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哈尔滨三中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4-01 21:01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洪君祥小字双叔。年十四,随兄茶丘见世祖于上京,帝悦,命刘秉忠相之,秉忠曰:“是儿目视不凡,后必以功名显,但当致力于学耳。”令选师儒诲之。帝尝坐便殿,阅江南、海东舆地图,欲召知者询其险易,左丞相伯颜以君祥应旨,奏对详明,帝悦,酌以巨觥,顾谓伯颜曰:“是儿,远大器也。”至元十年,从元帅孛鲁罕袭淮东之射阳湖,俘其男女牛马。十一年,入朝。帝命伯颜伐宋,朝议以宋之兵力多聚两淮,闻我欲渡江,彼必移师拒守。遂命右卫指挥使秃满歹率轻锐二万攻淮安,以牵制之,君祥以蒙古汉军都镇抚从行。时君祥奉使伯颜军中,宋黄州制置使陈奕降,其子知涟水军,伯颜遣三十骑往招之,因令君祥入奏,帝曰:“卿可急还,陈知府降,即偕来也。”及与俱入朝,宴劳甚厚。伯颜师次镇江谍报有宋洪都统者为都督府将伯颜谓君祥曰汝同姓可往招致也洪都统即欣然来见君祥因厚遇之师进,次临平山,距临安五十里,洪都统来报曰:“宋丞相陈宜中、殿帅张世杰皆已逃去,惟三宫未行,宜早定计,以活生民。”伯颜遂令洪都统护宋三宫,令君祥随之。宋降,升武略将军。十九年,授枢密院判官。二十四年,乃颜叛,从世祖亲征。每驻跸,君祥辄以兵车外环为营卫,布置严密,帝嘉之。凯还,加辅国上将军。成宗即位,诏裁减久任官,知枢密院暗伯等奏:“君祥在枢密十六年,最为久者。”帝曰:“君祥始终一心,可勿迁也。”大德九年,擢司农。十年春,改江浙行省右丞。秋,改辽阳右丞,请于朝:宜新省治,增巡兵,设儒学提举官、都镇抚等员,以兴文化,修武备。事未成,会武宗即位,征为同知枢密院事。至大二年卒。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伯颜师次镇江/谍报有宋洪都统者/为都督府将/伯颇谓君祥曰/汝同姓/可往招致也/洪都统即欣然来见/君祥因厚遇之/
B.伯颜师次/镇江谍报有宋洪都统者/为都督府将/伯颜谓君祥曰/汝同姓/可往招致也/洪都统即欣然来见君祥/因厚遇之/
C.伯颜师次/镇江谍报有宋洪都统者/为都督府将伯颜/谓君祥曰/汝同姓/可往招致也/洪都统即欣然来见/君祥因厚遇之/
D.伯颜师次镇江/谍报有宋洪都统者为都督/府将伯颜谓君祥曰/汝同姓/可往招致也/洪都统即欣然来见/君祥因厚遇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祥面相不凡,受世祖器重。君祥十四岁时入朝觐见元世祖,世祖让刘秉忠为他相面,秉忠夸赞他目光不凡并选择良师教导他。
B.君祥作战有方,功勋卓著。他先与孛鲁罕袭击淮东的射阳湖,俘获大量百姓及牛马,后又招降洪都统,宋朝投降后,升为武略将军。
C.君祥忠于职守,深受信任。他随世祖征讨乃颜,恪尽职守,被加封为辅国上将军:成宗裁减官员时,因君祥对朝廷始终一心,故没有调动其官职。
D.君祥积极进言,大胆革新。他曾向朝廷建议更新行省衙署、设儒学提举官等,以期振兴文化、整顿武备,可惜事未完成,便被调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命伯颜伐宋,朝议以宋之兵力多聚两淮,闻我欲渡江,彼必移师拒守。(5分)
(2)每驻跸,君祥辄以兵车外环为营卫,布置严密,帝嘉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 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杜荀鹤,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少年时,因家境贫寒辍学,投奔九华山秀林峰,寄宿僧舍,苦读于山中,自诩是“江湖苦吟士,天下最穷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七律是杜荀鹤咏其侄子读书之处而作,诗句饱含对后人的劝勉之情,旨意深切。
B.首联先叙侄了虽然贫穷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夼修业。诗人以此来刻画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C.尾联极富哲理,“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然而极大却正是极小H积月累的结果,说明了量变到质变的辩证道理。
D.整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半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台。
15.请简要分析本诗最突出的两种表现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赤壁赋》中描写箫声的       ,        两句和《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采用了相同的艺术手法。
