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南省雅礼中学2016级高一12月阶段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2-18 17:16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屈原庙赋
苏轼
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①子之故乡。伊②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③之为难。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
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④而深居?独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冯夷⑤教之以上诉。历九关⑥而见帝兮,帝亦悲伤而不能救。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茕茕乎中浦⑦。
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
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违国去俗死而不顾兮,岂不足以免于后世?
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全身远害,亦或然兮。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
注:①曰惟:句首语气词。②伊:助词,无义。③处死:处理死的方式。④退默:引退隐居。⑤冯夷:河伯。⑥九关:九重天门。⑦中浦:水滨。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贤者畏讥而改度兮 度:度量
B.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 黾勉:勉励
C.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 区区:一心一意
D.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 要:总结
【答案】A  度:准则。 
15、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浮扁舟以适楚兮 又申之以揽茝
B.人固有一死兮 固前圣之所厚
C.独为其难兮 芳菲非其弥章
D.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答案】B。  A来,连词;因为,连词。C代词;助词,不译。D尽管,连词;即使,纵然,连词。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采取“骚体赋”的形式写成的,是为了纪念“骚体赋”的创始人屈原而作,其词气与屈原作品有暗合之处。
B.本赋熔叙事议论抒情为一炉,叙写了江峡的崔嵬山峰、峭壁惊湍、江畔荒凉寂寞的屈原故居和屈原徘徊江上、怨慕楚王、思念故园的矛盾心情,抒发了作者追慕屈原高洁的人品,渴望匡时济世的情感。
C.苏轼认为,在艰难的人生旅途中,要同邪恶势力巧妙灵活地周旋,君子不一定要追求完美,保全生命,远离祸害无疑是正确的。
D.本文同《离骚》一样,大量运用句尾助词“兮”字,使文章唱叹有致,哀婉缠绵而又悲壮遒劲,读来使人有荡气回肠之感。
【答案】C  文意应为:保全生命,远离祸害,或许是正确的。 
17、把文字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茕茕乎中浦。
译文:
【答案】我怀揣美玉、身佩香草却无处容身啊,只能在水滨孤独忧伤。(译出大意,2分;“怀瑾佩兰”“茕茕”,任意译出一个词1分。“怀瑾佩兰”也可翻译为“纯洁高尚,品性优美”。) 
(2)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
译文:
【答案】只有高尚的节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那些小人当然不是我的同类。(译出大意,2分;“企及”“夫人”“不吾与”,任意译出一个词1分。) 
四、诗文默写与古诗鉴赏(10分)
18、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题1分)
(1)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固时俗之工巧兮,                      
(3)兄弟不知,                ;静言思之,              
(4)还顾望故乡,长路漫浩浩。                                
(5)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答案】略 
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本词词意表达曲折,跌宕起伏,构思巧妙。请结合整首诗简要分析。
答:
【答案】春天归去,无影无踪,作者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此为一转。当诗人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就将希望寄托于黄鹂。因为黄鹂常和春天一同出现,它也许能得知春的讯息,此为二转。黄鹂婉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诗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中的寂寞感加重。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诗人终于清醒了,春天踪迹确已杳然,无从寻觅,此为三转。一首短词,几经曲折,含蕴着一层深似一层的感情,呈现出构思的精妙。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