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保定市2021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6-10 08:21
2021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细则
1.B(3分)A项扩大范围,理解错误。文章开头只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使全球陷入一种综合性危机”,而人类向自然无序的扩张是发生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各国各以自利、对抗和冲突是假设情况,这两点和全球危机无直接关联。C项绝对化。去除狭隘的国家利益观念和“零和博弈”的思维范式,也会产生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D项“实现天下大同”理解错误,根据原文,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主张求同存异。
2.D(3分)徐光启的事例不能表现“人与自然斗争过程中的勇敢与智慧”,这个例子说明了面对前人的经验,我们应持理性态度。
3.C(3分)刻舟求剑的故事是经验主义的错误,不符合文中“面对前人的经验,我们也应持辩证的、理性的态度”这一论断。A项能证明第一段中人在与自然斗争过程中表现出勇敢与智慧的观点。B项能证明第二段中不当利用自然条件会给社会大众带来深重灾难的观点。D项能证明第三段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需要积淀、积累和总结的观点。
4.(1)材料一疫情挑战下,人类谋求“合作共生”与材料二所写的人们面对“群发的自然灾害”积极抗争的做法一脉相承。
(2)材料一探讨了人类“合作共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话题,而材料二所举战国时期诸国“不能合作的危害”是材料一主题的例证(反例)。
(3)材料一中提出的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解决当前世界国与国、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与文本二指出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从经验走向理性的历程”的道理一致。
(共4分,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得4分。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认识角度分析两则材料的联系即可。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1)文章首段列举史书中记载的人应对自然灾害的事例,引出“人与自然抗争”的话题;
(2)中间两段举例说明人类主动利用自然资源不当给社会带来灾难,引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需要积累、总结的结论;
(3)结尾一段肯定前人经验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明确人类应该以辩证、理性的态度面对自然。
(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只概括段意没有划分层次的,建议给3分。如将三四段作为一层,谈人类对待经验的问题,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B(3分)综合两则材料可知,葛覃不是隐士,而是战士。去深处取水是因为深处水更干净,体现了葛覃清高纯洁的文人性格。
7.C(3分)A项“葛覃也表现出浓厚的浪漫气质”错,葛覃青年时期爱写诗,有浪漫气质,后期当小学老师,不再写诗,转而关注现实人生。另“小说风格也与《诗经》的风格一脉相承”也不准确。B项“《葛覃》充分体现了该流派的典型特色”错,《葛覃》与孙犁早期的风格不同,是晚年孙犁深沉隽永风格的代表。D项“都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肯定态度”错,“太史公曰”“异史氏曰”这种论赞体发表的议论不都是肯定的,比如《史记·项羽本纪》。
8 (1)葛覃以家国、民族命运为自己的终极追求。抗日战争期间,不惧艰难,积极投身到激烈残酷的革命斗争中。(2)抗战结束后,在平凡的教育一线,三十年如一日,克尽职责,坚守自己的革命初衷。(共4分,每点2分,应从“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战结束后”两个角度作答。)
9.(1)从小说角度看,葛覃个性鲜明,故事情节完整,社会、自然环境描写真实自然,主题思想深刻。(2)从历史角度看,这篇小说也是纪事,写的是真人真事,都准确反映了真实的历史与时代特色。(共6分,每点3分,小说角度答出人物、情节两个点即可得3分,历史角度中,真人真事和历史背景真实两点答出一点即可得3分。)
10.D(3分)正确断句应为:“夫盐,国之大宝也,宜如旧置使者监卖,以其直益巿犁牛。若有归民,以供给之。勤耕积粟,以丰殖关中。远民闻之,必日夜竞还。”
11.B(3分)质任是指被扣押的人质,一般是古代君主为防止将领或臣子叛变采取的一种控制手段。
12.B(3分)“招募百姓”理解不准确,原文是给返回的百姓提供犁和牛,让他们勤勉耕种、多积粮食;“曹操因此看重他”因果不当,卫觊建议不宜进兵关中,曹操没有采纳,结果损失惨重,曹操因而更加看重他。
13.(1)曹操开始认为他说的对(认为…说的好或同意),但因为钟繇亲自主持(主管)此事,于是就听从(听取、采纳)了钟繇的建议。(共4分,“善”“典”“从”,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1分。)
(2)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事务,译为名词),应该是君臣上下,都用心筹划对策,核查(计算校对)府库的储备,根据收入确定开支。(共4分,“务”“筹策”“计校”,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1分。)