(2)古诗词中不乏富含哲理的名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和这两句意思相近。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是苏洵讽谏北宋王朝要吸取历史教训,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警告,       ,        ,不肯引以为鉴,就要重蹈覆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敦煌引人______是由其地位决定的,敦煌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特殊的历史地位。汉唐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政治重心在西北,对外交往的________主要就是丝绸之路。不论丝绸之路分几条道路,或作为网络状不断变化,但敦煌都是唯一不变的吐纳口,故而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枢纽。通过敦煌,来自异域的物种和文化传到了中国,如西方的葡萄、胡桃、石榴等物产。佛教、景教、摩尼教等宗教,以及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中国的丝织品、钢铁,以及       的手工艺品,也经敦煌传入天山南北和中亚,并经中亚远播欧洲。
敦煌文献包含       非常广泛,被称为“学术的海洋”、中国中古时期的“百科全书”。(         )还有中国以外的文献,如梵文、叙利亚文、希伯来文等,反映了中国以外的历史文化,是了解、研究世界历史文化的绝好材料。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关注    道路   精美   范畴
B.关心    通道   精巧   范畴
C.关注   通道   精美    范围
D.关心   道路   精巧    范围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敦煌文献在敦煌发现,也主要是敦煌的地域文献,但它绝对不仅仅是敦煌的地方文献,而是全国的文献,要跳出敦煌,放眼全国。
B.敦煌的地域文献绝对不仅仅是敦煌的地方文献,而是全国的文献,要放眼全国,跳出敦煌,虽然敦煌文献是在敦煌发现的。
C.敦煌文献在敦煌发现,也主要是敦煌的地域文献,但它绝对不仅仅是敦煌的地方文献,而是全国的文献,要放眼全国,跳出敦煌。
D.敦煌的地域文献绝对不仅仅是敦煌的地方文献,而是全国的文献,要跳出敦煌,放眼全国,虽然敦煌文献是在敦煌发现的。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丝绸之路不论作为网络状不断变化,或分几条道路,但敦煌都是唯-不变的吐纳口,故而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枢纽。
B.不论丝绸之路作为网络状不断变化,或分几条道路,但敦煌都是唯“不 变的叶纳口,故而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枢纽。
C.丝绸之路不论分儿条道路,或作为网络状不断变化,但敦煌都是唯-不 变的吐纳口,故而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枢纽。
D.不论丝绸之路分儿条道路,或作为网络状不断变化,但敦煌都是唯一不变的吐纳口, 故而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枢纽。
20.下面文段有五处语言表达错误,请做出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6分)
文化要走出去产生影响,不只是依靠高端的文化思想,还要提高文化软实力。文化作为一种生态方式,更多的是通过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内容来进行传播和交流,这是能够潜移默化影响世界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定要做到春风化雨、水到渠成。首先,弘扬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产品非常重要;其次,在民族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还要引进来,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文明交流互鉴就能充满生命力。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5分)
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捕获制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目标的第一步,环绕火星获得成功!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表示,“这次任务的实施,在火星使命牵引下的新一轮创新,对实现航天技术领域新跨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
(《人民日报》2021年2月12日04版)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诗经》)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高尔基)
“未来人才发展论坛”召开在即,你将作为中学生代表在论坛上做主旨发言。请选择以上名句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你发言的核心,完成你的发言稿。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