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年级考前热身练习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5-30 09:21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4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1】
黄庭坚
其一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2】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其二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3】化枯枝。
   湘东一目【4】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释:【1】任公渐:任渐,黄庭坚的好友。【2】坐隐:与下文“手谈”都指下围棋。【3】蜩甲:蝉蜕。【4】湘东一目:南朝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盲一目。围棋中,棋子在棋盘上围成的空白交点称为目。围棋需有两目才能成活,一目就是死棋。
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开篇都写到作者因没有公务缠身,难得闲暇,于是生发了弈棋的雅兴。
B.第一首诗的颔联用岩穴隐居、与俗人闲聊之事和下棋相比较啊,写出下棋之乐。
C.第二首诗颈联的“诚”“尚”二字写弈者虽不服输,但最终也未能扭转颓势。
D.两首诗中都写到作者陶醉于对弈,不觉时间流逝,表现出其对下棋的痴迷程度。
15.这两首诗都富含理趣,请结合第一首诗的尾联和第二首诗的颔联,分别对此加以赏析。(6分)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留下了很多描写田园生活,反映隐逸情趣的诗文。如《归去来兮辞》中,“怀良辰以孤往,             ,               ,             ,             四句写自己归隐后的生活状态,是诗人理想生活的集中描写。
怀古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类型,这类诗多借写古人古事抒发自身情感,如《念奴娇·赤壁怀占》中,“            ,         ,            ”三句赞美周瑜的儒雅镇定、举重若轻、年轻有为,暗含自己坎坷不遇、功业难成的伤感。再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以廉颇自况,表达要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和报国无路的悲痛愤慨。
  同样是写秋景,词人的风格却有所不同,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一句“                 ”来概括秋天万物的生机勃勃,词风磅礴而大气。而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却刻画了“             ”到黄昏,点点滴滴”,词风婉约而伤感。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7-21题。
从一个人身上辨认出契诃夫
在人艺看话剧《万尼亚舅舅》,三小时的剧长,李六乙竟一处也没舍得删。结束时已近晚十点,出剧院才发现下雪了,薄薄的细雪敷在车顶上,在夜灯反射下闪着碎银一般的光。那一刻我感慨万千,似乎第一次看清,契诃夫已嵌入我的生活很多年了,不是通过书斋式的阅读,而是通过一道道四面八方折射过来的光。
我得到的第一本与契诃夫有关的书是《惜别樱桃园》,由童道明先生签送给我。那时我还不知,童先生早年留学苏联时,就已决定把自己的一生和契诃夫联系在一起。全身心地阅读,毕生地翻译,进一步又创作剧本。不是灵魂相应,怎可想象,一个著名的戏剧评论家,晚年要做剧作家。当然,世间也因此多了两部与契诃夫有关的戏:《我是海鸥》与《爱恋·契诃夫》。
和童老师交往,最初是编辑和作者的关系,我约他写了很多次契诃夫,他写的都不重样,像一口源源不尽的井。童先生一直不用电脑,文字都写在稿纸上,怕我认不清字,每次去他家取稿时,他总要先给我读一遍,还即兴发挥,讲点契诃夫的迷人轶事。对我这个酷爱买影磲的人来说,这就等于得到了契诃夫正片之外的花絮。我由此知道了契诃夫与托尔斯泰、高尔基之间的友谊,也知道他深爱的两个女人,一个成为《海鸥》中妮娜的原型,一个在舞台上演绎了这个角色。我就这样一点一点潜移默化地认识了契诃夫。
