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A(分析不当,“因此天秤币将成为法定数字货币”错误,法定数字货币是由政府或者中央银行发行的,因此天秤币不可能成为法定数字货币) 2.C(A项,不合文意,“包括当前流行的虚拟货币在内的未经官方认定的交易工具……均被禁止和取缔”错误,原文是“但是从货币形成历史来看……因为官方法定货币具有权威性、可兑现性、储值性和可追索性具有上述特性,均被禁止和取缔。当前,虚拟货币在很多国家也被禁止和取缔”,B项,分析不当,“这就是数字货币交易”错误,根据原文“这种从线下交易延伸到线上交易的支付具有同效性和同质性”“严格来讲,线上交易的人民币还是纸币,其交易数字随时可以转换为线下等值纸币”可知,用微信、支付宝进行消费或交易不是数字货币交易。D项,张冠李戴,应将“虚拟货币”改为“数字货币”) 3.B(根据材料二“鉴于虚拟货币的不安全性以及我国网民参与虚拟货币人数较多的情况,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严格管控措施来治理各种虚拟货币交易行为”的内容可知,“购买比特币”作为一种虚拟货币交易,是我国政府限制甚至禁止的) 4.法定数字货币是由政府或者中央银行发行的(1分)被全社会普遍接受作为交易支付工具的(1分)具有权威性、可兑现性、储值性和可追索性等特征的(1分)表示数字资产的法定货币。(1分)(不符合下定义格式的适当扣分) 5.0首先阐述货币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并引出数字经济与虚拟货币的话题;②接着指出法定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的区别,进而论述虚拟货币在发行方、币值及兑现和保值功能等方面的不安全性;③最后论述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管控及治理的情况。(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6.C(伯妈“躲在偏僻的山谷里等待红军回来”错误,结合上下文分析,伯妈是“被迫集中在这个偏僻的山谷里”的,伯妈是怀念红军,并非在此等红军回来) 7.A(分析不当,不是“埋下伏笔,再通过情节照应”,而是“设置悬念和解开悬念”) 8.①描写了伯妈与“我”谈话后夜深人寂、风起鹰叫的凄凉的自然环境。(1分)②具有象征意义,“黑夜之中的狂风啸叫”象征了社会的黑暗,“老鹰嘶叫”象征着人民的痛苦,“渴望着黎明的到来”象征着人民对胜利和光明的热烈期盼。(2分)③从侧面反映了红军关爱人民,深得民心,赢得了人民的拥护。(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我”是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我”是“红色的布包”相关故事的见证者,使故事更真切感人,更能吸引读者。 ②“我”是小说的线索,串起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将故事情节集中在“我”和伯妈相处的短暂时间里叙述。 ③“我”是次要人物,“我”的出现有助于塑造伯妈孤苦、善良、坚强的形象,也有助于表达主题。(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0.B(原文标点:骄兵素闻璋性严,惮之。璋开帐慰抚,而骄兵终怀猜忌,赐酒食皆不历口,一旦,竟聚噪而逐之。朝廷知璋无辜。乙亥,以璋为邠宁节度使) 11.A(“谥号”错,应为“庙号”) 12.D(“六年轮换一批”错,根据原文“初约三年一代”可知是三年轮换一批) 13.(1)王式处理了三天政务,宴请将士,士兵身披铠甲手执武器,(王式)命令他们将徐州骄兵团团围住,全部斩杀。(“视事”“飨”“执兵”各1分,句意1分) (2)徐州地方风俗强健刚劲,士兵精悍强壮,近来因为罢废节度使,不少人逃亡藏匿。(“土风”“比”“罢节”各1分,句意1分) 14.银刀、雕旗、门枪、挟马等七军稍有不如意,只要一人振臂一呼,其他士兵就一起响应闹事,即使节度使对他们十分友善,士兵们也仍然时常喧哗闹事,不断提出无理要求。(3分) 【参考译文】 唐懿宗咸通三年秋七月,徐州发生军乱,驱逐了节度使温璋。起初,王智兴取得徐州后,招募两千勇猛强悍的士兵,号称银刀、雕旗、门枪、挟马等七军,经常带着三百余人自卫,他们露出兵刃坐在州府使院两侧廊屋的夹幕之下,每月轮换一次。此后的节度使大多是儒臣文士,士兵们逐渐骄横,稍有不如意,只要一人振臂一呼,其他士兵就一起响应,节度使就从后门逃走。前节度使田牟到了徐州,跟士兵们不分上下杂坐在一起饮酒,田牟与士兵们手把手轻拍背,有时田牟还为士兵们敲着竹板唱歌。用于犒赏士兵的费用,每天以一万计,遇到风雨或寒暑之日,还要加倍慰劳。即使这样,士兵们仍然时常喧哗闹事,不断提出无理要求。田牟去世后,温璋代任徐州节度使。骄兵早就听说温璋性情严厉,心怀畏惧。温璋升帐慰问他们,但骄兵们始终对温璋心怀猜忌,温璋赐予的酒食都不敢喝一口,一天早上,骄兵们聚集在一起鼓噪着将温璋驱逐出去。朝廷知道温璋没有罪。乙亥(初八日),任命温璋为邠宁节度使,以浙东观察使王式为武宁节度使。唐懿宗下诏王式率军赶赴徐州,徐州骄兵得知消息,极为恐惧。咸通三年八月,王式到达大彭馆,七军兵将才出来迎接拜见。