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C 2.B 3.D 4.①材料一首先提出词中有比兴寄托的深意的观点; ②接着对“比”“兴”进行解释,以《诗经》《诗品•序》《文赋》《乌夜啼》为例,详细解说了中国诗歌见物起兴的传统; ③以《诗经•硕鼠》《减字木兰花》为例,详细诠释了中国古诗的以此例彼的方式; ④再分析了“比兴”从古诗的心物交感到“言在此意在彼”的含义演变过程。 5.诗歌创作中有“比兴”手法,在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上,“比兴”有“言在此意在彼”的美刺托喻的意思。温庭筠以女子自比,当男子求取功名仕宦而不得的时候,其感情与女子那种“弃妇”的感情也有某种暗合之处,所以以失落的爱情或追求爱情而不得的闺中怨妇自比。说有“离骚初服之意”,是因为《离骚》中有“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的句子,也是指到朝廷做官不被接纳,退下来重新整理自己原先的志向。这种感情与温诗的情感有相近之处。 6.C 7.C 8.(1)第一处画线句子描写了地震前不同寻常的景象,渲染了紧张的气氛,预示灾难的即将到来。 (2)第二处画线句子是地震后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地震后的满目疮痍,同时反映了人物心灵所受到的巨大打击,也为下文狼的出现作铺垫。 (3)第三处画线句子的环境描写烘托出黑夜的清冷氛围,让读者感受到灾后幸存的人们依然惊魂未定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让读者看到希望。 9.(1)小说以地震为背景,通过懒狗在地震来临之时向主人示警,并咬住主人裤脚,在主人遇狼时以命相搏,最终救下主人,而被狼咬死的故事,表现了灾难之际狗对主人的忠诚。 (2)小说将懒狗平日的“懒”与地震时的“灵”和“勇”加以对比,将懒狗平日的“无用”与灾难时的“大用”加以对比,在极端事件及其情境中,把动物的良好品质凸显出来。 (3)作为一部灾难题材的小说,小说没有过多渲染地震发生时的惨状,也不过度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只是平静从容地讲述人和狗之间的温情故事,表现出人世间的善良和美好。 10.B 11.D 12.C 13.(1)现在人们有了过错,还没有施行教育就处以刑罚,有的人想改变行为向善,也无路可走了(或译为:也没有办法了),朕很怜悯(同情)他们! (2)现在那些农民辛苦劳作,还要缴纳租税,这样做使从事农耕本业和从事工商末业的人没有区别,说明鼓励农耕的方法(或政策)不完备。 14.因为社会风气好转,风俗归于笃实厚道,法网宽松,有犯罪嫌疑的,从宽发落。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朕听说天之道,祸从怨而起,福由德而兴,百官的过失,都应该由朕一人负责。现在秘祝官员把过失的责任推给臣下,是彰显了朕的失德,朕很不赞成。应予废除! “祸自怨起”和“福繇德兴”结构一致,“而”表并列,所以“福繇德兴”不可断开,排除CD。 “彰”的宾语是“吾之不德”,所以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黥,指剃去头发;髡,指在面上刺字”错误,“黥”,在面上刺字;“髡”,剃去头发。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C.“所有刑罚都应该减免”错误,如文章倒数第三段提到原来判处斩右脚以及杀人之后先去官府自首的,官吏因受贿、枉法、监守自盗等罪名已被处置但后来又犯了应判处笞刑的,全都改为公开斩首,这就不是减免。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过”,过错;“施”,施行;“或”,有人;“怜”,怜悯,同情。 (2)得分点:“勤身从事”,辛苦劳作;“是”,这;“为本末者”,从事农耕本业和从事工商末业的人;“劝”,鼓励;“备”,完备。 1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首先找到“刑罚大省”的位置,在倒数第二段,文中说“是以刑罚大省”,意思是“所以,刑罚大量减少”,由“是以”可知,原因在前面。 然后找到相关句子并进行概括。 如“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风流笃厚”,意思是“君臣以导致秦灭亡的弊政为鉴诫,论议国政讲究以宽厚为本,耻于议论别人的过失;这种风气影响到全国,改变了那种互相检举、攻讦的风俗”“风俗归于笃实厚道”,可知社会的风气好转,风俗变得厚道。 如“禁罔疏阔,罪疑者予民”意思是“法网宽松,有犯罪嫌疑的,从宽发落”,当时的法网宽松,有犯罪嫌疑的也从轻发落。 15.C 16.这两句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通过夜间明月、青山秋江,营造出凄清的意境,与诗人凄凉的内心交融在一起,从而表达了诗人羁旅思乡、官场失意、郁郁不得志的复杂愁绪。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技巧等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含蓄”错。颈联写“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意思是做一个官就渐渐老去,寄身万里之外的沧州,这种情感是直接表达出来的,属“直抒胸臆”。 17.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重点注意的字,如“樯”“橹”“堂”“残”等。 18.C 19.B 20.(1)构成:三个“蓝紫相交的夜空”“女子素雅的粉红衣衫”“白净通透的莲荷”都是定语+名词的偏正结构短语共同组成主语,结构相同,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为成分排比。 (2)表达效果:①形式上,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②内容上,一气列举了画面中三种不同的景物,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突出了画面独特的色彩和莲池幻境。 【解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组,高枕无忧:用来形容平安无事,无所忧虑。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根据语境“属于孩子们的纯真夏日”,选“无忧无虑”合适。 第二组,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根据因为栽种莲花而写《爱莲说》的语境,选“应运而生”合适。 第三组,传诵:流传开来,被很多人诵读或称赞。传颂:传播颂汤,重在颂扬。传诵的对象是文学作品,而传颂的对象是人物事迹。选“传诵至今”合适。 第四组,疾风骤雨: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疾风劲草: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语境中用的是“疾风骤雨”的本意,选“疾风骤雨”合适。 故选C。 19.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 一是搭配不当,“传播”与“清凉之感”搭配不当,应把“传播”改为“传递”,排除AD; 二是搭配不当,“和”连接的是并列短语,前后结构应一致,都应是名词短语,故应为“无限遐想”。 三是成分残缺,“呈现的充满诗意和遐想无限的夏夜画面”成分残缺,应为“呈现了充满诗意和无限遐想的夏夜画面”,排除C。 故选B。 20.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构成: 划线句“画面中,蓝紫相交的夜空、女子素雅的粉红衣衫、白净通透的莲荷,似有皓月普照,清透明亮”中,“蓝紫相交的夜空”“女子素雅的粉红衣衫”“白净通透的莲荷”句式整齐,结构相同, 都是定语+名词的偏正结构短语共同组成主语,意义相关,都表现了清透明亮的特点。 表达效果: “蓝紫相交的夜空”“女子素雅的粉红衣衫”“白净通透的莲荷”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节奏感强,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列举“夜空”“粉红衣衫”“莲荷”三种不同的景物,内容集中,描写细腻,突出了陈孟昕的工笔画作品《夏塘风轻花落迟》画面独特的色彩和莲池幻境。 21.D 22.①我们仍无法看到它投下的影子 ②无法在地面上投下清晰的影子 ③飞行中的飞机确实会在地面上投下影子 【分析】 21.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这 ”指代的是“如果飞机要从地面起飞,仅距离地面几十英尺,你肯定会看到它的影子”,有了“这”,前后才能衔接。排除AB,另外两项中“因为这个原因”也出现句式杂糅的病症。 C.“这就是为什么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都可见的阴影”句式杂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