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云南省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2-03-19 16:15
参考答案:
1.C
2.C
3.A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人们常常把政治关系的国理解成伦理关系的家,这使得伦理居于主导性地位”错误,因果倒置。结合“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居于主导性地位,它将政治关系伦理化,本来以政治关系为基础的国被理解成伦理关系的家”分析,“伦理居于主导性地位”为因,“以政治关系为基础的国被理解成伦理关系的家”为果。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旨在证明养民之‘养’有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内涵”错误。结合“也就是说,治家与治国在根本道理上是相通的,家在社会结构中处于基础的地位”分析,引用《大学》并不是“旨在证明养民之‘养’,有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内涵”,而是为了说明“治家与治国在根本道理上是相通的”。
故选C。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更具有现实意义”于文无据。结合“一是家和国,一是家国一体。后一种用法突出的是国,以国为家,凸显的是一种对国的情怀,爱国如爱家。当将‘家国’分而论之时,家与国具有互本性,即国以家为本,民以国为本”分析,原文只是说明“家国一体”凸显对国的情怀,家与国具有互本性。并没有进行“现实意义”的比较,无法推断出“更具有现实意义”。
故选A。
4.D
5.A
6.①珊瑚虫及其为它提供能量的共生藻类对海水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对海水水质要求非常高;
②珊瑚礁成长非常缓慢,在完全自然生长的状态下,一个石珊瑚群落的恢复周期大概是10—15年;
③人类的活动也在影响着珊瑚虫的生长环境,如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防晒霜会伤害到珊瑚虫。
【解析】
4.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一些旅游目的地……提出主动采取措施来预防防晒霜对珊瑚礁的伤害”错误。“提出主动采取措施来预防防晒霜对珊瑚礁的伤害”的是ICRI组织。
故选D。
5.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B.“又体现出科普类文章语言严谨规范的特征”错误。“答谢”是拟人手法,“断供”是比喻手法,这样是体现出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C.“就是去海里人工种植珊瑚”错误。根据原文“科学家们现在已经行动起来,不仅在实验室里分析海洋环境及生物种群的各种数据,也身体力行去海里人工种植珊瑚”可知,选项以偏概全。
D.“栖息在珊瑚礁中的动植物将被各种藻类取代”错误。从原文“珊瑚一旦消亡,栖息在珊瑚礁中的动植物也会随之死亡,红色、棕色、绿色的藻类将取而代之,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质恶化,进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毁灭”来看,取代栖息在珊瑚礁中的动植物的是红色、棕色、绿色的藻类,而不是各种藻类。
故选A。
6.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而这些共生藻类对海水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当发生海水升温、海洋污染、生物种类变化等情况时,这些藻类就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产生对珊瑚虫有害的物质”可概括出:珊瑚虫及其为它提供能量的共生藻类对海水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对海水水质要求非常高;
由“在完全自然生长的状态下,一个石珊瑚群落的恢复周期大概是10—15年,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可概括出:珊瑚礁成长非常缓慢,在完全自然生长的状态下,一个石珊瑚群落的恢复周期大概是10—15年;
由“尽管关于防晒霜的科学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正在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禁止使用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防晒霜”可概括出:人类的活动也在影响着珊瑚虫的生长环境,如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防晒霜会伤害到珊瑚虫。
7.C
8.①再现了昆明独具特色的地方小吃,体现饮食之乐;②突出了昆明人的随性自在,乐享生活;③表现了昆明安逸闲适的城市氛围。
9.①文章选材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从吃、喝、玩、住等方面,展现昆明市民原生态的生活方式;②文章在世俗生活中思考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过日子”本身,表现了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态度。
【解析】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意在强调昆明四季如春,鲜花常开,是一个‘既不过分奢华,也不过分简朴’的城市”理解有误。文章引用孙髯翁大观楼长联中的语句的意思为“切莫辜负了滇池四周飘香的金色稻谷,明媚阳光下的万顷沙滩,夏日婀娜的莲荷,春天依依的杨柳”,强调“莫辜负”。说明昆明这个城市适宜于生活,不慌不忙,好好享受这些美好,不要辜负了这些美景。强调人们要好好享受美景,珍惜昆明带来的恩赐等。
故选C。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写了吃豆腐的方式,如“食客全部围着火塘,火塘上架个铁条的烧烤架……烤到冒油,蘸着作料吃”;作料的种类,如“作料分干湿两种”;计数的方式,如“卖烧豆腐的姑娘,一边翻烤着豆腐,一边为你计着数”“在小碟里面扔一粒干包谷,最后数一下和你结帐”等,从不同的方面展示吃烧豆腐的独具的地方特色,体现当地人们的饮食乐趣。
抓住“食客全部围着火塘”“食客只管坐下就吃,不需报数”“食客想吃哪块夹哪块”等分析,食客全部围着火塘,没有严格的坐桌规定;直观坐下就吃,不需要操心吃的数量;想吃哪块夹哪块,随性而吃等。这些都能体现出昆明人的随性、自由自在,他们是在享受生活。
抓住“食客只管坐下就吃,不需报数,卖烧豆腐的姑娘,一边翻烤着豆腐,一边为你计着数”“她在小碟里面扔一粒干包谷,最后数一下和你结帐”等分析,食客随性自在,卖烧豆腐的姑娘也有自己的计数方法,可以默默数着,也可以用干包谷计数,人们彼此互相信任,生活的安逸,写出了这座城市的安逸闲适的氛围。
9.
