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6-9题。 方恪敏公家传 姚 方恪敏公,讳观承,字嘉谷,桐城人也,而居于江宁。桐城方氏,自明以来以文学名数世矣,而亦被文学之累。公之祖工部都水司主事讳登峰、考中书舍人讳式济,皆以累谪黑龙江。公时尚少,与其兄岁往来塞内外,以营菽水之奉,奔走南北,徒步或数百里。数年,祖考皆没。公益困,然于其间厉志气,勤学问,遍知天下利病,人情风俗,遂蓄为巨才矣。平郡王福彭尝知之,雍正十年,平郡王为定边大将军往准噶尔,即奏为书记,诏赐中书衔以往。在军营建策善,归补中书舍人。乾隆初入军机处,累迁吏部郎中,出为直隶总督。自是居直隶二十年,中惟西疆用兵,暂署陕甘总督,筹军饷半年即返。 公性明于用人,一见与语,即能知才所堪任,授之事,随难易缓急,委寄必当。及公没,而为督抚有名,若周元理、李湖等凡十余人,皆宿所拔于守令、丞尉中者也。直隶为天下总汇之区,人事糅杂,纷扰不易靖安。乘舆岁有临幸,所过备置刍粮,公处此皆储备精密。卒未尝少舛乏①,而于民居无扰病焉。 公自为清河道至总督,皆掌治水。直隶之永定河,故无定河也,其迁移靡常,不可以一术治,不可以古形断。公皆见地势,相时决机,或革或因,或导或障,其于河务前后数十疏,从之辄利。上每叹其筹永定之为善,非他人执成法者所能及也。 公素勤于学,工为诗及书。乾隆初尝举博学鸿词,以平郡王监试,避嫌不试。仕宦数十年,公事之暇,即执书读之。尝偕秦文恭公辑《五礼通考》,所著《直隶河渠书》百三卷,诗集十三卷,其余杂记直隶事又数十卷。及薨,家无余财,而有书数十笈。于桐城及江宁皆建家祠,置田以养族之贫者。公在时已加太子太保,其薨以乾隆三十三年八月,年七十一。 A.而亦被文学之累 B.随难易缓急,委寄必当 C.论斩绞罪十人 D.工为诗及书 A.桐城人也,而居于江宁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观承的祖父方登峰和父亲方式济都被流放至黑龙江。每年方观承兄弟都要往来长城内外,探视亲人,异常艰辛。 9.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公没,而为督抚有名,若周元理、李湖等凡十余人,皆宿所拔于守令、丞尉中者也。(4分) 三、古诗文阅读(9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重山·端午 [元]舒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辘辘远听, ⑵今年欢笑复明年, ⑶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⑷ ⑸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⑹唇焦口燥呼不得, ⑺ ⑻独学而无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