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游 龙 鸣 山 记 (明 )陶 安 游 之 胜 者, 适 其 时 可 乐 也,得 其 地 尤 可 乐 也, 而 所 游 又 皆 佳 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雾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窅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峰,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衫万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曰“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杆”,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溧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文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章:大材。褰裳:撩起衣裳。沆瀁:水深广的样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B.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C.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D.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B.兰亭之会既有徜徉美好时光的快然自足,又有时过境迁不免感慨横生的终期于尽。 C.耆,指六十岁以上的年纪,耆艾,泛指老年人。古代指人上了年纪的词还有耄耋、古稀、垂髫等。 D.浴沂,语出《论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谓在沂水洗澡。后多用“浴沂”喻一种怡然处世的高尚情操。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 段“适 其 时 可 乐 也 ,得 其 地 尤 可 乐 也,而 所 游 又 皆 佳 士”从三方面提出“游 之 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鸣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 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4分)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卢侍御赴河北 刘长卿 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独远行。 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 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 莫学仲连逃海上[注],田单空愧取聊城。 (注)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助田单夺取聊城,齐王欲封其爵位,坚辞不受,逃隐海上。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用“谪居”“别”“从戎”等词语,交代双方当时的境况,层层铺叙,加深伤感之情。 B.颈联选用“江天”“鸿雁”“漳水”“春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战后祥和、安宁的景象。 C.中间两联叙事和描写相结合,由人及景,由虚到实,境界阔大;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D.尾联写田单在鲁仲连帮助下收复聊城,因为无法回报鲁仲连而内心充满愧疚遗憾。 15.这首诗除了写离情之外还抒发了家国情怀,作者是如何抒发“家国情怀”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以河水有界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和女子的痛苦无边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作者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希望可以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概括了世人的两种生活状态。其中“静者”往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天若有情天亦老。 (6)有美玉于斯,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敦煌文学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世文人诗文的抄本,属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正统文学作品;一类是以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缘起故事、俗赋、曲子词、白话诗等为代表的俗文学作品。特定意义上的“敦煌文学”显然是指敦煌特有的俗文学,它鲜活、明快,具有浓郁的宗教、生活气息。____________《维摩诘经讲经文》,已经孕育了后代章回体白话小说的雏形。 敦煌的文学艺术体现着____________、自信创新的恢弘气度。敦煌壁画题材极为丰富,壁画绘制积极____________相应时代最先进的绘画技法和理念,于线条和色彩的腾转挪移中紧扣时代脉搏,深涵经义意蕴,致使画作____________。 从南北朝到宋元时期,即使敦煌绘画也具有本土的特点,但从艺术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始终受到中原地区绘画发展的热烈影响。中原出现的新画风,总会迅速传到敦煌。因此,敦煌艺术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中国美术史的一个缩影。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鸿篇巨制 兼收并蓄 汲取 美不胜收 B.洋洋洒洒 兼收并蓄 吸取 美轮美奂 C.鸿篇巨制 兼容并包 汲取 美不胜收 D.洋洋洒洒 兼容并包 吸取 美轮美奂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即使敦煌绘画也具有本土的特点,但从艺术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始终中原地区受到绘画发展的强烈影响。 B.敦煌绘画虽然也具有本土的特点,但从艺术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始终受到中原地区绘画发展的强烈影响。 C.敦煌绘画即使也具有本土的特点,但从艺术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始终受到中原地区绘画发展的热烈影响。 D.虽然敦煌绘画也具有本土的特点,但从艺术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始终中原地区受到绘画发展的热烈影响。 19.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段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九斤老太自从庆祝了五十大寿以后,便渐渐的变了不平家,常说伊年青的时候,天气没有现在这般热,豆子也没有现在这般硬:总之现在的时世是不对了。 B.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消息:受来自中西伯利亚较强冷空气的影响,未来几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将有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 C.正方:对方请不要搞错我的意思。我说的是不适合旅游业,并不是说不适合发展旅游业;反方:我看不出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D.质量好的文化产品应该符合以下标准:先进的政治性、思想性;较高的知识性、学术性、艺术性;较高的文字质量和印刷装帧质量;鲜明的特色和风格。 20.请找出下列语句中表达不准确、不得体之处,并予以修改,共计4处。(4分) (1)同学模拟考试没考好,你给同学发的鼓励微信:不必因一时的失利而灰心,继续努力拼搏,你一定会取得成功! (2)遇到问题不懂,下课时去找老师请教:王老师,这道题请您给我赐教一下。 (3)邀请校长参加文学社的活动,邀请信中的一句:敬请您拨冗出席。 (4)文学社的读书分享活动延期了,张贴的通知中的一句:此次活动将改日举办,具体日子我们将尽快传达。 (5)高考完后,你打电话邀请同校的好朋友去吃饭:周六晚上七点,餐厅我已经订好了,届时咱们直接在餐厅碰面吧!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1.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随着疫情好转,人们的健康需求指数明显提高。要想获得健康的生活,就算工作再繁忙,也要注意合理休息,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膳食中应安排人体必需的营养,一般成年人的食谱应为五谷、蔬菜、水果、蛋白质、油、盐、糖。烹调以植物油为主,且少盐少糖。按时进餐,吃早餐,睡前不饱食,保持良好的进食心情和气氛。健康的身体需要运动和心情调节,过少和过量运动都不利于健康,根据年龄、身体状况和环境选择适当种类。运动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如:快步走,每天快步走路3公里,或做其他运动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运动5次。运动的强度以运动时的心率达到170减去年龄这个数为宜。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生活中,“忽见”往往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发我们的思考。 请以“忽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思想健康,叙事合理。 记叙性文体,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