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生硬地结合在一起)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 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离言说,悟悦心自足。”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 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 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摘自钱钟书《谈中国诗》) 材料二: “含蓄”是诗歌的一个基本要求。真正好的诗歌,应如雾霭笼罩的美景,美就美在若隐若现欲语还休之间。 中国古代诗歌的含蓄特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艺术和社会原因。无论是何种流派的诗歌,都格外注重“含蓄”二字。因为只有含蓄,才不至于使诗歌味同嚼蜡,中国古代诗歌格外讲究诗歌的“味道”,自然对诗歌的含蓄性要求极严。事实上,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大抵都是含蓄之作。中国古代诗歌的含蓄除了艺术上的考虑与追求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传统社会文化。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决定了中国文人的含蓄气质,此外,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文化专制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文人采用一种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诗歌的含蓄性特点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有意境的诗,都是有“韵味”的诗。一首诗要有隽永的诗味,就不能只有表象的简单含意,而是要有“韵外之致”,这就是说诗歌一定要含蓄,要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例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并没有很具体的形象,但因在其中表现了“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无穷时空感,透露出“壮志难酬”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深沉复杂心情,它的韵外之致就非常丰富,令人味之无穷。至于李商隐以《锦瑟》为代表的“无题诗”,如他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更是通过既鲜明又朦胧的意象,曲折地表现了一种深层错综的情思,可算是韵外之致的典型之作了。 含蓄在古人的词作中也得到了集中地展现。如这首李煜的《望江南》:“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写江南秋色,游子秋思,境界寥廓,意味深长。而最妙的地方正在与作者没有直抒胸臆,直接写故国之思,而是通过对南国一片芦花,一叶孤舟,一缕笛声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的描述,勾勒出自己满怀无着处的愁绪。愁苦之情不直接说出,反而更显出了愁之深,情之切。含蓄的手法,在这里取到了曲径通幽的艺术效果。 含蓄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加了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感染力,使得诗词言简意远,余味无穷。 (选摘自杨鹏飞《浅谈中国古代诗歌的含蓄美》) 材料三: 炼字炼得好,可以丰富诗的意境,加深诗意的表达,获得耐人咀嚼的艺术效果,从而增强诗的含蓄味,如《泊船瓜洲》中的“绿”字,把春风的巨大作用活画了出来,大大增添了诗的动人色彩,很是够人玩味。比喻手法用得巧妙,可以增添诗的意境的多层次色彩,从而形成诗的含蓄美。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是作者在临近考试之期写的。作者借闺房情事隐喻考试,把自己比作新娘,把主考官比作舅姑,问自己能否考中。