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部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欧亚大陆的政治经济史,它的每一次变迁,都不乏波谲云诡的政治涌动。就陆上丝绸之路而言,其兴起之初便充斥着政治的功利性。胡人入华以后的活动领域远不止于商业,像改写唐朝历史的胡人安禄山和史思明,最初均起于边镇互市,借此逐渐进入唐朝军事系统。此外,出土墓志也印证了唐朝曾多次前往骨利干、回纥等地市易马匹以充军用。杜甫《黄河二首》诗云:“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可以说,中古千年间,政治始终是驱使无数驼队穿行大漠的重要因素。宋代后,陆上丝绸之路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寻找契丹,而这次的动因则源于西方。1246年,新即位的教皇英诺森四世遣往东方的使者柏朗嘉宾来到上都和林,在那里谒见了蒙古帝国的贵由汗,并于次年返回后呈上一份完整的行纪。这份以刺探军情为目的的行纪对中国的方位气候、风俗信仰、政治制度等做了详细记载,其对于被称为“契丹”的东方的探索成为此后鲁布鲁克、鄂多立克诸人东行的先声。而在这些后继者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无疑是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让欧洲见识了诸多东方风物人情,这些记录连同鄂多立克等人的记栽一起,构成了著名的《加泰罗尼亚地图》东亚部分的知识来源,更在随后激起了达·伽马、哥伦布等众多探险家的兴趣,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时代随之启幕。 如果说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离不开政治因素的话,新航路的开辟则无疑为政治在东西方交往中的作用作出绝妙注释。一个长期困惑我们的问题是,既然成吉思汗的铁骑已远至欧陆,而郑和的船队也曾到达非洲,那么为何中国终究未能在大航海时代开启后占得先机?从地缘政治来讲,在于蒙古汗国营造了一个更为宽松的海陆贸易通道,而中亚、西亚地缘政治又随着帖木儿与奥斯曼两帝国的崛起发生变化,遂使得马可·波罗的东行成为可能,也客观促使欧洲人探寻新的航道。就内在动因而言,这与欧洲信奉的“保教权”密切相关。长期以来,葡萄牙人认为沿海岸南行绕过非洲再往东行驶,便可到达印度,获得黄金与香料。而西班牙王室则受哥伦布影响,希望向西航行到达印度。随着好望角和美洲大陆的相继发现,葡西两国在教皇见证下签订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在经济利益驱动的同时,以“保教权”为借口开展殖民活动。这群被明朝称为“佛郎机''的殖民者于16世纪中叶在澳门建立定居点,并与明朝政府达成一致。在明朝官员看来,这是“互市”的一种形式,并可通过“抽分”使朝廷和当地官民获益。就这样,在葡人对东亚贸易的向往、对海外保教的信奉以及明朝官员因时因地制宜的政策混杂作用下,澳门逐渐发展成葡萄牙远东贸易的转运中心。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传教士的西来打开了缺口。 在丝绸之路三千年的历史中,经济与政治两大要素从来就无法划清界限,它们综合在一起,体现为东方与西方之间持续的文明冲撞与交融。近年来,以加州学派为代表的历史学界强调15世纪以来经济的全球化。事实上,如果以丝绸之路为线索加以追溯,会发现以欧亚大陆为中心的人类文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交流。“全球化”只是一种表现,它的背后是人类历史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的推动。 (摘编自王炳文《千年丝绸香瓷路一部文明交汇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胡人,借边镇互市的商业活动侵入到唐朝军事系统。 B.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反映出唐朝军队常去西域城市买马。 C. 蒙古汗国营造的宽松海陆贸易通道是中国没能在大航海时代领先的原因之一。 D. “全球化”是人类历史持续的发展与不竭的动力在商业交流活动中的表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提出总论,然后按陆上丝绸之路和新航线之路进行分说,最后总结全文。 B. 第一段主要从时间的角度,论证陆上丝绸之路每一次变迁都有复杂政治因素的观点。 C. 文章论证重点是历史,侧重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文末的“全球化”也指向了现实。 D. 文章阐述葡西两国开拓新航线的事例,论证新航线的开辟对当时明朝政府的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陆上丝绸之路兴起后,唐代时就有商业活动,宋代后,陆上丝绸之路的作用主要是中国人受西方影响,去寻找契丹。 B. 《马可•波罗游记》对欧洲影响很大,不仅使欧洲人从多方面认识了东方,而且引发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C. 不管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这两条道路上的变迁或发展都充满了变幻莫测的政治因素。 D. 澳门由于葡萄牙殖民者的需要和明朝适宜的政策的作用,慢慢成为葡萄牙远东贸易的转运重地。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偷换概念,选项“侵入”偷换了原文中概念,原文的表述是“进入”。 B项,曲解文意,选项“城市”是对原文中“市易”的错误理解,“市易”是交易买卖的意思。 D项,因果倒置,选项是对文本最后一句的错误理解与分析,原句的意思是:人类历史持续的发展是推动“全球化”的不竭动力。即“全球化”是果,而“人类历史持续的发展”才是“因”。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议论文论证就是用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梳理清楚论证思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作用。最后对选项进行仔细解读,明辨正误,把每一个选项和文章中对应句子进行比对,结合选项加以分析,找出错误选项及错误的地方。本题要求选择“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分析不当, “论证新航线的开辟对当时明朝政府的影响”的表述错误。文章阐述葡西两国开拓新航线的事例,其目的是论证开辟新航线与欧洲信奉的“保教权”密切相关。 故选D。 【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项,曲解文意,张冠李戴。选项“主要是中国人受西方影响,去寻找契丹”的表述错误,从后文看,用丝绸之路寻找契丹的不是中国人,而是西方人。故选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通过共享平台整合线下海量的闲置资源,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一家的东西百家用,共享经济发展势头正旺。通过网络平台达成交易,供需双方检索信息、建立信任机制的效率更高,即时划账的电子支付手段更便捷,使交易成本大为降低;同时,在多对一的消费方式下,商品在单位时间内实现,“百家用”,使用成本也被大大摊薄——一辆自行车一天之内被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付费骑用。 这背后,有交易定价、信用规则、大数据及移动互联技术等多维度的支撑,是多个市场要素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产生的“化学反应”,说共享业态是市场经济发展至今的新成就也不为过。中外学界对共享经济的研究很多,一个共识是它能通过增加总供给、降低交易成本和提升消费者福利,增进社会福祉。 共享经济的贡献还不止于经济领域。