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散记 熊召政 现代的中国人,只要念过初中的,大概就没有谁不知道岳阳楼的了。这是因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中学的课文。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篇文章的价值应该超过了岳阳楼本身。正是这样,所以,眼前的这座两层的木架檐楼,向外投射的,都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严肃性。 近年来,传统与现代的这对矛盾常常让我困扰,从国计民生考虑,迎合世界的现代潮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从民族的文化特质着想,维系传统又符合国民的心理需要。传统是靠家族来延续的,没有家族就没有传统,没有传统就没有民族。家族世世代代住在一起,有家族的墓园,有家族先人的故事。有几代人居住的老屋,有祖辈传下来的几册旧书,几件老式的家具。你看着这些,沉入对祖辈的缅想,你从绵长的历史上感到自身的位置和应该承担的责任。于是,忧患意识产生了,道义产生了,爱产生了,恨产生了。 正是怀着这么一种感情,我驱车来游岳阳楼。岳阳楼是一面历史,历史本身是一个任何人也抹杀不了的传统。 楼下大厅巨幅的木刻中堂,刻的即是范仲淹那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儒家宣扬的做人的品质。范仲淹写此文章正是出于他的佛家襟抱。有趣的是,范仲淹一生从未到过洞庭湖。竟然把洞庭湖写得如此逼真。我经常对朋友们说:自然即道,人为为伪。这与古人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同一个道理。范公的文章,虽然没有脱“文以载道”的窠臼,但的确不是生硬的说教。在这篇文章中,他的情感官能、思维和意欲,与苍茫浑阔的洞庭湖融为了一体。正所谓丈夫气魄、云水胸怀。 接前面的话说,范公从未到过洞庭湖却把它写得活灵活现。这是一种奇特的美学现象。所谓“神游”是也。古人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是博览群书的结果。同样,秀才不出门,能游天下景。我就经常独坐书房,做这种免费的精神旅游。这样的旅游,实际上是把他已获得的各种相关的体验作用于欣赏的对象。虽然范公没有游过洞庭湖,但他肯定游过其他一些大湖。他笔下的湖景是一种类推。当然,这种类推的功夫,显示出天才与庸才的区别。 前面说到传统,中国知识分子最优秀的传统之一就是“忧患意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位卑未敢忘忧国”等,这些随手拈来的词句,都说明了这一点。一个“忧”字,为国忧、为民忧,成为一个高强度的引力中心,吸附着一代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从这一点来说,虽说岳阳楼是一处自然景现,但它给予游人的不是轻松和繁华,而是凝重和质朴。 很长的时间里,我也一直摆脱不了“忧”学的困惑,直到现在,它仍是我一触即痛的心理情结。虽然,我用了整整四年的工夫,把自己的儒家人格改变成释家人格。每年挤出时间来进行佛教旅游,只要一有空就焚香诵经,把搁在心中的一个“忧”字换成一个“寂”字。但是,一来到岳阳楼这样特定的地方,仍免不了当一回忧国忧民的泫然之士。 说来,这还是有一种对历史的参与感。幸而我及时提醒自己,再不要充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那一类的角色。刚露苗头的忧愤情绪,也就很快地平息下来。 当我信奉儒家人格的时候,我注重人世;当我信奉释家人格的时候,我注重自然。一个人一旦领悟了自然的奥秘,并体会到老子首创的自然即道的妙处,那他一定不会拘泥于世间的荣辱和一事一物的得失,从而厌倦生命。他将从自然那里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山的雄伟、石的坚定,湖的空阔、江的浩荡、海的澎湃,自然的一切显相,都沟通着人的感情。只要心灵能及时和准确地反映自然,他必然就是一个丰富而高尚的人。 先我之前登岳阳楼而不以人生之忧乐为心灵关照的,相信还有不少。当然,最著名的还是那位为民间百姓所称道的吕洞宾,他游洞庭湖写过一首七绝: 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醉岳阳人不识,期吟飞过洞庭湖。 范仲淹的心中忧乐和吕洞宾的袖里青蛇,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态度。但都发生在岳阳楼,成为岳阳楼的两个文化的支撑点。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应该选择传统,因为维系传统符合国民的心理需要,而传统要靠家族来延续。 B. 本文结尾部分引用吕洞宾的一首七言绝句,其旨意与前面提到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形成鲜明对比,也让读者回味。 C. 本文语言典雅,行文整散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舒缓自如。如“丈夫气魄、云水胸怀”是整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D. 本文是一篇文化气息很重的散文,作者写岳阳楼主要不是记游,而是通过岳阳楼传达某种人文精神,给读者以启迪。 8. 为什么范仲淹从未到过洞庭湖却把它写得活灵活现? 9. 作者文中用较大篇幅写《岳阳楼记》,有什么用意? 【答案】7. A 8. ①范仲淹的情感官能、思维和意欲,与苍茫浑阔的洞庭湖融为了一体; ②范仲淹把自己游览大湖获得的各种相关的体验作用于岳阳楼,并进行类推。 9. ①岳阳楼因《岳阳楼记》而闻名,作者以《岳阳楼记》切入文章,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②《岳阳楼记》是某种人文精神的象征,引入《岳阳楼记》提升了文章的主题; 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气息。