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德州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3-16 15:07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5 分)
(一)(19分)
1.A(B项,"人不再是主角"不正确;C项,"他的诗不能算是自然文学"不正确;D项,"自然
文学随其弊端而产生"不正确)
2.C(因果关系颠倒)
3.B(B项主角仍然是人,乡村里的人,不是自然文学)
4.①文章首先解释了什么是自然文学,明确了自然文学关注的主角;②然后辨析了自然文学和生态文学的区别,并论及自觉的生态意识;③接着论述了自然文学的功能,指出其对人生的作用;④最后指出自然文学的一切应该是美的,以此来收束全文。(4 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①以自然为主角,表现自然的美丽、野性、神秘等特征;②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人类
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土地伦理";③渗透着强烈的"荒野意识",能够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使人的心灵得到慰藉;④运用第一人称,以写实为主的散文体式来描述作者的身体和精神的体验。(6分,答出3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二)(16分)
6.B("引用《短歌行》中的诗则表达了人生苦短的悲伤"不正确)
7.C("突出了曹丕的才华更为卓越"不正确)
8.示例∶
(1)"他的《短歌行》鸽子一样扑闪着双翅,落至眼前。"此句将诗作比作"鸽子""落至眼前",喻体新奇,生动形象,写活了作者对镜弄发时《短歌行》倏忽出现在脑海中的情景。(2)"那一捺……隐约有'水何澹澹'之气息……而是放眼宇宙星辰的苍茫之气。"此句由曹操的书法想到宇宙星辰的苍茫之气,由实到虚,思维开阔,生动体现了一代政治家的宽广胸襟。
(4 分,每例 2 分。举出例子1分,效果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
9.①对雄浑开阔景色的赞美;②对悠闲宁静生活的向往;③对命途多舛人生的超越与释然;④对历史人物的体恤和认知;⑤对文脉气息经久不衰的欣喜;⑥对文学的热爱与坚持。(6 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35分)
(一)(20分)
10.C
11.B(明清时入国子监读书的生员叫贡生,县学读书的学生叫做秀才)
12. D("对魏作战获大胜"于文无据)
13.①诸葛亮认为蒋琬是社稷之臣,为政以安民为本;②蒋琬在官职晋升方面谦虚礼让;
③诸葛亮北伐,蒋琬能足额完成粮草供应。(3分,每点1分)
14.(1)您应严整治军,总率各军屯扎汉中,一待东吴举兵北进,两国构成东西犄角之势,伺机进击。
(2)常常与费祎等人商议,认为凉州胡人地区乃边塞要地,进退有据,敌人很重视这块地盘。(8分,每句 4 分)(二)(9分)
15. D("浪漫"不正确)
16.①登临平山堂,瞻仰欧阳修苏轼遗迹感叹两位早已逝去,词人黯然神伤;②河洛故国所│在之地,渺远不可及,如今仍没有收复,词人只好在夕阳中叹息;③词人于江南江北漂泊无定,匹马孤舟,不得回乡,如今还得再次走上漂泊之路。(6 分,每点 2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6分)
17.(1)非曰能之 愿学焉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3)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6分,每处1分。有错误该空不给分)
三、(20 分)
18.C(淹没,大水漫过,盖过。湮没,埋没。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满意。得意洋洋,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或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黯然神伤,形容心神悲沮的样子。心有戚戚,心有所动,有所忧伤。冷漠无情,对人或事态度冷淡、不关心,没有感情。淡漠无味,淡薄没有什么味道,没什么意思。)
19.①最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 ②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
(4 分,每处 2 分。意思对即可)
