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南长沙市一中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4-07 14:59
湖南长沙市一中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三)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赋税是维持政府正常运转的经济基础,我国历朝历代封建政权对于赋税的征收莫不极力讲求,并制定了种种严密的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初即在丈量土地、清查人口的基础上制定了鱼鳞图册与赋役黄册制度。黄册以人户为中心,册上登载各户人丁及财产状况,鱼鳞图册则以田地为主,两者相互参照、互为经纬,构成国家征派赋役的重要依据。
但无论是依据户籍还是地都不能适应历年所发生的民户人丁、田地的变化,加上攒造册籍与推收钱粮过程中,户书、粮书、里书、甲书等吏役人等从中舞弊,生者未补入,死者不予勾销,田地买卖、抵押等情形都没有登录在册,黄册制度逐渐陷入紊乱和废弛状态,因此,在很多地方黄册演变为徒具虛名的“伪册”。有鉴于此,实征册便应运而生,地方州县以黄册为基础,按照编徭征税的实际需要而灵活编制,就更适合本地区的情况。这样实征册很快就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被普遍采用。于是在明代中后期,赋役册籍就出现了两套系统:一种是日益成为具文的黄册,一种是切合地方实况的实征册,时人即云“解部有黄册,则州县有实征(册)”。在徽州地区,万历年间之后乡民买卖田粮后推收税粮,主要在实征册上进行,在黄册上推收已纯属形式。
随着清初以万历年间的税賦原额来编纂赋役全书,政府逐步确立了田赋“定额化”的原则,以此来确保国家财政的收入。清初编纂的赋役全书已成为一种征税标准,于是实征册就成为田赋“定额化”下州县实征的重要册籍。清代前期,一般都是由州县官主持编纂实征册。据黄六鸿于康熙年间撰写的《福惠全书》所记载,实征册由州县官于每年征税前,召集里书攒造而成。其具体办法是,先确定本县一年应征钱米总数,然后按照本县应税田亩数及科则,分配到各都、图、里、甲,最后落实到各甲花户,按照花户登录到册籍上。实征册每页可写八户,每户名下写明田地山荡人丁的税则及花户应纳税额。甲、图、都各造其实征册,然后汇总为州县的实征册。此种编制方法应该反映了大多数州县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前期由州县官主持编纂的实征册,一般在县衙和乡里册书手里各存放一本。但在由下往上的编制实征册的过程中,乡里册书手里实际保留了实征草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乡里册书掌握的实征底册由于随时推收和更新,更为贴近实情;另一方面,随着州县官的频繁更换,特别是咸丰同治年间遭遇兵燹,保存在县衙的实征册大部分散佚或毁于战火,一些地方官府不得不主要依赖乡里册书所藏之实征底册。如果说明代的赋役黄册与清代的实征册皆为“官册”,那么保存于乡里册书手里的“实征底册”就属于“私册”。从明到清,由于黄册逐渐脱离实际,实征册也开始失控,于是乡村基层赋税征收的依据转以“私册”为凭,由此呈现一种由“官册”到“私册”的嬗变轨迹。
(摘编自杨国安《账簿与权力:清代实征册与乡村基层赋税征收》)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长期实施的闭关锁国政策难以维系下去,传统自然经济正在解体,但就赋税而言,田赋是清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盐税、杂税、关税等占了一定的比例。田赋作为清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到了1911年,清政府的田赋收入已经高达4800万两,比鸦片战争前期最高的数额都增加了大约一半。但是田赋在财政收入的整体中所占比例却逐步下降。由于战争的频繁,各省对田赋截留和私自增加,等等,部分地方的田赋收入比例比中央的还大。田赋加重了百姓的压力,农业经济陷入绝境,周转不灵。这造成了中国近代化的基础薄弱,滞缓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清政府以田赋为主,盐税也占有重要作用。晚清的盐税征收收入比清朝前期有着成倍的增长。其中最突出的两项措施,是盐斤加价和征收盐厘。盐赋所占的比例逐步加重。这一时期海关关税的地位突出,可惜的是这一时期的海关受帝国主义控制,关税的增加是以牺牲关税主权为代价的。