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应该选择传统”错,原文说“从国计民生考虑,迎合世界的现代潮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从民族的文化特质着想,维系传统又符合国民的心理需要……”,原文的意思是两者都可以选择,要看情况。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文章第五段说“在这篇文章中,他的情感官能、思维和意欲,与苍茫浑阔的洞庭湖融为了一体”,说明范仲淹的情感官能、思维和意欲,与苍茫浑阔的洞庭湖融为了一体,故而能把洞庭湖写得活灵活现。 文章第六段说“这样的旅游,实际上是把他已获得的各种相关的体验作用于欣赏的对象。虽然范公没有游过洞庭湖,但他肯定游过其他一些大湖。他笔下的湖景是一种类推”,范仲淹把他已获得的各种相关的体验作用于欣赏的对象——岳阳楼,并进行类推,从而写活了洞庭湖。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回答: 首先,“现代的中国人,只要念过初中的,大概就没有谁不知道岳阳楼的了。这是因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中学的课文。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篇文章的价值应该超过了岳阳楼本身”,岳阳楼因《岳阳楼记》而闻名,作者以《岳阳楼记》切入文章,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其次,“眼前的这座两层的木架檐楼,向外投射的,都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严肃性”,《岳阳楼记》是某种人文精神的象征,引入《岳阳楼记》提升了文章的主题,给读者以思想上的启迪。 最后,从表达效果上看,作者文中用较大篇幅写人们熟知的《岳阳楼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气息,能够起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治安策① 贾谊 黄帝曰:“日中必熭②,操刀必割。”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有异秦之季世乎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 高皇帝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余城,少者乃三四十县,德至渥也,然其后十年之间,反者九起。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岁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 然尚有可诿者,曰疏。臣请试言其亲者。假令悼惠王王齐,元王王楚,中子王赵,幽王王淮阳,共王王梁,灵王王燕,厉王王淮南,六七贵人皆亡恙,当是时陛下即位,能为治乎?臣又知陛下之不能也。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或戴黄屋,汉法令非行也。虽行,不轨如厉王者,令之不肯听,召之安可致乎!幸而来至,法安可得加!动一亲戚,天下圜视而起,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陛下虽贤,谁与领此?故疏者必危,亲者必乱,已然之效也。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袭是迹而动,既有征矣,其势尽又复然。 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至于髋髀③之所,非斤则斧。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今诸侯王皆众髋髀也,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刃,臣以为不缺则折。胡不用之淮南、济北?势不可也。 臣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 (有删改) [注]①《治安策》是贾谊上书汉文帝的奏章。②熭(wèi):暴晒。③髋髀(kuān bì):胯骨与股骨。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有异秦之季世乎/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 B. 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有异秦之季世乎/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 C. 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有异秦之季世乎/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 D. 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有异秦之季世乎/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帝,指传说中中原各族共同的祖先。相传他打败炎帝等,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 B. 黄屋,古代帝王所乘坐的车上以黄色绸缎为里子的车盖。因而“黄屋”也指帝王的车。 C. “适启其口”与“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两句中“适”字含义不同。 