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1.D(A.“这属千一种平移对称”错,原文说“而它的柱子呈周期分布,体现了一种平移对称”;B.“但是实际上恰恰相反”错误,依据原文可知,圆是最对称的图形;C.“根除了文学革命给中国人思维、语言方面带的来问题”错误) 2.A(推断错误)充分条件A推出B,不能判定非A就非B。 3.C(C图像轮廓体现反射对称,但两个人物形象有很大差别,属千反射对称的变体。A和D是典型的反射对称,不是变体;B图像是旋转对称)注意反射对称的“变体”两字的暗示。 4.①数学思维:对称是指包含着一个保持形状或模式不变的等距群的物体结构。②美学思维:对称是指将事物分为相对应的要素进行思考的审美法则。(4分。答出属概念“结构”“审美法则”各1分,答出“保持形状或模式不变的等距群”“相对应的要素”各1分,意思对即可)数学思维下的对称根据文本可得,但美学思维需根据文本二进行概括,注意事物中不再是具体的物体,而是抽象的物体即要素,本质属性是审美法则。 5. ①首先提出商周青铜器纹饰蕴含的对称法则至今仍有旺盛超然客公众号的生命力;②然后以文学创作和建筑设计为例进行说明;③最后指明研究商周青铜器纹饰的现代意义。(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得分)此题考查为文本的整体概括能力,需逐段概括要点。 6.B(A.“是四人中唯一一个悲观的人”错。C.“含有记者因划船时间长久而对桨喜爱不舍之意”错。D.“从大海的声音中也能听出热烈而慷慨”错) 7.D(“塑造了四位同圣地亚哥一样的‘硬汉’形象”错)节选部分主要写出了记者和加油工两人的硬汉形象。 8.①突出两人划船的劳苦,体现了遇险者在海上漂泊遭受的磨难之重。②与下文两人欣然交替工作呼应,体现团结互助的深厚情谊。(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得分)此题考查了叙述场景的作用,可从人物、环境、内容、结构、主题等作答。可进行专题训练。后续本号将推出专练指导,敬请关注。 9.参考答案一:不同意。①加油工的死去,显示了个体生命的脆弱,更能表现合作互助的人生价值导向。②加油工的死去,体现人类的渺小,但更体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精神。③加油工的死去,与记者的偶然获救形成映照,更能反映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6分。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得分) 参考答案二:同意。①如果加油工没死,更能体现人们在困难中合作互助的价值和意义。②如果加油工没死,更能体现人在直面自然灾难时的主动性。③如果加油工没死,更能体现生活和生命中战胜灾难的乐观精神。(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得分) 围绕题干关键词“人物”“情节”“意义”,探究主题的意义。此类探究类题无论同意题干观点与否,都要围绕题干的关键信息分析。需多角度挖掘主题意义。 10.C 11.C(“辔策”喻指控制的工具,文中是请求太守放松约束,让自己放手对付叛匪)此处是比喻义,根据后面的“拘阂”(拘束妨碍)可得放松约束。 12.A(“惯于反叛”和“严加防范”错)D项也有问题,并未体现“斩杀”。 13.(1)我没有考虑到这些,如果没有您这番话,恐怕要坏了国家大事(4分。“意”“微”“庶几”各1分,句意1分) (2)您是一位儒生,应当在朝廷上出谋划策,如今竟然到了朝歌,我很是替您担忧啊。(4分。判断句式、倒装句式、“谋谟”“乃”各1分) 14.疮毒侵蚀肌体后就会不停地蔓延(1分),与此类似,放弃凉州就会失去屏障,丢掉更多国土(1分),形象地表明了虞诩坚决反对放弃凉州的观点(1分)。抓题干可知,就是分析出比喻的作用。以此考查句段的理解分析能力。 15.A(“人们都为国家兴亡倍感凄凉,只有作者为千湖周围的历史陈迹已经消失而悲叹”错)注意诗中“但悲陈迹”。 16.①《过秦论)中的“销锋镝”意为销毁天下的兵器,以削弱百姓力量,意在批评秦始皇的暴政;②本词中“销锋镝”意为朝廷放弃抵抗,选择议和以换取安宁;③词人借“销锋镝”一词,表达对投降派苟且偷安、偏安一隅的讽刺。(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得分)此题关键词是表达目的,既考查课内理解,又考查了诗歌内容理解。 17.(1)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2)景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 (3)示例一: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示例二: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均可得分)(6分。