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
结合“泡上一壶,几个朋友坐在柳荫里面,一人躺在一把藤椅上”“几个朋友,说一下话,喝几口茶,一个个呆呆地看着阳光的影子在树上移动”“偶尔可以见到两个人,还在下象棋。有四个男女,还在搓麻将”等分析,开头介绍昆明人的简单日常生活。第二、三、四段写昆明人的吃,吃的菜式,吃的方法,吃的乐趣等。第五段写昆明人的喝。第六段写昆明人的住,如“在五百年间,人们精雕细刻,手工建造了一座到处是画栋雕梁、青砖汉瓦的城市”。第七段写昆明气候温和,适合人类居住,好好享受这些美景。
也就是说文章并没有选取昆明的一些名胜古迹来写,而是选取了市民的普通生活来写,如写昆明人的吃、喝、住、玩等,富有地方特色,介绍昆明人的生活方式,如“就是为了过好每一个日子,按照季节和蔬菜,春捂秋冻,夏天吃蘑菇,中秋尝宝珠梨,春天喝阳春米线,冬日吃羊肉火锅”,展示昆明人的原始生活状态。这就是“像市民一样生活”。
结合“这是一个对身体而不是野心有益的城市,它是为人生、为栖居而创造的,它代表了人类建造城市的最朴素的理想”“它只是大地、花朵、灿烂的阳光、丰饶的物产,只是让人安居乐业的寓所。它是那种最普通、最平庸、仅仅是为了‘在着’,为‘过日子’建造的城市”等分析,在写了昆明人的吃、喝、玩、住等方面之后,引发对生活的思考。这座城市是为人生、为栖居而创造的,它代表了人类建造城市的最朴素的理想,“是那种最普通、最平庸、仅仅是为了‘在着’,为‘过日子’建造的城市”。那么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过日子”本身,昆明就是在教人们怎样“过日子”。这就是“像上帝一样思考”,思考什么是生活,生活的价值意义等。
10.A
11.A
12.C
13.(1)皇帝召见黄潜善等人商讨这件事,黄潜善极力支持张邦昌。
(2)因为岳飞超越职权谈论事情,削去了官职。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高宗建炎元年五月甲午日,高宗召李纲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汪伯彦、黄潜善自己猜测认为肯定要做宰相,于是就与李纲相忤逆。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甲午”为时间状语,“甲午”为干支纪日,本句独立成句,排除BC;
“召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召”的主语为高宗皇帝,宾语为李纲,“为”又是李纲的谓语,“尚书右仆射”“中书侍郎”是“为”“兼”的宾语。故本句独立成句,不可断开,排除D。
故选A。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朔为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晦为每月初一”错误。“朔”“晦”颠倒了,朔为阴历每月初一,晦为每月最后一天。
故选A。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等内销盗贼的正确措施”错,选项所言为“外御强敌”的措施。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语”,商讨;“主”,支持;“甚力”,极力。
(2)“坐”,因为;“夺官”,削去官职。
参考译文: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甲午日,高宗召李纲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汪伯彦、黄潜善自己猜测认为肯定要做宰相,于是就与李纲相忤逆。六月己未初一,李纲到了高宗所居之地。于是上奏说:“臣以十件事恭敬地冒犯皇上您的听闻,陛下考虑可以施行,就下令施行,我才敢接受任命。第一是议国是……第四议僭逆,第五议伪命……”第二天,皇上让李纲在朝廷商议此事,只是“僭逆、伪命”二件事留在禁中没有拿出来讨论。李纲因为这两件事情被皇帝留在禁中,对皇帝说:“这两件事是今日刑政最大的事情,张邦昌僭越本分大逆不道事件始末清楚如此,臣请求用春秋之法惩处他。”当时朝廷执掌政事的人中有人有异议不赞同李纲观点,皇帝召见黄潜善等人商讨这件事,黄潜善极力支持张邦昌。李纲于是哭泣着跪拜皇帝说:“如果陛下一定要重用张邦昌,只管把我罢免了就行!”皇帝颇为感动,于是才拿出李纲僭逆、伪命的奏折。张邦昌后伏罪被杀。用李纲兼任御营使。李纲入朝回答皇上提问,说:“对外抵御强敌,对内平定盗贼,修明军政,改变士风,充裕国家财富,改变不好的法令,减省冗余官员,等到我们借此得到治理了,这样之后就可以讨伐金人,迎还二位圣主。”皇帝认为他说的很对。李纲又立军法:五个人为伍,二十五人为甲,一百人为队,五百人为部,二千五百人为军。诏令陕西、山东各路统帅,一并依照此法办理。诏令各路征募士兵,购买马匹,鼓励百姓出钱,采用的就是李纲的主张。这时岳飞上书说:“陛下已经登上皇位,国家有了君主,已经足以开始谋划讨伐敌人了,并且救援君王的军队每日聚集。敌方认为我们向来弱小,应该乘他们懈怠之时攻打他们。黄潜善、汪伯彦不能够秉承皇上之意收复失地,却每天想着南渡,恐怕不足以符合收复中原的期望。希望陛下乘敌人巢穴尚未巩固,亲自率六军北渡攻打敌人,那么,将士振作勇气,中原就可以收复了。”因为岳飞超越职权谈论政事,削去了官职。皇帝亲自拟写诏书选择日子巡幸东南,李纲极力地反对,而汪伯彦、黄潜善私下主张迁都扬州。吕中说:“自从李纲入朝当宰相,把修明政事、攘除外族当作自己的责任,呈上数份表达忠诚的奏章,切中当时的弊端,议和防守的政策决定下来,因而国家的大政方针就明晰了,张邦昌等僭逆之人得到正确处理因而士气振作,定都的决议确定了因而人心安定。”乙亥日,李纲被罢免。总共在相位七十七天。李纲被罢免后,招抚、经制司被废除,皇帝于是到了东边,河北、河东的郡县就相继沦陷。大凡李纲所规划的军民之政,一切都被废除停止。金兵更为猖獗,关中、三辅尽皆残破毁坏,中原地区也盗贼蜂起了。
