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2-11-27 16:21
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衣食住行”以“衣”居首。中国人自古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但是,要和衣服比上一比的话,饮食还是稍逊一成。“衣冠之治”是我国“衣冠”文化的核心要义。我国古代服饰是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中国的礼仪中,服装处于一个很高的位置。这点,我们可以从一些词语中看出,比如说“衣锦还乡”“两袖清风”等等,又如皇冠的“蔽明、塞明”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古训在帽子上的具体形象。子路垂死不忘结缨,苏武流亡不改汉服等,都用衣冠来体现品格气节。这些都表明了∶服饰在中国不仅有它原本的功能,还有象征国家的权力、表达一个人的品质、凝结一个民族团结的作用。
“衣冠之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通过人们的衣服配饰穿戴,来进行对社会的管理与教化。现代人穿衣,只要经济条件许可,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但是,在古代,则没有如此自由,上至皇帝官员,下至平民百姓,着装大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官职、爵位不同,可以穿着的服饰也不同,由此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国封建社会独特的伦理身份标识。
民国初掀起洋装热。虽然,这有利于中西方服饰文化的交流,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太大,中国人穿洋装则有诸多不便,可是,又想穿洋装,该怎么办呢?于是,前人就让洋装“入乡随俗”,在这样的背景下,旗袍和中山装由此诞生了。如中山装在西装的基础上,把领子改为了立翻领,在衣服的正面有四个口袋,即为我们最为耳熟的“礼义廉耻”。它不但标志着做人的基本原则,也代表了传统儒家的思想文化。由于它不分等级尊卑,人人可穿,配饰也是任由个人喜好搭配,因此,霎时间就风靡了各个阶层。中国的服饰,也在这时候走上了自由搭配的道路,从此,开启了中国服装的新纪元。当今不再有封建阶级等级观念,衣冠不再代表身份地位。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渐渐趋同。如何在保留中国“衣冠文化”核心思想的基础上,保留我们民族的服饰特点,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摘编自凤凰网《中国人为何认为“穿衣”比“吃饭”重要?》)
材料二∶
自古以来,治国之道就有“法治”与“礼治”之争。法家认为治理国家要靠严刑峻法,而孔子认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秦始皇建立的第一个中央集权、重视法治的王朝二世而亡了,原因何在贾谊认为是严刑酷法、不重礼治的结果。贾谊还重提先秦的礼、法之争,认为礼的作用是“禁于将然之前”,也就是防患于未然法的作用则是“禁于已然之后”,即惩罚犯错误者。西汉的思想家们几乎都反对秦政,而希望回到孔子的礼治路线上去。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也被此后的历代政府所沿用。
群体相处的基本要求是彼此的和谐相待与分工合作。《礼记》开篇第一句话便是“毋不敬”。“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就像是月亮的盈亏,谦虚自守,尊重他人就能受益,否则就会付出代价。平等、博爱是西方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口号,其实在《礼运》篇里,孔子就把“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作为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人是有丰富情感的动物,人们对于事物的反应,往往不是太过,就是不及。因此人的情感需要道德理性的修正和调适,要懂得一点儒家的“中庸”之道,把握好度。《礼记》还说∶“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是指礼节,尚是注重的意思,礼尚往来所崇尚的是彼此有礼,互相尊重。下课铃声一响,大家都站了起来,师生互相致敬,并不是要求对老师特别尊敬,只是希望由此培养恭敬之心,在学校尊敬老师,回到家里尊敬父母,将来工作了,尊敬领导和同事。你这样做了,才可能得到大家的尊重,然后"我敬人人,人人敬我”。
可以说,离开了礼来谈中华文明,则无从谈起。中国之外,全世界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色彩如此鲜明的原生文明。中华民族将实现伟大复兴,需要民族精神的引领。两方人的礼是礼节、仪式,中国人说的礼则无所不包,与西方人说的文化相仿,这是彼此的相通之处。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传统礼乐文明不是沉重的历史包袱,更不是糟粕,其中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精华完全可以为我们的时代所用。