14.不同意。原因:(1)关西诸将胸无大志,没有变故不会作乱;(2)张鲁在深山之中,道路不通,行军困难,如出兵,关西诸将必然会产生疑心;(3)关西地势险要,势力强盛,若出兵惊扰对方,恐难以应对。(共3分,观点1分,原因两点,一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卫觊字伯儒,是河东郡安邑县人。他年少早成,以才学著称。征召他担任司空府属官,后来又任命他担任茂陵县令、尚书郎。卫觊以治书侍御史的身份出使益州,到了长安,由于道路不通,卫觊不能前进,于是留驻镇守关中。当时有许多逃难的百姓从四方返回关中,关中很多将领把这些百姓招引为自已的部卒。卫觊写信给荀彧说:“关中是土地肥沃的地方,不久前因遭受饥荒战乱,流亡到荆州的百姓有十多万家。他们听说故乡已经安定下来,都希望返回故土。但是返回来的人无法自己立业,诸将争相招抚,郡府州县物质贫乏、力量弱小,不能与他们竞争,诸将的力量于是更加强大。一旦发生变化,必定有后患。食盐,是国家很宝贵的财富,应该像过去一样设置使者监管食盐出售,用卖盐的钱多买犁和牛。如果有返回的百姓,便供给他们使用。让他们勤勉耕种、多积粮食,使关中财物丰富。远方的百姓听到消息,一定日夜兼程地争着赶回。”荀彧将他的意见禀告太祖。太祖听从了他的意见,开始派遣谒者仆射监督盐官,关中归服。于是禀告朝廷召卫觊回来,不久升任尚书。当时关西的诸位将领,虽然表面是依附朝廷,但实际上却不可深信。司隶校尉钟繇请求曹操派给他三千兵进入关中,对外打着征讨张鲁的号令,实则是凭借威胁的手段取得关西诸将的质子和任子。曹操派荀彧询问卫觊,卫觊认为“关西诸将是低贱之人兴起,并没有征服天下的志向,不过是苟且偷安罢了。如果朝廷多给封爵,让他们小小的志向得到满足,除非有大的变故,根本就不用担心他们会作乱。关西诸将应该放在以后来解决。此时如果带兵进入关中地区,假托讨伐张鲁,而张鲁在深山之中,道路不通,行军困难,到时候关西诸将必然会产生疑心;一旦惊动了他们,关西地势险要,诸将势力强盛,恐怕就很难对付,值得忧虑了。”荀彧将卫觊的建议呈报给太祖,曹操开始认为他说的对,但因为钟繇亲自主持此事,于是就听从了钟繇的建议。大军刚出发,关西诸将就已经大规模叛乱了,太祖亲自出征,只是平定叛乱而已,死伤士兵上万人。太祖后悔没有听从卫觊的意见,因此更加看重他。明帝即帝位后,进封为閺乡侯。当时,百姓贫穷困苦而劳役又繁重,卫觊上奏疏说:“当今方圆千里没有人烟,残存下来的百姓生活困苦,陛下不好好地留心,将会使国家衰微,不能再振兴起来了。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应该君臣上下,都用心筹划对策,核查府库的储备,根据收入确定支出。追慕越王勾践繁衍百姓的旧例,尚且还担心来不及,而尚方署制造的金银器皿,却逐渐增多,工程不断,奢侈之风一天天增长,国库储藏一天天衰竭。这的确都是圣上应该考虑并管束裁处的。”卫觊经历汉、魏两朝,经常献忠言,大都如此。卫觊喜欢古文字,鸟篆、隶草,没有写不好的。建安末年,尚书右丞河南潘勖,黄初年间,散骑常侍河内王象,也与卫觊一起以文章著称。卫觊逝世后,谥为敬侯。
15.C(3分)“羞愧”“没有面目以本名示人”错,宋朝已被元人所灭,诗人埋名隐姓,遁迹山林,是表达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的决心。
16.颈联写文天祥耿耿丹心仍在,却带着未酬的壮志,含恨离开了人世。(2分)本联化用了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诗意和“苌弘化碧”的典故,(2分)抒发哀痛、惋惜、悼念、崇敬之情。(2分)(共6分,手法、句意、情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1)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2)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3)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共6分,一句1分。第2小题答案不唯一,如答“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也可。)
18.D(3分)银色代表冰雪,红色象征着火与温暖。接前文总括意,应包含“冰火”两个元素,所以排除A、B两项;C项“温暖世界”一句,只写了“火”,与前文“冰火”句前后不能对应。故选D。
19.A(3分)A项和画线句都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项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C项使用了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D项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20.修改示例:火炬图案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对“双奥之城”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还体现了中国“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共3分,得分点:“不仅”“还”为递进关系,前后分句语序颠倒过来,1分;“体现了……继承与发扬”,1分;“双奥之城”后加上“精神”,1分。改对一处给1分。答案形式不唯一,可修改错误,也可写正确的句子。)
21.但相比较而言(但与精神财富相比)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同时也能实现自身幸福”等均可) 只有这样(“只有守住底线”“只有操守坚正”“惟其如此”等均可)(共6分,一句2分。答案不唯一,答题方向正确,语意通达即可。)
22. (1)求幸福不只在物质享受 (完全否定物质财富的意义是不对的)(2)求幸福不要自私自利 (3)求幸福不要丧失操守(见利忘义) (共5分,一句2分,两句4分,三句5分。意思对即可。双重否定句不给分。)
23.【材料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一则材料需要学生有正确的是非判断。
从法律角度来看,虽然张女士有违反交通管理规定的行为,但未曾收取任何报酬,不存在伤害孩子的主观意愿和实际行为。而杜某在明知道张女士骑行载两名未成年人存在风险的情况下依旧把孩子交给张女士,在发生意外后不应该迁怒于张女士,张女士不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从人情角度看,张某是助人为乐的行为,法院的判决是符合人性的。张某两年多无偿帮助杜某,杜某应心存感激,索赔行为不符合《民法典》“不得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的精神,不应该被支持。
第二则材料需要判断“人情社会”精神与《民法典》并不矛盾。中国传统人情文化依然有其现实意义和顽强的生命力。
【参考立意】
(1)明是非,知感恩。
(2)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人情是交往的原则。法理不外乎人情。良好有序的社会发展需要法律的规范,更需要人情、诚信的约束与支持。
(3)中国传统人情文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延续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4)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情社会规范也需要法律补充完善,与时俱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