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5-30 09:42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最后一卷  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中国的德治法治并重模式具有鲜明特征。为政以德关乎能否服众,一旦失德,就是有违天命,政令、刑罚就会失去正当性。德治法治并重是一种建立在共同价值取向基础上的秩序追求,即以价值共识、道德教化、礼制规范以及一定的国家强制,实现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的善治秩序。德治与法治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共同维系国家长治久安。
德治与法治在规范与实施体系上相互融通。德治与法治各有其“典”“则”。《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有典有则”为后世所延续。“典”是指礼法体系的基本经典、基本法则。“则”是各种形态的具体规则。德治之“典”,主要是官方倡导学习的一系列儒家经典。这些既是阐释德治义理的经典,包含大量关于礼的基本规则,也为其他社会规范形式提供基本价值原则。德治之“则”,散见于各种礼仪礼制、乡规民约、风俗习惯、家法族规、行业性规则之中。法治之“典”,向上可以追溯到刑、汤刑、吕刑等古代刑书汇编。唐朝不仅有以刑事法律为主体的唐律,还有法律典则的汇编《唐六典》,法律形式十分丰富。明清两代在律之外制定了大明会典、大清会典。“法治”之“则”,表现为各种政令、条例、事例和司法成案等。这种“德”“法”各“有典有则”的规范体系是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综合为治的。正如东汉陈宠所云:“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
德治法治并重不仅体现在规范体系的融通上,还体现在实施体系的完备上。《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古代中国把家庭、家族视为个人人格养成的亲属团体。家被赋予一定的自治权,亲属之间的纠纷有些可以内部自行解决。地方政府负责本区域内律典、政令的实施,保障秩序安定,同时又注重道德教化作用。比如,一些州县和乡里设有彰痒亭和申明亭,由德高望重的乡绅旌表嘉善、申诚顽劣。国家还允许乡贤、书院、家族、牙行等团体,以内部章程、规约、自律规则等规范形式实行自治。
新时代法治与德治的内涵和方式与古代有很大差异,但在两者结合方式、规范体系融通、组织实施方面,传统治理经验仍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我们强调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既重视发挥法治对道德的保障作用,也注重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需要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一方面,要强化法律法规的价值导向,推动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另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坚持法律的规范性和引领性相结合。比如,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家教、家风、家训。《民法典》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这是通过立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有益实践。只有法治与德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做到融会贯通、相得益彰,才能推动形成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良好局面。
(摘编自张生《从德治法治并重传统中汲取治理智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追求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的善治秩序,统治者不追求国家强制。
B.“则”是各种形态的具体规则,礼仪礼制、乡规民约、政令等是德治之“则”。
C.古代家庭、家族拥有很大的自治权,可以自行协调解决内部成员间的纠纷。
D.让法治与德治发挥其各自作用,融会贯通,才能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阐释“典”与“则”时,既有理论阐释,又有举例论证,有较强说服力。
B.文章从规范体系和实施体系两方面来阐释德治与法治的关系,两者是并列关系。
C.文章引用《尚书·五子之歌》中的话,是为了论述德治与法治在实施上是互融的。
D.文章既肯定了传统治理经验的借鉴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富有思辨色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人的行为超出道德底线,最终要依据法律制裁,说明道德的约束力是微乎其微的。
B.古代各级政府负责所辖区域的政令和法律实施,这种国家强制为实施德治提供了必要条件。
C.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之中,有利于发挥法制的价值导向作用。
D.《民法典》中关于家庭的规定,体现了对中国古代重视家教、家风、家训优良传统的继承。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巴黎协定》第四条第一款:为了实现第二条规定的长期气温目标,缔约方旨在尽快达到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峰值,同时认识到达峰对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来说需要更长的时间;并旨在从此后根据现有的最佳科学迅速减少,以联系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在平等的基础上,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
(摘自《巴黎协定》)
材料二
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我国明确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的实现首先要求能源、工业、建筑和交通领域的最大程度的碳减排,比如要极大提高能效、高比例利用非化石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但受资源、技术局限或安全、经济等因素,少部分碳排放并不能完全避免,这其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森林、海洋等碳汇进行自然吸收,同时另一方面可能还需要额外的、一定规模的“碳移除技术”(CDR)的应用,比如碳捕获和封存技术(CCS)等。也就是说,到2060年前,我国要将人为活动排放对自然的影响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应有之义。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成为自二战以来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与发展挑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需要各方共同合作来应对。《巴黎协定》提出要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控制在1.5以下。根据最新的评估模型和情景研究,要实现2目标,中国相应实现二氧化碳中和的时间在2080年左右,温室气体中和的时间在2100年左右;实现1.5目标,中国相应需要实现二氧化碳中和的时间在2060年左右,温室气体中和的时间在2070年左右。这就意味着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有可能将全球碳中和的时间往前推动十年左右。这样的转型力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充分展现了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雄心和决心。
(摘编自《如何理解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
材料三:
我国提出2060年碳中和目标,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它取决于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力度、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的部署规模以及森林碳汇可用量等多个方面。
研究结果表明,能源系统加速低碳转型是我国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但是即使能源系统在可行技术路径下最大限度低碳转型、并结合CCS 大规模部署,到2060年,距离碳中和仍有3-9亿吨CO2差距,需由森林碳汇来弥补。
