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六校联考 高三语文试卷答案 一、1.B【A准噶(gá)尔 内外夹(jiā)攻C着(zhuó)装 间(jiān)不容发D 相(xiāng)扑 风尘仆仆(pú)】 2.A【B协奏曲 故弄玄虚C凑合清沁肺腑D腹泻决不罢休】 3.A【“固步自封”偏重在不求上进,“墨守成规”偏重在按旧规矩办事。“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来自北方,故依恋北风;越鸟来自南方,故巢宿于南枝。比喻不忘根本。“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4.B【A“就”缺宾语,应在“表示”前加上“一事”。C项人数高,搭配不当。D民风民俗与饮食习惯和服饰特点有交集。】 5. C【第一句陈述完毕,应用句号,《水经注》是一部书,应用书名号。“旅人桥”是专有名称,应为双引号。最后一句是陈述句,故应为句号。】 二、6.A 文中只是指出因社会变化而出现“ 断裂社会”这一形态,并没有指出80后独生子女与父母之间是“断裂社会”中的两代人。 7.C A项“让他们都产生了同 感”的“都”字夸大事实;B项“生活在农业时代的父母与成长在工业社会的独生子女” “这种代际差异自然造成了”片面;D项 “父母们总操心”无根据。 8.B 由原文对社会环境的论述可知B项的推断是正确的;由文章结尾可知A项错误;C项无中生有。“政府发挥好引导作用,弘扬传统“孝道”文化”无依据。D项中“原本就矛盾重重的两代人之间”的说法错误,因为两代人本来没有矛盾。 三、9.D(用:因为) 10.C才(A.因为/表修饰 B.被/在D.顺承,递进) 11.B(①才能,③助人,④宽厚;①③④不能入选。) 12.C(消除误解的原因是赵抃通过长期接触,仔细观察周敦颐的所作所为后了解了真相,而非周敦颐“超然”的态度。) 四、13.①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当”译为判刑,1分。“深治”译对1分) ②这是能弄清分宁县那件疑案的人,我们有机会申诉了。(“是”1分,判断句1分,后一句1分) ③于是把家安置在庐山的莲花峰下,屋前有条溪水,下游与湓江合渡,于是就借营道县老家所在的濂溪这个名称来称呼这条溪。(“因”“家”、“ 合于湓江”句式,各 1分。) 参考译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周敦颐)改任郴州桂阳县县令,政绩尤其显著。知州李初平很尊重他,对他说:“我想多读些书,怎么样?”敦颐说:“您年龄太大来不及了,请让我给您讲讲吧。”两年后,李初平果然有收获。周敦颐调任南昌知县,南昌人都说:“这是能弄清分宁县那件疑案的人,我们有机会申诉了。”那些富豪大族,狡黠的衙门小吏和恶少都都惶恐不安,不仅担忧被县令判为有罪,而且又以玷污清廉的政治为耻辱。担任合州通判时,事情不经他的手,下面的人不敢做决定,即使交下去办,老百姓也不愿意。部使者赵抃被一些毁谤他的话所迷惑,对他的态度很严厉,周敦颐处之泰然。后来(敦颐)当了虔州通判,赵抃是虔州的知州,仔细观察了他的所作所为,才恍然大悟,握着他的手说:“我差点失去你这样的人才,从今以后算是了解你了。” 熙宁初,担任郴州的知州。由于赵抃和吕公著的推荐,做了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他以昭雪蒙冤、泽及万民为己任。巡视所管辖的地区不怕劳苦,即使是有瘴气和险峻遥远之地,也不慌不忙地视察。因为有病请求改任南康军的的知军,于是把家安置在庐山的莲花峰下,屋前有条溪水,下游与湓江合渡,于是就借营道县老家所在的濂溪这个名称来称呼这条溪。赵抃第二次担任成都知府时,打算奏请皇帝重用他,还没有来得及敦颐就死了,享年五十七岁。 黄庭坚称赞他“人品很高,胸怀洒脱,像雨后日出时的风,万里晴空中的月,不贪图获取名声而锐意实现理想,淡于追求福禄而重视得到民心,自奉微薄而让孤寡获得安乐,不善于迎合世俗而重视与古人为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