别写薛宝钗戏蝶与林黛玉葬花两个情节。薛宝钗雍容华贵,容貌妩媚,体态丰腴,此处以杨玉环代指;因为林黛玉婀娜多姿,外表秀美,姿态轻盈,以赵飞燕代指。这样回目更加幽情含蓄,增添诗意。
③大观园迎来一场瑞雪,如银装素裹的“琉璃世界”,恰巧栊翠庵中红梅怒放,呈现出“白雪红梅”的诗意画面;大家欢聚一堂的时刻,贾宝玉与史湘云一对哥姐欢快地偷烧鹿肉。诗情画意之雅境与偷食“腥膻”之俗景,雅俗共赏,相映成趣。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一枝独秀: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语境是回目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格式自成一家,故选“独树一帜”。
参差不齐: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错落有致:布局交错纷杂,但极有情趣。此处指字数多少不齐而逐步定型为七八言,故选“参差不齐”。
契合:指两种物质性情特别投合,容易相溶,演变到生活当中来意为生活中两个人的结合或配合特别默契,犹如天生的一对,相符合。吻合:完全符合。语境中强调回目和对联的关系有相近之处,谈不上完全符合,应该填“契合”。
不但:表递进关系。如果:是假设关系。后语境由“统观阅读小说回目,(那么)还可以从中了解整部小说的叙述脉络”,可见句间关系为假设,应该选择“如果”。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需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考试大纲》明确提出的六种常见病句类型,然后联系上下文,审读原文语句,确定语意关联,再次对比选项,找出差别,认真推敲之后确定答案。
A.结构混乱,主宾不搭配,这里“……是……”标示这是一个判断句,宾语中心语为“创举”,做主语的应该是人类的行为举措,而所给出的主语部分是对联的状态,并非人的举措。
B.结构混乱,成分残缺,“……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残缺介词搭配的中心语“中”;主语与宾语不搭配,“对联……”是一种状态,陈述重点为“对联”。
C.“将……应用于……”是人的行为举措,可以做“是……创举”的主语,正确。
D.成分残缺,“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的最后残缺介词“于”搭配的宾语中心语“中”。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补写句子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后语境“而且也便于追求文字和音韵上的形式美”可见第一空应该填入的内容是对联定性为七八句后的好处,后语境为形式美,空处作为表示递进关系的前语境应该填内容方面的效果,另外还要有照应“而且”的关联词“不但(仅)”。
第二空:承接“在章回小说的每回之前”,联系后句“让读者看了此联就知道这回所要讲述的内容”,答案应是:均有一副标明篇章内容的对联或者“都会有一副对联概括(总领)篇章情节(信息)”。
【21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补写回目的能力。
章回小说的每一回合的标题往往是一个对仗工整、整齐划一的概括性词句,比如《三国志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立首功”,都能极好地概括出每一回大致上的内容。这也符合了当时民间艺人为了吸引听众而使用这样的标题来点明内容。标题一般也比较简略,使人通俗易懂。
本题需要熟悉古文内容,比如《项脊轩志》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借一轩以记三代之遗迹,睹物怀人,悼亡念存,叙事娓娓而谈,用笔清淡简洁,表达了深厚的感情。用“一株枇杷饱含伉俪两厢爱,百年老屋承载儿孙几世情”来概括。
根据《烛之武退秦师》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确定第二空,比如“三寸巧舌”对应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师的语言技巧,可概括为“一言利辩”;其次从性质上分别用四字短语来形容烛之武的形象特点和情节性质:“力挽狂澜”对应“荡气回肠”;最后从对于郑国而言,即成功的角度总结为:“纾国难”对应“化干戈”。
第三空结合《鸿门宴》来填空:“刚愎自用项羽失良机,韬光养晦刘邦得主动”。其中“刚愎自用”与“韬光养晦”词性结构对应,都表现了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点,“项羽失良机”,对应“刘邦得主动”,这是“鸿门宴”后双方的情形对照,一败一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以及鉴赏小说的回目的能力。
名著阅读题要掌握小说内容,然后结合修辞手法,从内容和形式上具体分析小说的章节回目。选取自己最喜欢的回目,根据回目概括故事内容的特点,可以结合回目中的修辞手法,分析出代表的内容,指出其表达的效果。