目前,国内很多行业存在资源过度消耗、产能过剩等问题。共享经济提高了物质财富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这种“共享"不仅是一种经济模型,而且是一种集约高效的发展理念,是以契约为前提的“乐于分享”观念,值得推广。越来越多的人青睐“轻资产”的生活方式,“共享”不只是为了节省,更是为了减少物质羁绊,让身心更加舒畅。 (摘编自寒铭《共享经济做大更要做优》) 材料二: 领域 2017年(市场规模) 2018年(市场规模) 同比增长(%) 交通出行 2010 2478 23.3% 共享住宿 120 165 37.5% 生活服务 12924 15894 70.3% 共享医疗 56 88 23.0% 共享办公 110 206 57.1% 生产能力 4170 8236 87.3% 知识技能 1382 2353 97.5% 合计 20772 29420 41.6% 材料三: 我国有近14亿人口,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消费人群,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对新业态、新消费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也相应促进了共享经济用户规模的急速提升。庞大的人口基数,让共享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一旦一项创新有效满足了需求、解决了痛点,便可能迅速点燃市场热情,走上高速发展的轨道。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社会资本积累了雄厚实力。在投资渠道有限、国家支持新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资本竞相追逐共享经济这一新模式。据不完全统计,仅共享单车就吸引数百亿元创业投资资金。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共享经济创业者可以很快募集到资金,将抽象的经营模式转变为具体的商业实践。2016年2月,“十三五”规划提出“积极发展分享经济”;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部署促进分享经济健康发展,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出台新的准入和监管政策;2018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引导和规范共享经济健康良性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 (摘编自曲哲涵等《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路正宽》) 材料四: 从共享单车诞生至当下,共享单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难言理想。一些投放共享单车的企业拖欠押金,东挪西拆,仅靠风投资金苟活,这就说明共享单车的营利模式尚停留在纸面上,难以为继。关键在于,共享单车的营利模式即使实现,如果按照现在的经营方式不变,尤其是按照现在的经营方式不断扩大规模,那么,这不啻为对社会秩序管理的一个挑战,是现行社会管理模式无法容纳的一种经营方式。 实际上,共享单车的投放企业“只投不管”或“只投疏管”,社会管理部门监管不严甚至缺位监管,是共享单车投放企业不断扩大共享单车投放规模的原因所在。如果以企业的管理能力及其实际效果来评估和决定企业投放共享单车的规模,则会有效抑制共享单车企业的规模冲动,将共享单车的规模保持在适度水平。 (摘编自陈庆彪《共享单车:准入须有限、放开须谨慎》) 4. 下列对“共享经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兴未艾的共享经济将巨量闲置资源通过网络平台的整合,充分发挥资源的使用价值,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B. 与传统交易相比,网络平台交易有自己的优势,如能提高双方交流、建立信任机制的效率,方便支付,能降低交易成本,等等。 C. 共享经济是移动互联技术发展的结果,全球学界经过大量研究,得出共同的结论:共享经济对供需双方、对社会都有利。 D. 共享经济体现出一种集约高效的发展理念,供需双方必须先建立一种契约关系,共享过程中还可以获得精神享受。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共享经济不仅有利于经济领域的发展.而且还能为国内许多行业排忧解难,因此各行各业都在发展这种经济模式。 B. 2018年共享经济的各领域比前一年都有较大发展,其中规模最大的是生活服务领域,发展较慢的是共享医疗领域。 C. 当前共享单车的经营方式是不适合现行社会管理模式的,如果不改变这种营利方式,目前的困境就难以摆脱。 D. 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管理部门的严格监管,如果监管严格,就会抑制共享单车企业的盲目投放。 6. 我国共享经济发展得好,有哪些原因?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答案】4. C 5. A 6.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促进了共享经济用户规模的提升;②有巨大市场空间提供有力支撑(或:庞大的人口基数,让共享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③雄厚投资力量引发的催生效应(或: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共享经济创业者可以很快募集到资金);④我国制订和实施了--系列鼓励共享经济发展的政策和举措。(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概念含义、内容要点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再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C项,“共享经济是移动互联技术发展的结果”错误,表述不严密,原文材料一“这背后,有交易定价、信用规则、大数据及移动互联技术等多维度的支撑,是多个市场要素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产生的‘化学反应’”,可知应是市场多个要素的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各行各业都在发展这种经济模式”错误,于文无据,原文材料一“这种‘共享’不仅是一种经济模型,而且是一种集约高效的发展理念,是以契约为前提的‘乐于分享’观念,值得推广”,可知只是值得推广。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也相应促进了共享经济用户规模的急速提升”,即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促进了共享经济用户规模的提升;“庞大的人口基数,让共享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即有巨大市场空间提供有力支撑;“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社会资本积累了雄厚实力”,即雄厚投资力量引发的催生效应;“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部署促进分享经济健康发展,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出台新的准入和监管政策;2018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引导和规范共享经济健康良性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即我国制订和实施了--系列鼓励共享经济发展的政策和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