王式处理了三天政务,宴请将士,士兵身披铠甲手执武器,(王式)命令他们将徐州骄兵团团围住,全部斩杀。甲子日,唐懿宗下诏王式到京师汇报,徐州银刀等逃亡躲藏在外的七军士兵,听凭一个月之内自首,其他一切不再追究。咸通五年夏季五月,颁布敦命:“徐州地方风俗强健刚劲,士兵精悍强壮,近来因为罢废节度使,不少人逃亡藏匿。应当命令徐泗团练使选拔招募三千军士赶赴邕州成守边境,等到岭外战事宁息下来,就让他们回来。”九年,南诏军攻陷安南,救令徐泗招募士兵分八百人另往桂州屯成,起初约定三年轮换一批。戍守桂州的徐泗士兵已成边六年,屡次请求轮换回乡,因为军府库藏空虚,调动军队的费用太多,让他们再留一年。戍卒们听到这个消息,感到愤怒,推举粮料判官庞勋为主帅,抢劫军用仓库的兵器结队北上回归,他们在所过之地四处劫掠,地方州县抵御不了。朝廷听到这个消息,八月,遣高品宣官张敬思来赦免戍卒们的罪,送他们回归徐州,戍卒们才停止沿途抢劫。 15.C(分析不当,“景仰之情”错误,诗人表达的是“怀疑”) 16.含意:只见君山之下,洞庭湖狂风怒号,波浪滔天,其实这自古以来就是经常发生的。(2分,意思答对即可) 思想感情:①表达了诗人对宦海风波险恶的认识,@抒发了诗人身处宦海风波中压抑和困惑的心情。(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17.(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每空1分,多字、错字、漏字等均不得分) 18.A[恪守:严格遵守,强调的是遵守某种规则、标准。遵从:遵照并服从,强调的是服从某种决议、指示等。根据语境,第一空选用“恪守”。应接不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所用范围较宽泛。根据语境,两个词语均可选用。秉承:承受,接受(旨意或指示)。秉持:主持,掌握。根据语境,第三空选用“秉承”。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连绵不断:接连不断,多指山脉、河流、雨雪等。根据语境,第四空选用“层出不穷”] 19.D(A项,搭配不当,将“野味”改为“野趣”.B项,语序不当,将“树木多种”改为“多种树木”;搭配不当,将“野味”改为“野趣”.C项,结构混乱,将“位于中间区域的西北部的位置”改为“处于中间区域的西北部的位置”或“位于中间区域的西北部”) 20.①“疏处”和“密处”、“能”和“不”、“走马”和“透风”都两两相对,(1分)形式整齐,节奏感强。内容紧密相连,疏与密相辅相成。(2分)②运用对偶的修辞突出了园内的建筑布局的特点,布局不均匀,有疏有密,对比强烈。(2分) 21.C(“这种眼睛眼眶内侧有一条皮肤皱褶”放在后面,与后文衔接更紧密,排除B,D两项。再比较A.C两项,“在这个过程中”放在前面,与前后文衔接更紧密) 22.①必须裸露在外②保护双眼(眼睛)③更浅色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 23.【写作提示】 本题旨在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言之有物即可。 “网”,多用在贬义的环境中,譬如“情网”“落网”“法网”之类。本材料反用其意,所以将“也有人认为”的观点置后处理。 第一种观点较易写,即认为蛛网是一种“束缚”。学生可从趋于贬义的“网”的角度来思考。譬如“为了网住飞蛾”,但“也网住了自己”,较容易找到“作茧自缚”之类联系。更可以联想广泛,想到商鞅变法最后虽使秦国强大,但自己却落得个作法自毙的下场。这种网看似有用,但其实是自己编织出来束缚自己的罗网。当今所谓的“人脉网"关系网”等,大都是为谋一已之利而织成的,在织网的同时,自己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命题立意:作茧自缚、作法自毙等。 第二种观点的立意较新。学生既可从“独善其身”的角度来思考,也可从“虽小,但也能网罗天地”入题。前者可从身边的小事写起,只要做好自己的事,虽然是柔弱的蛛网,也有自己的价值跟尊严。家务事是小事,过红绿灯遵守交规也是小事,但这些小事都做不好,就会给家庭、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这些如蛛网般的一丝一线,都是我们应认真织就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后者较为思辨,可从“小”与“大”展开思考,这样视野就更开阔,写作也会有厚重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天地的大道,一张蛛网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柔弱的蝴蛛却能战胜机敏的飞蛾的明证。学生方面,可从简单的上课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以及认真洒扫尘除等写起,从而拔高到作为学生应有的好学乐知精神,今日事今日毕以及“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高度。命题立意:小亦有道、小处不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