北洋政府建立初期,中央财政部订立《国家地方税法草案》,对征税项目、 征税权限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并对田赋进行了整理。北洋政府在袁世凯病逝之后,军阀割据,政局动荡,没有统一的征税制度,地方滥征的苛捐杂税比之晚清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截至1926年,在广东有猪只捐、女子出阁捐、番薯捐、青菜捐、丁口捐等名目的税捐。整体来看,这一时期,赋税制度仍然维持着“田赋、关税、盐税、厘金”的赋税结构;而每年的田赋收入都超过了八千万元,田赋收入在整个收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军阀混战的时代,田赋多被挪用,在国家收入总数中处于较低水平,1913年占比为14. 87%,1919年则为23. 19%,1925年为19. 47%。关税、盐税仍被外国列强控制。
此时私人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各项工商业税收给当时的政府增添了新的元素。工商业的税收主要有印花税、矿产税、牙税、烟酒税等,每年大约三千万的收入。特别是印花税的征收,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中的近现代化因素的发展情况。由于军阀割据的政治格局,税收复杂而且混乱,严重影响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北洋政府期间,先后三次对地方税收和国家税收进行划分。其中关税、盐税、统税、烟酒税、矿税、银行税、遗产税、印花税、国营企业收益等划归国家税收项目,田税、契税、牙税、营业税、当税、牲畜税、屠宰税、船捐、房捐等划归地方税收项目,1915年又提出“专款制度”的方案,1923年依照西方的现代税制对各种税收进行了划分。这些税收方案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划分中央税和地方税,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摘自赵永文、赵宗文《中国近代赋税制度变迁研究》,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统治者的重视之下,以田地为主的鱼鳞图册和以人户为中心的赋役黄册相互参照、互为经纬,成为明清时期国家重要的赋税征收依凭。
B.作为赋役基本制度的黄册演变成徒具虛名的“伪册”,使得明代中后期的赋役册籍出现了两套系统,某些地区的黄册几乎被实征册替代。
C.明清时期为应对编徭征税的实际,一般由地方官府每年主持编纂有关赋役的实用手册,由于实用手册更切合地方实况,很快得到推广。
D.鸦片战争后作为赋税收人主要来源的田赋在清政府财政收入的数额大为增加,各省对田赋的地方举措则导致田赋在财政收人的整体比例中逐步下降。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黄六鸿在《福惠全书》中记载了实征册的编制方法,并以点带面,推断该方法反映了大多数州县编制实征册的情形。
B.清初编纂的赋役全书虽以万历年间的税赋原额为基础,但清朝遵循的是田赋“定额化”原则,表明清朝赋税征收制度与明代相比发生了改变。
C.如果实征册更为贴近现实,州县官更换不频繁,在县衙的实征册没被毁或未散佚,地方官府就不需要依赖乡里册书所藏的实征底册。
D.从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赋税政策的状况到北洋政府赋税政策的调整可以看出,传统自然经济与工商业经济的变化状况对国家赋税政策带来了巨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古代赋役传统征收范畴的一项是(3分)(       )
A.采薇采薇,薇亦刚止。……王事靡鹽,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诗经·小雅·采薇》)