D. “虽在细民”与“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两句中的“虽”字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合乎当时的政治需要,言必有据,观点鲜明,对所论问题了如指掌,所提对策具体可行:情真意切,文笔生动。 B. 作者认为,汉文帝如果在悼惠王、元王、幽王、恭王、灵王等七人都还健在的时候登上皇位,就可以使天下太平。 C. 文章叙述了同姓诸侯王不遵法纪,野心勃勃,对抗朝廷,乃至阴谋叛乱等情况,作者忧国忧民、爱憎分明的思想悠情溢于言表。 D. 文章的末尾,作者指出,如果能按照他提出的策略治理国家,诸侯王就不敢有反叛的想法,而会归顺天子,国家因此太平。 13. 把文中两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余城,少者乃三四十县,德至渥也。 (2)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 【答案】10. C 11. D 12. B 13. (1)割出肥沃的土地使这些王公成为诸侯王,多的有一百多个城,少的也有三四十个县,恩德是极深厚的了。 (2)仁义恩厚,好比是皇上的利刃;权势和法制,好比是君王的砍刀和斧头。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现在按照这个道理去做,使国家巩固,民众安全,是很容易的,假如不趁早采取措施,就会伤害骨肉之情,以致要杀他们的头,这难道同秦朝末年的局势还有什么区别吗?凭着皇帝的权力地位,趁着现在有利的时机,靠着上天的帮助,还对转危为安、改乱为治的措施有所顾忌。 “……甚易”与“不肯早为……”,两类情况正反对比,“甚易”之后要断开。排除D。 “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句式结构相同,各自单独成句。排除AB。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AB.正确。 C.“适启其口”的“适”意思是“刚,刚要”,“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适”意思是“享有”。句意:他刚开口揭发诸侯王。/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有。“适”字含义不同。正确。 D.“含义相同”错,“虽在细民”中的“虽”意思是“即使”;“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中的“虽”意思是“虽然”。句意:即使是老百姓。/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可以使天下太平”错。作者认为“臣又知陛下之不能也”,即在这种情况下汉文帝无法把国家治理好。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膏腴”,肥沃;“王”,使……成为诸侯王;“渥”,深厚。 (2)“芒刃”,利刃;“斤斧”, 砍刀和斧头;“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判断句式。 参考译文: 黄帝说:“太阳到了中午一定要晒东西,拿着刀子就要赶快去切割东西。”现在按照这个道理去做,使国家巩固,民众安全,是很容易的,假如不趁早采取措施,就会伤害骨肉之情,以致要杀他们的头,这难道同秦朝末年的局势还有什么区别吗?凭着皇帝的权力地位,趁着现在有利的时机,靠着上天的帮助,还对转危为安、改乱为治的措施有所顾忌。假如陛下处于当年齐桓公的境地,还能不联合诸侯恢复天下的秩序吗? 高祖皇帝凭着他的明智威武登上了天子之位,割出肥沃的土地使这些王公成为诸侯王,多的有一百多个城,少的也有三四十个县,恩德是极深厚的了。然而在以后的十年当中,反叛的事发生了九次。陛下跟这些王公的关系,并不是亲自较量过才能之后而使他们甘心臣服的,也不是亲自封他们当诸侯王的。即使高祖皇帝也不能因此而得到一年的安宁,所以我知道陛下是不能得到安宁的。 不过,还有可以推托的借口,说是关系疏远。那就请允许我试着谈谈那些关系亲近的同姓诸侯王吧。假如让悼惠王统治着齐国,元王统治着楚国,中子统治着赵国,幽王统治着淮阳,共王统治着梁国,灵王统治着燕国,厉王统治着淮南,假如这六七位贵人都还健在,在这时陛下即位为天子,能把国家治理好吗?我又知陛下是不能的。像这些诸侯王,虽然名义上是臣子,实际上他们都怀有老百姓那种兄弟关系的想法,大概没有不想采用天子的制度,而想把自己当作天子的人。他们擅自把爵位赏给别人,赦免死罪,甚至有人乘坐天子的黄绸车盖的车,汉朝的法令在那里不能推行。即使能推行,像厉王那样不守法的人,命令他都不肯听从,召见他们又怎么能来呢?幸而召来了,法律怎么能施加到他身上呢?动了一个近亲,天下诸侯王就会瞪圆了眼睛惊起来反抗。陛下的臣子当中虽然有冯敬那样勇敢的人,但是他刚开口揭发诸侯王,刺客的匕首就已经刺进了他的胸膛。陛下虽然贤明,谁能和您一起来治理这些人呢?所以说,关系疏远的诸侯王一定会危害国家,关系亲近的诸侯王一定会作乱,这已经被事实证明了。那些自负强大而发动叛乱的异姓诸侯王,汉朝已经幸运地战胜他们了,可是并没有改变造成叛乱的原因。同姓诸侯王也袭用了这种做法发动叛乱,已有征兆了,形势又完全恢复到以前那种状态。 屠牛坦一早晨宰割了十二头牛,而锋利的刃并没有变钝,这是因为他所刮剔割剥的,都是顺着肉的肌理下刀。至于对付胯骨、大腿骨的地方,不是用砍刀就是用斧头。仁义恩厚,好比是皇上的利刃;权势和法制,好比是君王的砍刀和斧头。如今的诸侯王好比是胯骨、大腿骨,如果放弃砍刀、斧头不用,而想用刀刃去碰,我认为刀子不是出缺口就是被折断。为什么仁义恩厚不能用在淮南王、济北王的身上呢?因为形势不允许啊! 我私下里考察从前的事件,大体上是势力强大的先反叛。既然如此,那么治理天下的大计就可以知道了。要想使天下安定,最好多多建立诸侯国使他们的势力减小。力量弱小就容易用道义来指使他们,国土小就不会有反叛的邪念。这样就使全国的形势,如同身体使唤手臂,手臂使唤手指似的,没有不听从指挥的。诸侯王不敢有反叛的想法,如同辐条聚向车轮一样,都归顺天子,即使是老百姓,也会知道他们都很安稳。这样,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