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省七市202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5-10 10:38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
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授秘书省校书郎。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
居易儒学之外,尤通释典,常以忘怀处顺为事,都不以迁谪介意。在湓城,居易与凑、满、朗、晦四禅师,每相摧游咏,跻危登险,极林泉之幽邃。或经时不归,或逾月而返,郡守以朝贵遇之,不之责。
元稹在通州,篇咏赠答往来,不以数千里为远。十四年三月,元稹会居易于峡口,停舟夷陵三日,置酒赋诗,恋恋不能诀。其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
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居易初对策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訏谟之地则兼济生灵。蓄意未果,望风为当路者所挤,流徙江湖,四五年间,几沦蛮瘴。自是宦情衰落,无意于出处,唯以逍遥自得,吟咏情性为事。又效陶潜《五柳先生传》,作《醉吟先生传》以自况。文章旷达,皆此类也。会昌中,请罢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每肩舆往来,白衣鸠杖,自称香山居士。
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
(选自《旧唐书·白居易》,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易初对策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訏谟之地/则兼济生灵
B.居易初对策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訏谟之地则兼济生灵
C.居易初对策/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訏谟之地则兼济生灵
D.居易初对策/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訏谟之地/则兼济生灵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进,现在指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也指进步较慢、水平较低的人或集体。文中指后辈。
B.拾遗,古代官职名,意为捡拾皇帝政策或决策的失误,隶属谏诤机构。杜甫也曾任此职。
C.释典,指佛教经典。文中用来借指白居易能够解释儒家经典著作,特别精通儒家经书。
D.居士,旧时对在家信道拜佛的人的泛称,也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的人。白居易用来自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居易聪慧绝人。他十五六岁时就带着自己写的一些文章去拜访生性高傲的顾况,他的文章让顾况折服。
B.白居易才学很高。他文辞富丽,文章旷达,特别擅长写诗,所写诗歌针砭时弊,补政之缺,得到士君子称赞。
C.白居易重视友情。他为元稹被贬屡次上疏,直言极谏;两人虽远隔千里却书信不断,相见甚欢,离别难舍。
D.白居易敢于直谏。他多次上疏直指皇帝荒唐放纵不守法度,执政者无能,治理失当,再次遭到贬谪流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4分)
(2) 蓄意未果,望风为当路者所挤,流徙江湖,四五年间,几沦蛮瘴。(4分)
14.白居易为何能“不以迁谪介意”?请概括其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自 咏
陆游
纷纷世态但堪悲,一念萧然我亦奇。
醉里猖狂醒自笑,梦中虚幻觉方知。
江湖重复风波恶,齿发凋零岁月驰。
安得中原路如砥?渭川钓伴待多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纷乱扰攘的人世间本应令人悲痛,诗人却奇怪自己在闪念间没有了这种悲痛。
B.颔联写诗人希望通过醉梦排遣内心的苦闷,然而醒后又认识到这样的做法荒唐可笑。
C.颈联用比喻和借代手法,写社会动荡而自身年老体衰,流露出无力改变现状的感伤。
D.这首诗充满了个人理想与残酷现实的矛盾,但诗人在情绪低落后最终能够自我开解。
16.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陈情表》中李密用“乌鸦反哺”的典故,向皇帝表明自己要对祖母尽孝的句子是“ , ”。
(2)《赤壁赋》中,苏轼以“ ”表明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以“ ”强调外物和个体生命也可以长久存在,阐述了万物“变”与“不变”是相对的这一道理。
(3)古人善于借“雨”来描写音乐。如《李凭箜篌引》中“ ”一句以“雨”烘托箜篌声冲破云天的气势,又如《琵琶行》中“ ”一句用“雨”形容琵琶声的沉重急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青色,象征一年四时之中的春,古人因此将踏春称为“踏青”。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青色发展到 的门类是“青绿山水”,中国画自此呈现出更为富丽堂皇的局面。在传统工艺品中,青色当以青花瓷最为出名。经考证,青花瓷自唐就有, ,宋、元、明、清皆发展了新工艺。传统服饰当中,青色的运用也 ,清代青色系服饰的色彩,细分有多种,例如石青、青莲、雪青、元青、苍青……中国人把对青色的喜爱,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上,织造在经纬之中。青色给人们带来的柔和朴素、冷静深沉、安详大方的色彩感受,既满足当代审美需求,又符合传统心理习惯,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极致 历久弥新 数见不鲜
B.极限 历久弥新 数不胜数
C.极致 经久不衰 数见不鲜
D.极限 经久不衰 数不胜数
19.请以“中国人把对红色的敬重”为开头,仿照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3分)
中国人把对红色的敬重, , , 。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课间时间虽然很短, 。
这十分钟是对孩子生理和心理的一种宝贵的弥补,是恢复视力和注意力的必需时间,能有效缓解躯体和大脑的疲劳,也让孩子快乐的本性得到回归。同学们一起嬉笑玩耍,放松了心情,释放了压力,转换了思维,使得下一节课的注意力更为集中。若剥夺孩子课间十分钟,长此以往,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要达到课间休息这种良好的“健康疗效”, ,而绝不能是互相追打或“恶性”游戏。因此,学生要避免较长时间剧烈活动而影响上课的情况。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让他们都有一个快乐的课间,这是对孩子们的天性和权利的尊重。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将材料最后一段话改为双重否定句,保持语意不变。(4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美无处不在。从让人驻足凝神欣赏名画的美术馆,到令人微笑颔首聆听名曲的音乐厅;从晨曦初起时吸引学生目光的“青春美”主题的校园雕塑,到晚霞映照下震撼游客心灵的奔腾咆哮的壶口瀑布;从反映农村风貌展现乡村振兴的文化宣传墙,到代表城市发展速度洋溢科技美感的高铁动车组……美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温润了我们的心灵。我们都应该是美的发现者、传递者和创造者。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