B.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石壕吏》杜甫)
C.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汴路即事》王建)
D.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观刈麦》白居易)
4.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给清代实征册下一个简要的定义。(4 分)

5.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简要概括近代中国赋税制度变迁的基本特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城市里的蘑菇
[意]卡尔维诺
从远方吹进城里来的风,给城市带来了不同寻常的礼物,只有少数一些敏感的灵魂才会发现这事,就好像对干草感冒的人,其他土地上的花粉会让他们直打喷嚏。
一天,谁知道从哪里送来一阵裹着孢子的风,吹到城里一条路边的花坛里,于是几簇蘑菇就在这里发了芽。没有人发现这事,除了小工马克瓦尔多,他每天早上正是在那里乘电车。
这个马克瓦尔多,有一双不是很适合城市生活的眼睛:标识牌、红绿灯、陈列柜、霓虹灯、宣传画,对那些好考究的人,这些东西也许还能吸引注意力,但从来不能叫马克瓦尔多的目光停留过,他看这些东西就好似扫过沙漠里的沙子。然而,树枝上一片发黄的树叶,纠缠在瓦片上的一根羽毛,却从来也逃不过他的眼睛。没有一只马背上的牛虻,没有一个桌上的蛀虫洞,没有一块人行道上被碾扁的无花果皮,是他不注意的,不用来作为推理的对象的。通过它们,可以发现季节的变化,理解自己灵魂中的愿望,体会自身存在的痛苦。
于是一天早上,在等着电车把自己带到那个做体力活的公司去时,在站牌附近,他找到了什么不同一般的东西,就在沿着林荫道的那片既不结果又生着硬皮的土地里,在某些地方,比如树桩上面,好像是隆起了一堆堆肿块,然后还一个个地迸裂开来,露出了那圆形的地下躯体。
他蹲下身来系鞋带,又仔细看了个清楚:是蘑菇,真正的蘑菇,它们正从城市的中心冒出头来!马克瓦尔多觉得,那个曾包围着他的灰色吝啬世界陡然变得慷慨起来,满是秘密的财富,除了以钟点计算的合同薪金外,除了工资补贴外,除了家庭津贴费外,还可以从生活中指望点别的什么东西了。
工作时,他比平时更心不在焉,他想,就当自己在那里卸包裹和箱子时,在泥土的黑暗中,那些安静迟缓、只有他认识的蘑菇,正在酝酿着自己多孔的果肉,正吸收着地下的汁液,撑破土块的硬皮。“只要一夜的雨水,”他自言自语道,“就已经可以收获了。”他等不及要把这个发现和妻子与孩子们一同分享。
“这就是我要跟你们说的!”在寒酸的午饭饭桌上,他这样宣布道,“一个星期内,我们就可以吃上蘑菇啦!一盘炸蘑菇!我跟你们保证!”
对还不知道蘑菇是什么东西的最年幼的孩子,他满怀激情地解释了蘑菇众多品种的美丽,其味道的细嫩,甚至还解释应该怎样来烧蘑菇;就这样,他把妻子也拉进讨论中来,直到那时,她一直都显得颇为怀疑和漫不经心。
“那,这些蘑菇在哪里?”孩子们问道。“告诉我们它们长在哪里!”
对于那个问题,马克瓦尔多的热情一下子被一种怀疑的推理给制止住了:“如果现在我跟他们说在什么地方,他们肯定会和平常一起玩的那些小调皮一块去找蘑菇,这样,整个街区就会到处散布这消息了,而蘑菇最后就会落到别人家的长柄平底锅里了!”这样,那个曾迅速用普遍爱心来填满自己心灵的发现,现在却使他对占有蘑菇狂热起来,使他被嫉妒和怀疑的担心包得严严实实。
“蘑菇地我知道,也只有我知道,”他跟孩子们说,“如果你们漏一个词出去,你们可就倒霉
第二天早上,他走近电车站时,是满心的焦虑。他蹲在花坛边,心下宽慰些许地看了会蘑菇,它们长了一点,但不是很多,几乎还完全藏在泥土地下。
他蹲的幅度很大,以至于没发现背后有人。他突然站起身,尽力摆出一副冷漠的神情。有个清洁工,撑在自己的扫帚上,在看他。
这个在他管辖区里长着蘑菇的清洁工,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瘦高个。他叫阿玛蒂吉,马克瓦尔多看不惯他已有一段时日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那些戴眼镜的总是让他心生厌烦,他们总是盯着沥青路,要清扫掉一切自然的痕迹。