诗意的表达是很含蓄的,难怪历代都有不少人把这首诗当作写新嫁娘的诗来看,这是运用比喻手法创造的含蓄美。典故本身的意思就是丰富的,而引用典故创造新意就形成了一种意境特别深远的含蓄美。作者不直抒胸臆,而借助于这些典故来作委婉含蓄的表达,让读者去想象揣摩,从而收到发人深思,经久玩味的效果。 (选摘自赵彩琴《诗歌的含蓄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确切”指最精细确定的形式,它能让读者产生无限的“空泛”,即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 B.中西方诗歌都喜欢运用“何处是"这个公式,它的艺术效果是“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 C.一首诗要有隽永的诗味,就要有意境,这不是由表象的简单含意决定,而是由它的“韵外之致”决定的。 D.炼字手法的运用,可以丰富诗的意境,加深诗意的表达,获得很好的艺术效果,增强诗的含蓄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分析古代诗歌含蓄特点形成的社会原因时,主要是从儒家文化、文化专制政策方面入手。 B.引用莎士比亚、拜伦的话,是为了反面衬托,这种结尾发问的方式在中国诗歌中太多,以致让人生厌。 C.作者运用引用、举例论证来论证“诗歌的含蓄性特点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说服力强。 D.作者评价李商隐的诗,“既鲜明又朦胧的意象,曲折地表现了一种深层错综的情思”,暗合“空泛联接着确切”。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印证材料三的一项是(3分) A.“润物细无声”中的“细”字,写出春雨脉脉绵绵,润物悄无声息的特点,更暗示自然造化发生之机。 B.“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慨叹人生的不可知性,充满了一种迷茫不可预测的哲学思辨。 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言简意远,发人深思,收到了一种更加悲切、深沉的艺术效果。 D.“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寻访不遇,不知隐者何处去,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 4.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 5.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简要概括诗歌创造含蓄美的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高地 王刚 ①谁也搞不明白,麻婶为啥要上马鞍山种地。那也配叫地吗?窄窄的一条,像一块长布匹,风大点就能吹起来。这年头,还缺地吗?自从长根带着媳妇儿子进城后,麻婶家的地都撂荒了。长根说,荒就荒吧,能值几个钱?长根是个孝子,隔三岔五给麻婶打钱,叫麻婶放开胆子用,啥也不要操心,想吃就吃,该喝就喝。话虽如此,可麻婶坐不住。长根说,坐不住也无所谓啊,可以种种花,唠唠嗑,一天的光阴不就混过去了?对于老年人来说,混光阴没什么不好,相反,有福的老人才有资格混光阴呢。换句话说,麻婶是有福的,可她身在福中不知福,她不愿混光阴,动不动往马鞍山那片瘦地上跑。她经常提着锄头,背上背霓,别上镰刀,弯着腰,沿着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爬上马鞍山。从后面望去,她佝偻的背影就像一只黑蜘蛛,咬着丝线一样的小路,摇摇晃晃往上爬。风呼啦啦吹起来,人们不禁为她捏了一把又一把冷汗,担心被风吹起来,从山上飞落下来。 ②村主任王大明看不下去,劝麻婶说,婶子,你闲得骨头生锈?有福不享,天天往山上跑。村里有那么多荒地,为啥非要去那么高的马鞍山?麻婶听不进去,朝王大明笑了笑,转身向马鞍山走去。王大明扯着嗓子喊她,她依旧往山上爬。风吹动她的头发,像一棵开满百花的树。王大明给长根打电话,叫他管管麻婶。长根给麻婶打电话,叫她好生待着不要添乱,不要让村里人戳他的骨头。长根越说越生气,批评麻婶死脑筋,过惯了苦日子,连享福都不会,以后不要再上山了,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睡就睡。麻婶能说什么呢?只会说好。长根的口气越来越严厉,叫麻婶不要惹乱子,不要拖后腿,不要让他们分心,缺钱尽管说,需要什么尽管讲,不要越老越糊涂……长根说了一大堆,麻婶只会哦哦哦,好好好,嗯嗯嗯。长根以为做通了麻婶的思想工作,满意地挂了电话。