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 A(B项“黄河文化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精粹”错,原文为“中华文明传承了黄河文化的精粹”;C项“至元代达到最大化”于原文无据;D项“并在远古时代借助文字记载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错,原文为“于是在缺少文字记载传承的远古……”) 2. D(“创造了与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精耕农业不同的生产模式”错,与原文“把中原大地的农业变成了不同于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的精耕农业”错位) 3. D(原文“返本开新模式下的创新精神……,表现在文化传统上,即‘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4. ①材料一主要从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关系的角度,论述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分)②材料二从黄河文化的精神内蕴的角度,从六个方面论述黄河文化中孕育的民族精神。(2分) 5. ①文章采用了总分式论证结构。(2分)②第一段总起,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分)第二、三段分析论述,第二段论述了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第三段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2分)超然客校对整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 B(“范仲淹在青州为政多年”错误) 7. B(“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应为“类比”) 8. ①通过形象生动的记叙、描写再现了范仲淹在院中焦躁徘徊、自责自求、忧思万千的情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2分) ②让人透过画面感受到范仲淹忧乐天下的高尚情怀,也领悟到作者对范仲淹的认同与赞美之情。(2分) 9. ①以衡王和范仲淹对比,突出了范仲淹的精神永存(2 分);②表达了人不能靠刻字、盖高楼求得永存,而要创造一种精神,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思想的哲理;(2 分)③选材上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拓展了文章思路,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10. D 11. C(“是刘询的庙号”错,应为“谥号”,其庙号是“中宗”) 12. C(A项“并曾经与其在朝廷中辩论”错,而是“与董仲舒在朝廷中辩论”;B项“备受太子 器重”“四处传布经义”错,由原文可知,太子只是在精研《公羊》之后,私下学习并非常喜欢《毂梁》,并无“四下传布”之举;D项“令刘向学习《毂梁》助其传布”错,原文是“欲令助之”) 13.(1)丞相公孙弘本来就研究《公羊》学说,编排他们的辩论内容,(朝廷)最终录用了董仲舒。(落实“比”“辑”“用”等关键词语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共4分) (2)皇上怜惜他的学术将要灭绝,就让千秋做郎中户将,挑选了十个郎官跟随他学习。 (落实“愍”“且”“从受”等关键词语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共4分) 14. ①江公师从申公潜心学习,并传之后世,薪火不绝;②《毂梁》说在公开辩论与比较中脱颖而出并得到认同;③汉宣帝重视,并采取措施提高了《毂梁》的地位。(每点 1分,共 3分) 15. C(“厌倦心情”错误,应为身体疲倦但兴致尚高) 16. 诗的颈联联想(虚写)到和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劝朋友莫要推辞,更不要辜负诚挚劝酒的心意;(3分)又使用比喻的修辞,说美好时光会像风吹花落一样逝去,表达了作者希望世人珍惜友情和美好时光的思想感情。(3分)超然客校对整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只写“犹离忧也”也对)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每句1分,该句有错别字不得分。共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18. C 19. B(A项对比;B项拟人;C项反衬;D项夸张) 20. 殷商甲骨文的“樂”字为“丝附木上”,说明早在甲骨文产生以前我国就已存在琴瑟之类的弦乐器。(删除“从”,2分;删除“弹奏了”,2分。只写删除内容不得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21. 主题:帝国即将溃败(2分) 副题:西方视角下的晚清图景(2分) 22. 腰封:第一部从情报战争角度解读大清帝国溃败始末的历史力作。百年之后(或:透过历史烟尘),回望西方媒体对晚清的观察与报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6分)(突出书名的概括性,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腰封要揭示书的主要内容,激发读者兴趣,起到推介宣传作用,意思对即可。共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