(1)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 “情切切”对应“意绵绵”,巧用叠韵词,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这一回讲了两个故事,前一句的故事是袭人病了,宝玉去看她,然后袭人借机劝了宝玉一席话,袭人全名是花袭人。后一句对应的故事是说宝玉次日去看黛玉,结果闻到黛玉袖子里有香气,然后俩人打情骂俏了几句。不是有说暖玉生香吗,俩人言谈中提到了暖玉,而且宝玉为了逗黛玉,还编了个老鼠偷香芋的故事。
(2)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这副对联关联两个故事,一:宝钗扑蝶:宝钗到潇湘馆找黛玉,恰遇宝玉来找黛玉,为避嫌疑,便抽身回来要寻别的姊妹去。这时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宝钗遂取出扇子来扑蝶。只见那一双蝴蝶穿花度柳,引的宝钗蹑手蹑脚,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二:黛玉葬花:黛玉访宝玉吃了闭门羹,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产生误会,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黛玉曾因为怜桃花落瓣,手把花锄,收抬残红,葬于花冢。如今时值暮春时节,又来到花冢,她从落花中联想到自己的悲剧的宿命,于是以落花自况,十分伤感地哭吟了这首《葬花吟》。
(3)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膳”,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写雪地红梅的景色漂亮,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从内容看,似是写薛宝琴身穿大红披凤立在雪地里的美景。而实际上,这白雪,这红梅,都是指妙玉。妙玉身在佛门,孤标傲世,身心一片洁白,可谓琉璃世界也。但她是在世难容的境地中生存着的,她美丽如兰,如红梅,她的心更如雪地红梅,她虽然身处佛门,但她是一个青春少女,有自己爱的渴望和追求,这种渴望和追求恰似雪地红梅,在寒冷寂寞中开放着。脂粉,指众女孩,香娃,指宝玉。割腥啖膻,是吃烧烤的生鹿肉。
【点睛】语境补写答题技巧:
1、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
2、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3、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朝背井离乡去,故乡再无春夏秋。
以上材料蕴含深意。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是歌曲《谁不是在流浪》中的一句歌词。歌词的意思是长大以后,当你离开家乡那一刻,从此以后你的故乡便只有冬天,再也没有春夏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多数因生活所迫背井离乡的人们,大多数只能在春节时匆匆忙忙地回家几天。而春夏秋,往往只能在异乡辛苦奋斗,无暇回家,也无法回家。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远离故乡”的心酸,也可以从这无奈中感受到对家乡浓浓的眷恋之情。
对此,写作时,可以依据材料意思,表达对于故乡的眷恋与怀念。对此,可以适当抒发愁绪,感叹一辆绿皮火车,一张硬座的车票,一个行李包裹,一声无奈的告别,便带走了故乡的全部。也可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于故乡的浓浓爱恋。对此,最好能结合新时代特色,说明我们应该为故乡做些什么:身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故乡的变化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融合在一起,其中每一人都是关键的转折点,无数个故乡就这样织成了一张网。因此,我们每一个“故乡人”,都要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积极奋斗,让家乡多彩多姿、喜笑颜开的现实画卷日日发生。当然,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批判材料中消极悲观的心态,借助苏轼诗句“此心安处是吾乡”,说明当下社会人口流动已是常态,我们不能仅仅只是伤春悲秋,而是应该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融入时代潮流。
立意:
1.故乡——我心安处是此乡。
2.故乡,我们心中最美的地方。
3.努力学习,回报故乡。
4.故乡滋养了我们的灵魂。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