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南省雅礼中学2016级高一12月阶段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5)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2-18 17:16

六、文化经典阅读(7分)
24、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题目。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②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注】伯夷、叔齐:相传是商末孤竹君的儿子,因相互谦让君位而逃奔周国。后来因周武王出兵讨伐商超,他们反对劝阻无效,便隐居到首阳山,“义不食周粟”而饿死。
(1)孔子提出了哪些“远怨”的方法?
【答案】①严以律己,②宽以待人,③不计较过去的仇怨。
(2)请根据孔子“远怨”的方法,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见解。(4分)
【答案】见解:言之有理即可,分析2点4分。 
七、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曾经说过:“要想征服世界,首先要征服自己的悲观。”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一味地沉入不如意的忧愁中,只能使不如意变得更不如意。
学习和生活中,你或身边的人有过哪些不如意的经历或故事?关于悲观和乐观,你(他/她)又有过怎样的选择?请以此为内容作文。要求文体鲜明,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屈原赋》译文】
乘一叶小船到达楚国故地,经过屈原江陵的庙祠。观赏江上的重重山峰,说是屈原的故乡。你当年流放到此,渡过滔滔江水而南迁。离开家乡千里,在世时没有很好的归宿而死后没有坟墓。可悲可悲。人生总免不了一死,但是面临死亡总是很痛苦的。你徘徊在江上但又不忍离去,因心系国家而犹豫未决。俯瞰千仞高的惊涛骇浪,作了《九章一际沙》抒发自己伤感的情怀,道出了多数人糊涂惟有你独自清醒的心情。忽然结束词章而壮烈地舍生取义,在仙逝之前而沉吟。
我怎不能高昂着头远游四方,又怎不能退隐深居而沉默。独自抒发自己的怨恨和敬慕之情,又怕国君和大臣们更加疏远。人活着既然不能尽自己的力量而坚强地上谏,希望死后能够感动君主从而改变他的错误行为。苟且承认本国的灭亡,我又为什么独自爱护云云苍生。拜托江神以告慰你的冤魂,让河神冯夷教给你上诉。经过九重关门而得以见到天帝,天帝也只能为你悲伤而无法挽救。徒有像美玉兰花一样美好而高洁的品质却不被重用,独自忧思孤独沉于江中。
江边的山峰高耸而险峻,故居废了而行人悲叹。子孙流散不知是否安在,何况难以再见到这块高台。自从你仙逝到今天已过千年,世道更加狭隘而难以生存。有贤德的人因为怕遭到讥讽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准则,随着世俗磨去了方正以变得圆滑。努力避免动乱的世道可又不能离去,又因为做了国君的臣僚,改变了丹青本色仍保留着美玉般的光彩,有人说你很不理智。
只有高风亮节不可以企及,连夫人也不赞许我的这种主张。辞别可爱的国家、离开世俗,连死也不顾,这种结局不是足够警勉给后世的吗。
啊呀!君子做人的准则,哪能事必求全。保持自身完美而远离祸害,也是这个道理。叹惜你人少势寡,独自为国难而忧。虽然不适时宜,重要的是表现贤德的良知。我又为什么为你悲哀呢,你已经安患了。
 
【《论语》译文】
①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他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②孔子说:“伯夷、叔齐这两兄弟不纪念过去的仇恨,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很少。”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