《万尼亚舅舅》上演前,我照旧想请童先生写篇文章。因为李六乙导演的这个戏,剧本就是请他翻译的。取稿的那天天寒地冻,这次他没有读给我听,而是说你来读吧。看他坐在沙发上,已做好了聆听准备,我便也坐下来开始读。稿子共四页,写在印刷品的反面,字儿小,里面涂改无数。念起来打磕绊时,他就帮我辨认。上面照例有契诃夫作品的引文,念着念着,我竞像舞台上的演员一样动情起来:
“我们要度过一连串漫长的黑夜,我们将会听到天使的歌唱,我们将看到镶满宝石的天空。人间所有的痛苦,都会淹没在慈爱之中,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安宁、温柔,变得像轻吻一样的甜蜜。”
这是《万尼亚舅舅》的结尾。很快我就有机会,听演员将它念了一遍又一遍。先是看了彩排,当然是借了童老师的光。去之前我曾犹豫,这种不穿戏服的剧透式观看会不会影响我正式看戏的情绪,但看完我就不后悔了,因为只有彩排,你才能看到导演与全体演员在戏结束时眼中的泪光。他们都入戏了,连我一向熟悉的濮存昕都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愁容骑士。不短不长的头发,怎么看都乱糟糟的,以至于正式演出前,我从他手上接过票,就赶紧离开。好像不忍面对这个被生活打败的“万尼亚舅舅”。
这么多年在北京上演的契诃夫的戏,尤其是人艺舞台上演出的,我差不多都看过。奇怪的是,一个演员接了契诃夫的角色,那角色就好像住进了他的身体,或者说,那角色一定会把他生命中的某些部分唤醒。而像我这样的观众,便也常常能看到戏里与戏外的联系。在我看来,扮演索尼亚的孔维,排练时的感觉比舞台上的好。或许因为不穿戏服,不打灯光,我始终能感到她那种因为年轻,因为缺乏历练而有的怯生生的劲儿,是很合角色的。真实的演员生活,并不像娱乐新闻渲染的那样光鲜,寂寞与等待属于大部分演员。听孔维演的索尼亚劝舅舅“要忍受漫长黑夜,要耐心忍受命运给我们的考验”,我总觉得,那也是她说给自己听的。契诃夫的台词,总是那样富有感染力,不经意间就能将人的心弦拨动。
比起孤零零的剧本阅读,我更愿意在生活中与契诃夫不期而遇。
我曾一连几天跑小西天电影资料馆,去看土耳其导演锡兰的电影,说不出的喜欢。后来看到他的《五月碧云天》,是请自己的老爹做主角拍的戏中戏。锡兰导演要拍戏,而他的老爹只惦记家中院子里的那些树,听老人诉说着自己与树的情感,我已经联想到了《万尼亚舅舅》。在影片最后,果然看到一行字幕:献给安东·契诃夫。原来,锡兰导演是以《五月碧云天》向契诃夫致敬。我心仪的另一位导演新藤兼人,晚年在拍《午后的遗言》的时候,让两位演过契诃夫作品的老演员重聚,并在一起念电影台词:“我们的生命还没有完结,我们还要活下去。”这又让我联想到童老师所说的“契诃夫式的乐观主义”。
朋友曾送过我电影光盘,有一天打开看,发现它竟然是路易·马勒1994年拍的电影版的话剧《万尼亚舅舅》。演员几乎都是坐下来表演,台词也译得很美国化,很口语、很生活,它让我再次感到契诃夫的神奇所有的导演,都认为契诃夫写的是现代剧,无论用俄罗斯方式还是美国方式,抑或中国方式,都能走近它。
而我,如此细碎地写出《万尼亚舅舅》演出前后的一切,是因为其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细节,都在构筑一个活生生的契诃夫。契诃夫于我,从来不是词汇、术语堆叠出来的经典,而是如此这般地出没于生活之中。你从一个人身上辨认出契诃夫,就是对自己的灵魂做一次确认,确认疼痛还不够,同时还要确认,生活里有种东西值得你继续为它付出。这样好像也是为了,别人能够再从你身上,辨认出你的灵魂以及契诃夫的种种。
17.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影碟    B.潜(qián)移默化  C.历练  D.怯(què)生生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题目“从一个人身上辨认出契诃夫”中的“一个人”,其实是指文中和契诃夫作品发生关联的许多人。
B.作者在《万尼亚舅舅》的彩排中看到了导演与全体演员眼中的泪光,认识到彩排比正式演出水平高。
C.画线句中的“不期而遇”,表达出作者在欣赏几位外国导演的电影时,意外“遇到”契诃夫的欣喜感。
D.契诃夫的作品深刻反映了普通人的人生境遇和生活态度,激发了人们对他的作品及其本人的热爱之情。
19.作者在第段中说自己是“通过一道道从四面八方折射过来的光”认识契诃夫的。“四面八方折射过来的光”在文中指哪些内容?请简要回答。(6分)
20.从全文看,第段“我从他手上接过票,就赶紧离开”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6分)