(摘编自彭林《礼∶中国文化的“核心元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民以食为天”,但在“衣食住行”中,“衣”却排在了首位,可见,在中国人看来,“穿衣”比“吃饭”更重要。
B.“服此服而思其理”,古人赋衣冠以道德伦理、身份地位、品行情操等诸多涵义,使之成为封建伦理政治的图解和符号。
C.“衣冠之治”是通过服装穿戴进行道德教化,进行社会管理,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统治方略。
D. 近代的服装改革,保留了我们民族的服饰特点。这既关照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又反映出人们生活方式渐渐趋同的趋势。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治”“法治”之争源自后世对秦政重“礼”还是重“法”的认知差异,从而有了对“礼治”与“法治”优劣的比较。
B.孔子认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在孔子眼中,治理国家,法治是末,礼治是本。
C.贾谊认为礼治可以防患于未然,而法治可以罚其罪于后,所以他在《过秦论》中指出,秦攻守天下都应该施行仁义之道。
D.人的情感要把握道德理性的分寸,“满招损,谦受益”的理念及西方平等、博爱的思想都验证了“中庸”之道的正确性。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古代,改朝换代都要改正朔,易服色,衣冠服饰上升到关乎国运兴亡的地步。
B. 古代把士大夫称为“衣冠”,当官的理想是“衣锦荣归”等,说明服饰衣冠之重要。
C.孙中山提出服装现代化理念与制作服装的四原则,结束了“衣冠之治”的传统观念。
D.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虽然生活条件一般,但他们民族服饰却十分精美繁复,令人惊叹。
4.两则材料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指出并举例说明其论证目的。(4分)
5.材料二末尾认为传统礼乐文明的精华可以为我们的时代所用,这一观点既符合当前中国治理的原则,也对国际关系处理有所启示。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人世间(节选)【注】
梁晓声
郑家只有一间住屋,十五六平方米,火炕占去了一半地方。地上,锅台和碗橱占去了另一半面积。炕上铺着几张报纸,报纸上堆着山楂,一个穿件红毛衣的二十一二岁的姑娘————不对,确切地说是小寡妇,坐在炕上,正用竹扦穿山楂。她的毛衣很旧了,只穿条旧的花布衬裤,也没穿袜子。
秉昆进门后,小寡妇停止了正做着的事,极为吃惊地瞪着他。
郑母打消女儿顾虑说∶“这小伙子心眼好,见我推着箱下坡,跑过去替我,还扶着我下的坡。要不,我连人带箱子栽到沟里了。我要是摔伤了,咱们一家的日子可怎么往下过啊……”
他忍不住要打断郑母的话时,郑娟的弟弟开口了。
那盲少年说∶“姐,妈的话太啰唆了,还是听我来说吧。别人托这个人转交给你东西,所以这个人才来找咱家的。他在门口见到了我,我正替你问他是什么东西,他还没告诉我呢,正巧咱妈回来了。”
郑母为了使屋里暖和些,起身去捅炉火,一边絮叨∶“不让她把棉裤拆了,偏拆了,可倒好,又来了活儿。穿两串糖葫芦挣一分钱,为赶在春节前挣几元钱,顾不上做自己的棉裤了……”
“妈,你别絮叨些没用的了。”郑娟目光与话题同时一转,看着周秉昆问,“谁派你乘的?”
秉昆苦笑道“倒也不是谁派我来的,是我自己有几分情愿才答应了的事。”他简单地将瘸子二人托付他的经过讲了一遍,省略了几乎是被劫持的细节,讲出他们苦苦相求的意味。最后他掏出信封,放在小布包旁,总结说∶“这信封里就是他们让我给你送来的钱,十个鸡蛋是我从自己家带来的。毕竟,我与涂志强哥们儿了一场,快过春节了,算是我的一点儿心意。”
“是鸡蛋啊,那大娘谢你了啊!”郑母本已又坐在椅子上了,听完周乘昆的话,立即起身拎过去布包想放在别处。
郑娟喝道“妈,你别”
郑母竟很顺从,坐下嘟哝着,双手仍捧着布包。郑娟弟弟也说“姐,鸡蛋是可以留下的。”郑娟又喝道∶“没你插嘴的份儿!”弟弟噤若寒蝉,摸摸索索地躲到门斗去了。
他听到郑娟大声说∶“你转告他们,我不需要他们的可怜!”她那双丹凤眼中投射出凛然的目光,咄咄逼人地瞪着他,停顿片刻,加重语气接着说,“我明明白白告诉你,我也不需要你来可怜!我恨他们!涂志强如果不是跟他们搞到一起,也不至于犯下死罪。那我俩的日子还可以凑合着混下去……”
周秉昆一时目瞪口呆,如同自己果真是痛子们一伙,对涂志强的死负有抵赖不掉的罪过似的。
“娟,你听妈劝你几句好不好”
“不好!……你!……带上钱快给我滚啊!滚啊你!”郑娟的手直指周秉昆的脸。秉昆的脸红过一阵后,又变得煞白。他猛地往起一站,将装钱的信封抓在手里,低着头撞门而去。
郑娟的母亲和弟弟跟到了外边。
那老妪说∶“孩子你站一下,你听大娘向你解释……那个,那什么,就是钱,求你……给大娘留下吧!我女儿她……她那样不是冲你,她是在冲自己的命发火呀!”
