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 大学生卖蟹,有何不可? (标题紧扣材料核心,用反问表明观点) 网络工程师小朱坦陈欲辞职回家与父母养螃蟹(小朱最后选择卖螃蟹,此处宜改为:做“电商”卖螃蟹)。堂堂一大学毕业生放弃优厚待遇回乡养蟹(改为:卖蟹),或百般阻止,或曰可笑“不懂事”。(概括材料时歪曲了原材料的内容,改为:父亲对此明确表示反对。)而在笔者看来,小朱辞职卖螃蟹,于其个人及家乡贩蟹业(改为:螃蟹养殖业)的发展,皆大有所益(改为:裨益)。(开篇点材料提观点,一气呵成,但要注意概括材料时要忠实于原材料。) 父亲认为小朱应坚持着当前这份体面而待遇优厚的工作,母亲则建议小朱亲历抓蟹之苦(此处对原材料的概括欠妥,改为:母亲则建议小朱先到蟹塘体验),诚然,这些是他们作为小朱父母对孩子生活境况的关心以及对孩子能过上舒适生活的期盼,这份爱,是深沉的,是不容许任何抵(改为:诋)毁的,但小朱父母也许忘了“行行皆能出状元”,种种职业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职业也应是平等而多元的,(增加:这样)才可能使社会车轮稳步向前。(联系材料再进行分析:小朱的职业选择是基于酝酿很久的“深思熟虑”,小朱本身就是电脑和网络高手,做“电商”卖螃蟹正好可以发挥他的专长。让小朱做他想做的职业,放手让小朱到市场的大潮中闯荡,这才可以说是真正为小朱着想。)(本段从“破”的角度进行分析,联系材料指出父母亲对“职业”的认识存在不足之处。还要联系材料对小朱的职业选择进行深入分析,这样才议论得更透彻。) 泰戈尔曾叹,“‘最好’从不独自走来,它走来由不同的好坏簇拥着。”是啊,于小朱而言,谁又能肯定地说网络工程师一定是小朱最好的、最适宜的工作呢?谁又敢担保小朱回乡卖蟹定然不得(改为:能)创出一片新天地呢?小朱的职业选择,正是他在个人发展路上对于“最好”的摸索与追求。维护公司的网络安全(对材料的概括欠妥,改为:担任大公司的网络工程师),还是回乡卖蟹,孰好孰坏,都是在为小朱的“最好”职业的“走来”做铺垫。小朱卖蟹,是他探索职业道路上值得称赞的勇气胆识的表现,更有益于小朱发展自我,成就自我。(这句话点出了小朱的职业选择对他个人的意义,把它放在段首作为分论点会更好。)(本段从“职业探索”的角度肯定小朱进行职业尝试的勇气胆识,议论角度很有新意,这个议论段是全文的一大亮点。) 而小朱回乡做“电商”卖螃蟹,(增加:在)一定程度(增加:上)亦能推动其家乡贩卖螃蟹(改为:螃蟹养殖业)的发展。“古老的种子,其生命的力量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中迸发。”(这句引言本身很好,但用在这里有点突兀,应该加上相应的阐释:承载着亿万生民的乡村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种潜力在新时代新的经济大潮中正喷涌而出。)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在大都市中得到一份体面而待遇优厚的工作,却少有人愿意“回到基层”,帮助基础产业发展,落下(改为:出现)了农村田地只有年迈老人耕种等等基础产业“去年轻化”的表现(改为:局面)。然而,年轻人正应是推动这些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年迈之人、文化程度较低之人(这两个短语之间有包含关系,不能并列,改为:年迈之人或文化程度较低的年轻人)尚且(去掉“尚且”,这句和下句不存在意义上的让步关系)不能或是不会利用现有的科技提高产效(改为:产能)、拓宽销路,而武装着科学知识的年轻人,踏着思想先进的富饶土壤(该句表意含混不清,改为:踏着乡村富饶而充满生机的土壤),定能推动基础产业的发展壮大。(小朱回乡创业不仅有“地利”之便,更有“天时”之势。当下的中国正涌动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澎湃热潮,国家对大学生返乡创业也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这些都是小朱做“电商”卖螃蟹的有利条件。如果再加上父母和乡亲的支持,那么,东风已至,万事俱备,小朱的成功指日可待,而小朱的成功会直接促进家乡螃蟹养殖业的发展。)(此处划横线的句子为点评者另行增加。增加的这些句子联系时代背景进行深入分析。)“电商”卖螃蟹,将是小朱家乡贩卖螃蟹产业发展的契机。(删掉这一句)(本段重点议论小朱的职业选择对家乡螃蟹养殖业的积极意义,但是没能充分联系当前的时代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季羡林曾说兴趣是支撑阅书万卷的动力,而他也并不只是一个只会读书的专才。(删掉季羡林的话,因为作文材料中并没有谈到小朱选择卖螃蟹是兴趣使然。)职业的培养与(删掉“的培养与”)选择应是多元化而平等化的,有了兴趣与(删掉“兴趣与”)科技知识支撑的小朱,是多元职业选择的先锋。唯有社会职业分工皆受尊重,多元化、平等化,社会才能稳步向前。(多元平等的职业观只是文章中小朱作出选择的一个原因,没必要在最后两段重点强调它。这一段都可删掉。) 大学生卖蟹,(增加:于)我言,是进步,是发展,是多元与平等的职业观的体现。(改为:;)(最后两段只强调“多元与平等的职业观”欠妥。宜增加以下句子对全文进行总结:于小朱言,是勇于进行职业探索和最大限度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于乡民言,是小朱的个人价值实现和家乡螃蟹养殖业发展的双赢。) (如此看来,大学生卖蟹,又有何不可呢?)(此处点评者另行增加一个结尾,点题并强化观点) 【点评】 本文优点与缺点都很明显。文章开篇概括材料后马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接下来采用“先破后立”的方式进行论证,从指出小朱父母“职业观”的错误,到赞赏小朱职业探索的胆识和勇气,肯定小朱返乡创业的积极意义,文章思路清晰,议论具有针对性,论证比较充分。难能可贵的是,本文整体行文并不僵化,显得比较灵动;尤其是第三段的议论角度很新颖。 不足之处是:1.从行文可以看出作者对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理解存在问题。第一段中提到的“或百般阻止,或曰可笑‘不懂事’”,显然与原材料中小朱父母亲的态度不符。文章倒数第二段点到了“兴趣”,这在材料中并未明示或暗示。2.文章对中心观点的论述不够集中。文章开头点出小朱的做法对“个人”及家乡的“螃蟹养殖业”大有裨益。但在下面的论述中,作者着力在宣扬“我”的“多元与平等的职业观”。3.文章的三个议论段比较好,但是第二段和第四段分析得不够深入,凸显了作者的见识和眼界不够高远。第二段中,作者在指出父母的不足之处后还应联系材料分析小朱的职业选择,这样会更透彻;第四段中作者只是提到了农村去“年轻化”的现象,并未联系当前国家的创业政策等进行分析。4.行文语言还有不够流畅不够严谨的地方。 总体来看,这是一篇有一定思想的考场作文,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点评: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 刘尚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