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库尔勒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下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7-15 18:02
参考译文:
王沈,太原晋阳人。王沈少年丧父,由堂房叔父司空王昶领养,侍奉王昶如同生父。侍奉继母寡嫂以孝义著称。好读书,善于写文章。正元年间,升迁为散骑常侍,主管著作。与荀顗、阮籍一同撰写《魏书》。当时魏国的高贵乡公(曹髦)好学有文才,他邀请王沈多次在东堂讲学宴饮写文章,号称王沈为文籍先生。不久,王沈升迁尚书,出京担任豫州刺史。到了任所,就教导说:“古代的圣贤,喜欢听批评的话,听下人的言论,是因为割草砍柴者也有可以记录的事,背柴人也可以谈论国家大事。自从我到任的那天,未听到逆耳之言,难道是因为我未表明虚心,因而让想要进言的人有疑虑吗?通告所属城府官吏及士人百姓,若能从民间推举隐逸的贤才,在各州国中罢黜奸佞之臣,陈述官吏的好坏,诉说百姓的忧患,兴利除害,效果显著的,赏给谷五百斛。如果他的话在某一方面很有价值,能评说刺史的得失,朝政的宽严,使为政刚柔得当的,赏给谷一千斛。”王沈探寻好的法则政令,就按照贾逵以来的法制禁令,从他所施行的法令中,挑好的执行。他又教导说:“年轻人不学习先王的教化,却指望国家政事一天比一天兴盛,那是不可能的。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一并运用,才是长治久安的办法。民俗风化衰败,不能不革新。改革旧俗的关键,实际在于勤勉学习。从前原伯鲁不好学,闵马父知道他必败。将领官吏的子弟,在家中悠闲,如果不教育他们,他们必定会游乐嬉戏,伤风败俗。”在这之后,九郡之士都喜欢道德教化,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升任征虏将军,封为博陵侯。平蜀战役时,吴国人大举出兵,声称是援救蜀国,边境为之震动。王沈镇守防御有方,敌人闻声而退。武帝登上王位,拜王沈为御史大夫。王沈凭借才气名望,在当时名声显赫,因此创建功业这样的事情,羊祜、荀勖等人,都跟王沈商议谋划。到晋武帝接受禅让时,因为辅佐帝王创立帝业的功勋,皇上让他总管城外各种军务。封他为博陵郡公,他坚决推辞不接受,于是进爵为县公,封邑一千八百户。皇帝正想任他为执政大臣,泰始二年他去世。皇帝穿素服致哀,谥号元。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BC[B.“失望消极的人生态度”有误,本诗表现的是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C.“吸露”形容一个人志向高洁。]
15.末二句写景,将晚山比作翠眉,将秋水比作明镜(1分),写出了晚山的秀美青翠,秋水的清澈明净(1分),体现出景色细腻、柔美的特点(1分);虽是送别词,但不做悲戚忧伤之态(1分),而是想送别后,族弟一路有秀美山水相伴,来消解旅途的孤寂(1分),写得洒脱、豁达(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1)弊在赂秦(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3)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6分;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17. C18.B.解析:A项,不合逻辑(语序不当)。“不仅……还”表递进关系,原句内容倒置,应该是“他不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还是……先驱。”C项,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项,成分残缺,“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一句的后面应该加上宾语“的人或单位19.C
20. 示例:①茶才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饮茶才开始兴盛起来②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而是成为一种艺术③中国的茶道也逐渐走向衰落
(6分;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1. 【考点】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中写标语的能力.【解答】解析:
一要做到生动,最好采用对偶的句式,或应用其他修辞手法,或日常成语俗语的变式,力争吸引读者.二要有鲜明的主题,突出宣传事物的作用和意义.答案:①双脚踏出健康路,铃声响起平安曲.②轻盈穿行无纤尘,双轮一转有闲情.③我骑车,我环保,我健康.(共5分,写出一条给2分,两条给5分)
四、写作(60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