14.B
15.①羽扇、纶巾:追忆年轻征战时的从容潇洒儒将风范。(补充资料:不一定专指诸葛亮或周瑜。《类说》引南朝粱•殷芸《小说》:“武侯与宣王泊兵,将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密觇武侯,乃乘素舆,葛巾,持白羽扇指麾,三军随其进止。宣王叹曰:‘真名士也。’”)②《招魂》:借屈原自比,寄希望于皇帝能挥师北伐、收复失地。③“儒冠多误身”:直接借用杜甫成句,表现自己落魄蹉跄的遭遇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写出两个即可)
【解析】
【分析】
14.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B.“于对比中凸显了如今的儒雅从容”错误。“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的意思是:少年时也曾学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风度潇洒镇定自若地指挥千军万马与敌鏖战。可见是“少年时”的儒雅从容,而不是“如今的”。
故选B。
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下阕前三句回忆,作者借三国时手持羽扇、头戴纶巾、指挥三军的周瑜的潇洒形象,巧妙地比喻他当年抗击金兵时的潇洒风度。词人抚今思昔,心潮澎湃,不胜感慨。他当年渡淮南归,正是为了在恢复事业中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业绩。不料后来屡遭排斥,频繁调任,抗金的奏策,如同废纸一样,无人问津,因而,他发出“英雄千古,荒草没残碑”的悲鸣。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两句,是词人蘸着血和泪写的,向南宋议和派迫害爱国志士提出强烈控诉,表现出作者极其痛苦和复杂的心情。词人认为,他之所以会弄到如此丧魂落魄、疲惫不堪的境地,大概由于自己是个儒生的缘故。似乎,他百思不得其解。“招魂”,是《楚辞》的篇名,词人使用此典故,表明自己满腹哀怨牢骚。
“儒冠多误身气”,是借用杜甫的诗句“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来表现自己落魄蹉跎的遭遇。最后两句,语调低沉,感情凄怆,读之令人垂泪,引起了对词人的无限同情。
16. 齐鲁青未了 阴阳割昏晓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未”“霁”。
17.A
18.C
19.B
【解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亦庄亦谐”意思是形容既庄重,又诙谐;既严肃,又风趣。可作谓语、定语。“幽默风趣”指既有幽默感,又很有情趣,常用来形容人。此处“幽默风趣”不能修饰“对话姿态”,故应选“亦庄亦谐”。
第二空,“一语中的”指一句话就说中要害,一句话就说清了事情的重点。“一语道破”一句话就说明了事物。此处表示一句话就说中要害,说清了事情的重点,而不是说明事物。故应选“一语中的”。
第三空,“乐不可支”是指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形容欣喜到极点。“得意忘形”指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常用于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有的态度,含贬义。故应选“乐不可支”。
第四空,“波澜不惊”是指微风吹过,水面上风平浪静,现比喻面对动荡局面保持平静、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看见风浪不惊慌,比喻心态镇定,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会自乱阵脚,不惊不诧,面不改色。“气定神闲”意思是心情平和、平静,形容一种悠然自在镇定的心境与状态。语境指的是一种淡定的人生态度,此处应选“波澜不惊”。
故选A。
18.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根据后文衔接的“我们可用自然轻松和亦庄亦谐的对话姿态”,保持主语一致,可排除AD。