20.①运用反复修辞,强调了城市没有虫声,这样的地方没有任何秋的味道;②运用比喻,点出城市独特的地方特点,庭院如井底,水泥地是铅色的,不是绿色,不适合秋虫生长;③运用拟人手法,写秋虫迅速逃避了这没有任何生气的地方。(4 分,每点 2 分。答出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21.(1)语句②,修改为"寻找规律并研究预防措施";(2)语句⑤,修改为"进口物品特别是冷链运输";(3)⑥句,逗号改为冒号;⑨句,修改为"没有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4 分,每点 1分。其他改法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2.日前发布并将于2021年3月1日实施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给教育惩戒下了定义,这一规则指出学校、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惩戒,并明确了惩戒的目的。(5 分。内容 3分,语言2分)
四、(60 分)
参考译文
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二十岁上与表弟泉陵人刘敏都成以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先主刘备入蜀,升为广都县县长。
刘备曾在一次外出视察时突然前至广都县,看到蒋琬诸般公
突然前至广都县,看到蒋琬诸般公务都不管,当时又喝得大
醉,故此大怒,要将他治罪杀死。军师将军诸葛亮为蒋琬求情说:“蒋现杀死。军师将军诸葛亮为蒋豌求情说:“蒋琬,乃社稷栋梁之才,其才干不止于治理一个百里的小县。他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
里的小县。他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表面文章夸饰,希望主公深加考察。”刘备一向敬重诸葛亮,于是没有治蒋琬的罪,匆忙之中
敬重诸葛亮,于是没有治蒋现的罪,勿忙之中只罢免他的官而已。不久,
他被任命为什邡县县令。刘备为汉中王,蒋琬入朝为尚书郎。
建兴元年(22,丞相诸葛亮创置相府,征召蒋琬为东曹掠。被荐》诸葛亮在数令中回复说:“想到您离乡背亲,为百姓奔走,大家既
给刘邕、阴化、庞延、廖淳。诸葛亮在数令中回复说:“想到您离乡背亲不安于内心,又确实使远近之人不理解您的本意,故此您应该显
近之人不理解您的本意,故此您应该显示您因功绩而受荐举,以表明这种选举的清贵与慎重。"升蒋琬为参军。建兴八年(230),蒋琬升任为抚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带兵出外,蒋琬常常以足够的粮饷与兵力供应前线。诸葛亮常说∶"公琰的志向在于忠正清雅报效国家,他是辅佐我一道共同完成统一大业之人。"他还秘密上表后主刘禅说∶"为臣若不幸去世,后事应托付蒋琬。"
诸葛亮去世,朝廷任命蒋琬为尚书令,很快又兼任益州刺史,升为大将军,封安阳亭侯。当时元帅诸葛亮刚死,远近的人都忧心忡忡。蒋琬才干出类拔萃,处在百官之首,既无悲戚表情,又无欢悦声色,神态举止,一如既往,由是大家心底渐渐佩服。延熙元年(238),诏命蒋琬说∶"贼寇反乱未除,曹睿又凶狠骄横,辽东三郡人民难于忍受暴虐,于是相互连结,与魏分离。曹睿又大举兴兵征夫,与其相互攻打。往者秦朝灭亡,陈胜、吴广首先发难,如今有此变故,这是天赐良机。您应严整治军,总率各军电扎汉中,一待东吴举兵北进,两国构成东西犄角之势,伺机进击。"又命蒋琬成立相府,次年就地加官为大司马。
蒋琬考虑到过去诸葛亮数次出兵秦川,因道途险恶运输艰难,最后都没有什么成果,不如改从水路顺势而下。于是多造战船,打算从汉、沔地区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一带。恰逢他旧病连续发作,没有及时去这么做。而大家议论都认为如果不能迅速取胜,退路十分艰难,这并非长远之计。于是派尚书令费袆和中监军姜维等前去见蒋琬陈述这种意见。蒋琬接受大家意见上疏后主说∶"消灭曹魏平息国难,这是为臣我的职责。自为臣奉命屯守汉中,已过六年,为臣既蠢愚不明,又身患多病,规划方略不得实现,昼夜担心忧虑不安。如今曹魏跨据九州之地,根深蒂固,平靖清除他们很不容易。如果吴蜀东西合力,首尾成持角之势,虽说不见得就能迅速实现成功的志愿,尚且可以对魏国进行分割蚕食,先翦除它的枝叶羽翼。然而吴国约定出兵时间一再拖迟,几次不能实现,确实左右为难,令人寝食不安。常常与费袆等人商议,认为凉州胡人地区乃边塞要地,进退有据,敌人很重视这块地盘,况且毛、胡民族都十分思念汉朝,应当以姜维为凉州刺史。如果姜维出征,与敌人对峙河右之地,为臣则统领大军为姜维后援。如今涪地水陆四通,可以应急,如果东北一线有战事,奔赴救援不难。"于是蒋琬退还驻守涪县。病情加剧,至延熙九年(246)去世,谥号为"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