那是个星期六,马克瓦尔多闲下大半天的时间,装出心不在焉的模样,在花坛附近转悠,远远地监视着清洁工和蘑菇,同时算计着还需要多长时间蘑菇能长好。
晚上下雨了,就像农民们在成月的干旱后,单听见几滴雨声,就能从睡梦中醒过来,会高兴得手舞足蹈一样。就这样,马克瓦尔多倏地从床上坐了起来,呼唤着家人。“是雨,是雨。”他努力呼吸着从外头传进来的湿尘味和新鲜霉味。
拂晓时,也就是星期日。他和孩子们一起,拎着个借来的小篮子,赶紧跑到花坛边。蘑菇出来了,直直地挺在菇柄上,菇盖高耸在泥土外,还浸着雨水。“太好啦!”他们扑过去采起了蘑菇。
“爸爸! 你看那边那个先生捡了好多蘑菇啊!”米凯利诺说。父亲抬起头,看见阿玛蒂吉正站在他们旁边,胳膊下也挽了个小篮子,篮子里装满了蘑菇。
“啊,您也来采蘑菇?”清洁工说,“那就说明这蘑菇没问题可以吃了?我摘了一些,但不是很有把握……路的那头,还生出来一些更大的蘑菇……好了,现在我知道可以吃了,我得去通知我的亲戚,他们还在那里讨论是该采摘呢,还是该丢掉别管……”然后就大步走开了。
马克瓦尔多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还有他没发现的更大的蘑菇!一场从没希冀过的收获,就这样在他鼻子底下给夺走了。他几乎是被忿恨,被暴怒气僵在那里,好一会不得动弹。然后——就像不时会发生的那样——那种个人激情的崩溃转变成一种慷慨的冲动:“嘿!你们大家!今天晚上你们想来一盘炸蘑菇吗?”他冲着簇拥在电车站里的人群吼道。“在这条路上长出了好些蘑菇!你们跟我来!每人都有份!”于是他就跟在阿玛蒂吉后面,而他自己已是被一大群胳膊上挂着雨伞的人尾随着,因为天气还很湿润,阴晴不定。
所有的人都找着了蘑菇,因为没有篮子,他们就把伞打开来装。有人说:“如果大家中午能一起吃个饭,该多好啊!”然而每个人都是捡了自己的蘑菇,就奔回自己家了。
但他们很快就又见面了,甚至就是当天晚上,就在医院的同一间病房里。洗了胃后,大家都从中毒中被拯救出来,不是很严重,因为每个人吃掉的蘑菇量都相当有限。马克瓦尔多和阿玛蒂吉的病床挨得很近,他们是怒目相视的。
(摘自卡尔维诺《马克瓦尔多》,1963年出版,有删改)
[注]短篇小说集《马克瓦尔多》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一整 个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大转折点。意大利作为二战的战败国,经历种种磨难,各个方面正在慢慢复苏。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说从远方吹进城里来的风促使“蘑菇”生成,后文又写夜间的雨促使“蘑菇”生长,对“蘑菇”的描述引出了下文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小说后半段写马克瓦尔多“监视”清洁工和算计蘑菇的生长时间,“监视”一词写出了马克瓦尔多“戒备”的心态,而“算计”写出了他期盼的心理。
C.马克瓦尔多那么渴望吃上一顿蘑菇,这一心理细节表明他家能吃上蘑菇都是一种奢望,也暗示了其家境较贫困,经济比较拮据。
D.马克瓦尔多把花坛里长蘑菇的事告诉素不相识的人,让那么多的人都来采蘑菇,体现了他虽然满心渴望,但内心却十分和善慷慨。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马克瓦尔多对事物的观察,体现了他虽然身处城市,但对自然细微的美充满感受力,也为他发现蘑菇做了铺垫。
B.这篇小说运用了大量的语言、心理和动作等描写,细腻地描刻了马克瓦尔多的形象并揭示了他心理转变的过程。
C.小说通过描写马克瓦尔多从发现蘑菇到吃蘑菇中毒的这一系列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小人物的同情,更是传达了破坏自然必然会受到惩治的观念。
D.本文语言细腻幽默,构思精巧独特,将小人物的故事描写得生动有趣又寄寓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8.小说以马克瓦尔多和阿玛蒂吉怒目相视结尾,这样写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4分)

9.卡尔维诺的作品被称为笔调轻盈却又意蕴深厚,该如何理解呢?请结合小说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