他不知道的是,麻婶就是站在马鞍山上接的电话。地中有块凸起的大石头,麻婶举着老人机,站在石头上面,望着天边的云,望着那条伸向村外消失在天边的路,不停地哦哦哦,好好好,嗯嗯嗯。信号不太好,她张着嘴巴,对着手机大声喊叫。风吹乱她花白的头发,使她看上去像一棵摇来晃去的树。 ③站在大石头上,村庄就在脚下,看得清清楚楚。稀稀疏疏的房子,大片大片荒芜的土地,几个蚂蚁似的老头老太。麻婶闭上眼,想起几十年前的村子,有成片成片的庄稼,有拄着拐杖的老寿星,有山一般结实的汉子,水一样温柔的姑娘,叽叽喳喳的孩子,喔喔打鸣的鸡,汪汪乱叫的狗,哞哞长鸣的牛。……那时的村子热腾腾的,像一个爱跳爱闹的年轻人。不知从何时起,村子忽然安静下来,变成了沉默寡言的老人。麻婶叹了口气。 ④麻婶依旧往马鞍山跑。王大明劝过多次,麻婶嘴上说好,可她依旧还去。王大明拿她没辙,他只能眼睁睁看着麻婶黑蜘蛛一般爬上马鞍山,风中飘摇的背影让他心惊胆战。为了阻止麻婶,王大明甚至动员村里的老头老太轮番上阵,给她做思想工作。麻婶不争不吵,不管别人说什么,她总是微笑着,不停地说好好好,等他们走后,该干啥还干哈。王大明很快发现,他们说的话不过是一阵风,呼啦啦从耳边刮过,对麻婶没什么影响。无奈之下,王大明又给长根打电话,长根倒也配合,很快给麻婶回了电话,叫她好好待着,别到处乱跑。长根甚至冲麻婶发了火,叫她不要老往山上跑,搞得好像活不下去似的,缺钱尽管说,需要什么尽管讲,不要越老越糊涂……。说来说去,还是以前说过的话。不管长根说什么,麻婶只会点着头说哦哦哦,好好好,嗯嗯嗯。每次挂了电话,她握着手机站在石头上,看着天边的云发呆,看着那条伸向村外消失在天边的路发呆。从远处看去,她就像一株矮矮的树,长在石头上似的。 ⑤时间长了,王大明不再给长根打电话。麻婶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王大明不管了,其他人更不会管。他们都老了,连自己都管不了,哪里还管得了别人。王大明不给长根打电话,长根也就不再给麻婶打电话。他想当然地认为,既然王大明不打电话,那母亲肯定不再爬马鞍山了。渐渐地,长根几乎忘了这件事,只偶尔在某个深夜,他会忽然想起母亲,心里掠过一丝不安。 ⑥麻婶仍沿着那条陡峭的小路爬上爬下。那块又长又细的瘦地挂在村子上面,像一条随风摇晃的飘带。麻婶在地里种上玉米,荞子,高粱,洋芋,白菜,南瓜,天星米,西红柿,辣椒……每次上山,不过就是拔拔草,施施肥,在地里转来转去,看看她种的东西,跟它们说说话。在那块地里,她收过玉米,高粱,洋芋,白菜,南瓜,天星米,西红柿,辣椒……进入冬天后,就只剩下白菜了。麻婶的白菜长得好,她邀请村里人去山上采白菜,但没有人愿去,不就几棵白菜吗?再说呢,一群泥巴埋到脖子的老家伙,谁爬得上去?麻婶是好样的,那么高的山,她想去就去。人们看着她灰黑的背影像一只蜘蛛,咬着丝线般的小路,晃悠晃悠飘上山腰,只能啧啧叹息。入冬以后,麻婶经常提着提篮上山收菜,回来总提着一大篮子碧青鲜嫩的白菜。麻婶不吃独食,总把白菜送给大家。可以说,几乎家家都吃过麻婶的白菜,包括王大明。 (选自《南方文学》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村主任王大明多次劝说麻婶,劝说失败后又多次打电话给长根,表明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干部。 B.麻婶不顾多方劝阻坚持上马鞍山劳作,并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而是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 C.长根“隔三岔五给麻婶打钱”,但多次电话沟通效果不佳,后来“几乎忘了这件事”,长根的孝心显得片面而虚伪。 D.麻婶在高地上劳作,一方面是不愿混光阴,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眺望来排遣孤独,寄托思念。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把麻婶爬马鞍山佝偻的背影比作黑蜘蛛,突出麻婶年老体迈,表明马鞍山地势陡峭难行,也从侧面表现了麻婶的固执。 B.文中两次描写长根打电话叮嘱麻婶不要上山的相似情节,看似赘笔,实则能更深刻地表现这对母子的隔阂。 C.文中描写马鞍山的那块高地“像一块长布匹”“像一条随风摇晃的飘带”,点明麻婶劳作的环境及众人反复劝阻麻婶的原因。 D.小说第三段插人麻婶对村庄过去的回忆,表现麻婶对过去生活的怀念,更加深刻地凸显了老人内心的孤独。 8.第①⑥段都描写了麻婶上山的情形,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联系现实,简要谈谈应如何解决这种现象带来的问题。(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