每句1分,错字、别字、书写不规范不得分)此题学生很多理解成岀师表中的名句了。 18.B(柳暗花明:比喻经过一番曲折后,出现新的局面。多指由逆境转变为充满希望、前途光明的顺境。峰回路转:比喻事情经过挫折失败后出现了新的转机。肢解:切开、撕开或分离肢体、器官。分解:一个整体分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或者一种物质经过化学反应而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姬美:美好的程度彼此相当。匹敌:力量相当。挥毫泼墨:作画或书写毛笔书法作品。挥洒自如:形容写文章、作画、写字运笔随意灵活,不受拘束) 19.C(文中划线句子是比拟。A.比喻B.借代D.互文) 20.A(①主客颠倒,“望而生畏"前加“令人”;②成分赘余,将“倍感”改为“感觉”) 21.①必须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过程②实现(完成)了碳的固定③这直接破坏了地球的碳循环(6分。每点2分) 第一空由前句“要想”一词可得后句要用“不得不”“必须”,这样逻辑才严密。根据下文介绍的是“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可得“必须了解……过程”;第二空由上文内容和下文句式可得“完成了碳的固定”;第三空根据语境内容“过高”“超过”的暗示,应是后果,根据本段内容是地球碳循环遭到破坏,可得“所以这样就破坏了地球碳循环”。 22.①全球碳排放量迅速增长,②出现了界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气候变化,③这种变化正影响若人类的未来生存。(5分。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此题应注意句子的逻辑顺序:碳排放量增长——>气候变化——>影响人类。 23.参照2021年新课I卷高考评分标准评分,建议以44分为基准分评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邓骘打算放弃凉州,让边疆各郡无法生存的百姓迁徙到京畿地区居住,然后集中力量应对北方的边患。于是他召集公卿商议,说:“这就好比是破旧的衣裳,拿其中的一件去补另一件,还能得到一件整衣,不然的话,就两件都保不住了。”公卿都认为很正确。郎中虞诩对太尉张禹说:“大将军的计策不可行,凉州民风剽悍刚猛,百姓惯于从军作战。如今羌人、胡人之所以不敢占据三辅作乱,是因为凉州在他们背后的缘故啊。而凉州的百姓之所以手执锋利的兵器,在军阵中冒着流矢飞石(冲锋),而没有后退之心,是由于他们归属于汉朝。假如现在推开凉州而舍弃它,割让出去而抛弃它,人民安于乡土而不愿迁徙,必然伸长脖子远望,怨恨说‘朝廷把我们丢给了夷狄!’假如突然有人起事,强横勇武之人聚集起来,席卷东进,那么函谷关以西、历代帝陵和旧京长安将不再归汉朝所有。倡议者用补破衣做比喻,认为还可以保全一件,而我担心局势正如毒疮,会不断侵蚀肉体而没有止境!”张禹说:“我没有考虑到这些,如果没有你这番话,恐怕要坏了国家大事!”于是再次召集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等一齐商议,众人一致同意虞诩的意见。邓骘因为这件事对虞诩怀恨在心,打算借法令陷害他。恰好朝歌县叛匪数千人造反,他们杀死官,州郡官府无法镇压,于是便任命虞诩为朝歌长。虞诩的故人旧友都为他深感忧虑,虞诩却笑着说:“做事不避艰难,是臣子的职分。不遇到盘根错节,就无法鉴别刀刃(是否锋利),这正是我建功立业的时机。”他一到任,便去拜见河内太守马稜。马稜:“您是一位儒生,应当在朝廷上出谋划策,如今竟然到了朝歌,我很是替您担忧。”虞诩说:“朝歌的这群叛匪,只是像狗群羊群那样聚在一起,以寻求温饱罢了,请您不要为担忧。”马稜问:“为什么这样讲?”虞诩说:“朝歌,背靠太行山,临黄河,离敖仓不过百里地,而青州、冀州逃亡的难民数以万计,叛匪却不懂得打开敖仓招揽民众,抢劫武库中的兵器,据守成皋,斩断天下的右臂,这说明他们不值得忧虑。只希望您能放松对我的控制,不要让我受到约束阻碍就可以了。”等到上任以后,虞诩设定了三个等级来招募勇士,命令自掾史以下的官员各自就所了解的人进行保举,行凶抢劫的属上等,打架伤人、偷盗财物的属中等,不经营家业、不从事生产的属下等,共收罗了一百多人。虞诩设宴招待他们,将他们的罪行一律赦免,让他们混入匪帮,诱使叛匪进行抢劫,官府则设下伙兵等候他们,于是杀死叛匪数百人。虞诩又秘密派遣会缝纫的贫民做佣工,为叛匪制作服装,这些人用彩线缝制裙衣,有叛匪穿上后在集市街巷露面,官吏就抓获他们。叛匪因此惊骇四散,都说有神灵在帮助官府,于是朝歌县境内全部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