为了明确碳中和愿景下各个行业的减排责任,需要对各类技术进行合理规划。电力部门应重点发展风电、光电、CCS技术,争取“十四五”末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钢铁行业短期应加速提高节能技术,争取“十四五”初期实现碳排放达峰,中长期应加大电弧炉炼钢、氢能炼钢和CCS 技术的部署。化工行业应发展轻质化原料、先进煤气化技术、低碳制氢和CO2 利用技术、CCS技术等,争取实现关键化工产品的碳排放在2037年前达峰。对于建筑、交通等民生部门,为了实现我国2060碳中和目标,应争取实现“十五五”期间或“十六五”初达峰。建筑部门应继续提高采暖制冷效率,大幅提升电气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能源;交通部门应优先铁路、水路运输,发展电动客货车、氢燃料车、生物燃料飞机和船舶等先进技术。
(摘编自《全球气候治理策略及中国碳中和路径展望》)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为全球变暖,该变化使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着重大的环境与发展挑战,国际社会各方须共同合作应对。
B.《巴黎协定》为本世纪内全球平均气温的升幅设置了限度。各缔约方应加快减排行动,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
C.通过额外的、一定规模的“碳移除技术”的可能应用,可部分消除少量不可避免的碳排放,有助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
D.40年后,化石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仍将占有相当重的比例,因为通过技术创新,碳排放将降低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
5.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选出不符合碳中和目标要求的一项(3分)
A.逐步淘汰燃油汽车,代之以电动汽车或氢燃料汽车。提供共享单车服务。
B.实行垃圾分类,居民投放日常产生的可回收物,经回收后可以获得收益。
C.为推进氢能发展战略,加大煤制氢、石油制氢和天然气制氢的规模。
D.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尝试提供碳信用、碳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
6.根据材料,概述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本一: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汪曾祺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中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文学史(分段)……是必修课,其余大都是任凭学生自选。诗经、楚辞、庄子、昭明文选、唐诗、宋诗、词选、散曲、杂剧与传奇……选什么,选哪位教授的课都成。但要凑够一定的学分(这叫“学分制”)。一学期我只选两门课,那不行。自由,也不能自由到这种地步。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这话有道理。沈先生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他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沈先生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现在的大学里很少开创作课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教。偶尔有大学开这门课的,收效甚微,原因是教得不甚得法。
教创作靠“讲”不成。如果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桔瓣式的······那是要误人子弟的。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很能说明问题。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教授先讲一套,放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他给比我低一班的同学曾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我的那一班出过些什么题目,我倒不记得了。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我觉得先作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得少了。
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前已说过,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他是经过一番思考的,但并不去翻阅很多参考书。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亚里斯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他的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一些什么。
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但是你要是真正听“懂”了他的话,-听“懂”了他的话里并未发挥罄尽的余意,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
沈先生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我只记得一点了,是关于人物对话的。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
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很多同学不懂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为这是小说学的精髓。据我的理解,沈先生这句极其简略的话包含这样几层意思: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环境描写、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人物。什么时候作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
而且,作者的叙述语言要和人物相协调。写农民,叙述语言要接近农民;写市民,叙述语言要近似市民。小说要避免“学生腔”。
我以为沈先生这些话是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一个作家应该不论写什么都写得讲究。这些读后感也都没有保存下来,否则是会比《废邮存底》还有看头的。可惜!
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沈先生就是这样教创作的。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做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为了防止超重太多,节省邮费,他大都把原稿的纸边裁去,只剩下纸芯。这当然不大好看。但是抗战时期,百物昂贵,不能不打这点小算盘。
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一九八六年一月二日上午
(有删节)
文本二:
沈先生说:“本人学习用笔还不到十年,手中一支笔,也只能说正逐渐成熟中,慢慢脱去矜持、浮夸、生硬、做作,日益接近自然。”(《从文自传·附记》)
“虽然如此,我还预备继续我这个工作,且永远不放下我一点狂妄的想象,以为在另外一时,你们少数的少数,会越过那条间隔城乡的深沟,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燃烧的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永远的倾心,康健诚实的赞颂,以及对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这种感情且居然能刺激你们,引起你们对人生向上的憧憬,对当前一切的怀疑。”
(《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笔调平缓流畅,叙述不事铺张,娓娓道出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教课时的零散小事,能让读者多方面了解沈先生。
B.沈从文先生追求真实、自然,反对生硬、浮夸、做作,他力图使作品呈现一种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C.沈先生不赞成命题作文,但有时也让学生写具体的题目,他认为片段习作很重要,可以锻炼写作基本功,提升功力。
D.沈先生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再加上他讲课不用手势,不哗众取宠,没有表演性,学生往往听不懂他的课。
8.概括说说沈从文先生教“创作”的具体做法。(6分)
9.作者是如何理解“要贴到人物来写”这句话的涵义的?请以《边城》为例,谈谈沈从文先生是如何践行这一创作原则的。(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