老妪脸上淌下泪来,伸出一只枯瘦的手,像已完全丧失了耻辱感的老乞丐。盲少年也从旁说∶“我姐以前是好脾气的人,从没对谁发过火。”他的眼中也淌着泪。身材瘦小的老妪,双膝一弯,分明是要跪下去了。周秉昆的心顿时软得一塌糊涂,赶紧上前一步,双手将郑母搀住,耳语道∶“大娘,我没生气。”
他从兜里掏出信封,遇到了郑母于里。她连个“谢”字都没顾上说,抹着泪,迈着摇摆不稳的碎步进入了歪斜的家门。盲少年问“我妈进屋了”
秉昆说∶“是的,她进屋了。”盲少年又问∶“我妈哭了吧?”秉昆犹豫了一下,尽量以平静的语气回答“她没哭。”
秉昆摸了摸那盲少年的头,不由自主地蹲下,替他擦去流淌不止的泪,竟有些庆幸他是盲人,看不到自己母亲刚才那种可怜的样子。
“你把钱给我妈了”“给了,哪能不给呢!”
“那,你原谅我姐了以后……如果他们再让你送钱来,你还肯吗”
那盲少年忽然双膝跪下了,跪得那么快,使秉昆措手不及。秉昆愣了愣,忽然将他拉入怀中,盲少年在他怀中失声痛哭。
他不知不觉地流泪了,对那盲少年耳语∶“好孩子,别哭,我向你保证,以后你家每月都会收到钱。交给你也行的,是吧”
盲少年终于不哭了,小声说“交给我不好,我是瞎子,怕丢了,还是交给我妈好。”
“愿意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郑光明,我妈和我姐都叫我小明。”
“那么,以后我要叫你光明,我喜欢叫你光明。”
“那,你愿意告诉我你的姓名吗”
“我姓周,名秉昆。同样没骗你,告诉你的是我的真姓名。”
“我相信,以后我可以叫你秉昆哥吗?”“当然可以。”
“秉昆哥,你为我家做的事,千万别告诉别人啊,那我姐就更没脸做人了。”
“明白。你也不能对任何人说起我的名字。”
“你放心,我不会的。”……
秉昆走出那条胡同时,觉得自己一下子变成活了一百多岁的老人似的。他不再因自己出生于光字片而耿耿于怀了,不再因自己仍是一名苦力工而耿耿于怀了。即使世上真有鬼,涂志强的鬼魂确确实实地出现在面前,他相信自己也是能够以平静如水、无惊无惧的心情来对待了。
【注】节选自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有删减。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开头极写郑家生活艰难,尤其写郑娟没有换洗棉裤的境况,为后文情节展开、人物塑造做铺垫,并暗示了时代背景。
B.小说人物个性鲜明,少年直率细腻,母亲唠叨啰唆,秉昆心地善良,甚至连没有出场的涂志强和瘸子,都让人感怀尊敬。
C.郑娟的母亲说郑娟是“在冲自己的命发火”,是力图解释女儿发火的原因,一方面安抚秉昆,一方面也是为女儿鸣不平。
D. 文章末尾描写了秉昆的内心感悟,别人的经历让他获得感动的同时,也安抚了他的心灵,历经世事后,他变得成熟起来。
7.关于文中郑娟一家人对待馈赠的不同态度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围绕对待馈赠的态度,展开情节,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一众人物。
B. 郑娟不愿意接受帮助,主要是因为对导致亲人亡故的人们心存怨恨。
C.郑光明认为可以接受帮助,是因为家境艰难,不愿亲人们太过操劳。
D.郑娟母亲希望接受馈赠,是认为别人是真心帮助,没必要心存愧疚。
8.盲少年担心亲人心理受伤害,尽其所能,小心呵护,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9.作者为什么安排“我”说喜欢叫少年“光明”的情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