21.第段的台词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富有感染力。请任选一种表现手法加以赏析。(4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2.语言基础运用(5分)
全民抗疫期间,中小学本着“停课不停学”的原则,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由于在网络上师生问答没有在教室里方便,很多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将答案发布在网课的“聊天区”。不少同学却将“聊天区”当作“弹幕区”,回答不够严谨,语言风格也过于随意。一次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请谈谈你对《老人与海》中老人与其他角色关系的理解”,有四个同学在聊天区留言:
同学A:老人与大马林鱼战斗到最后时,老人发现大马林鱼不是他的敌人,更是陪伴他的朋友。
同学B:大海可以看作是一个特殊的角色。老人与大海是一种相爱相杀的关系,一方面大海是老人生存的依赖,另一方面大海为老人带来种种艰难的挑战。
同学C:鲨鱼跟老人才是真正的冲突关系,当鲨鱼吃掉大马林鱼最后一块肉时,老人对它恨之入骨。
同学D:“小男孩”是所有村民中唯一能够真正理解老人的人,而其他村民视而不见老人所付出的努力。
以上四位同学留言中语言表达既准确又得体的一句是(3分)
A .同学A         B.同学B             C.同学C           D.同学D 
请从另外三个句子中选择一个进行修改。(2分)
23.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五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答。
学校举办读书节,征集“阅读文化衫”的创意设计方案。请你从《论语》《边城》《呐喊》《老人与海》中选择一部作品为主题,设计一款文化衫,描述你的设计图案,并说明设计意图。要求:符合原著内容,主题鲜明突出,180字左右。
北京冬奥组委正在招募赛会志愿者。请你以高三年级学生会的名义,拟写一段文字,号召同学们在高考结束后积极报名,参与开闭幕式以及各项比赛志愿服。要求:条理清楚,语言得体,有感染力。180字左右。
高考前夕,同学们经历了很多高中阶段的“最后一次”:“最后一节复习课”“最后一次值日”“最后一次升旗仪式”“最后一次统练”“最后一节晚自习”“最后一次答疑”……有的让我们感动,有的让我们深思,还有的让我们难忘……请描写其中一个片段,要求:描写生动。180字左右。
学校举行18岁成人仪式,主题是:自立成才,兴家报国。请从《论语》中选取一句作为开头,写一篇“成人宣言”,抒发情感。要求:感情真挚,有感染力。180字左右。
时间总是在回望中感到意味深长。请以“回望”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小诗不超过150字,抒情文字150字左右。
24.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春来花开,你如果仔细观察每一朵花,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每个花瓣大小、纹路等各不相,又都同心同向地紧紧围绕着花蕊。
“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和思考?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合理。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中国印记”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标记。它蕴藏在“梅兰竹菊”的风骨中;散发在“笔墨纸砚”的底蕴里;镌刻在“万里长城”的脊梁上;腾飞在“天问一号”的梦想里……小到一草一木,大到国之重器,都可能是“中国印记”的载体。在你心中,哪一种物承载着独特的“中国印记”?围绕它,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请以“我心中的中国印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有情节,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