B项句式与后面句子不一样,予以排除。
故选C。
19.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搭配不当,“细腻”对应的是“对生命的高度敏感和对世界的冷眼旁观”,“博大”对应的是“混沌宇宙般包蕴着世间万物”,改为“庄子是博大的,如混沌宇宙般包蕴着世间万物;庄子又是细腻的,有对生命的高度敏感和对世界的冷眼旁观”。
二、语序不当,“笔下对生命本身总洋溢着……”应改为“笔下总洋溢着对……关切与热爱”。
只有B项修改正确。
故选B。
20.示例:①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 ②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情感/情绪)③音乐拥有这些美育功能(作用)
21.①运用了排比、通感的修辞手法。②从三个角度突出了音乐的特征,节奏感强,加强了语势。③用视觉来描述音乐,形象而新奇。
【解析】
【分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后文语境说“这种声音艺术是运用音响、节奏和旋律塑造艺术形象的”,推知①处必然有“声音艺术”这个概念或话题,再结合上文“音乐可作为美育手段的心理依据是因为其独有的感染力”可知该段主要陈述对象为“音乐”,这也是声音艺术的归属,于是得出答案: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 。
由冒号可知②处是紧承上文,并对下文进行总结,然后由上文“当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变化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后”和下文“有愉悦的,也会有令人心烦厌恶的”确定答案为: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情感/情绪)。
由“正是”可知③处属于原因归纳,再结合上文“健康的音乐能带给人审美享受,影响着人们的意志、品格、情操,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推知空处应该总结上文关于美育方面的信息,再根据下文的结果“音乐也就被称赞为最为流动,最为韵律,最为光彩化的语言”,确定答案:音乐拥有这些美育功能(作用)。
2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音乐也就被称赞为最为流动,最为韵律,最为光彩化的语言”运用了排比(最为流动、最为韵律,最为光彩)、通感(音乐也就被称赞为最为光彩化的语言)的修辞手法。从三个角度(流动、韵律、光彩)突出了音乐的特征,高低起伏,流畅自然,朗朗上口,给人美好的画面和意境感受,富有气势,强化特点。音乐原本是诉诸听觉的艺术,句子中用富有“光彩”来描述,沟通了视觉听觉,新颖奇特,本体为“音乐”,喻体为“语言”,相似点为“流动”“韵律”“光彩”,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这一艺术的美化作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2.略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苏格拉底的话意在告诫我们,人应当思考和审视自己的人生,包括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第二句话意思是人应当结合当下现实谋划未来。第三句话意思是时光飞逝,现在很快就会成为历史,而未来正在变成现在,意在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珍惜现在,规划未来。第四句与第三句一脉相承,告诉我们要想有美好未来,需要努力、奋斗,也关注、感悟。总之,材料第一段核心思想在于面对现实与未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努力奋斗,学会思考和感悟,珍惜当下,谋划未来,不要虚度时光,要有目标、有规划。
第二段通过冰墩墩的寓意“行远自迩、面向未来”,以及它受到人们的喜爱,告诉我们“面向未来”是人类共同的祈愿。
写作主题“现实与未来”具有辩证理念,我们应思考二者的关系。如现实也曾是未来,而未来终究会变成现实;要想有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做好当下,在现实做好规划;未来是现实的引领,现实是通往未来的途径;还可以思考整个人类如何“面向未来”,现在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如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国与国之间要以包容的心态弥合分歧,求同存异,这样世界才有美好未来等。
立意:
1.立足现实,规划未来。
2.美好未来需要现实的努力。
3.努力在当下,携手向未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