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盐城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1-03-03 09:53
二、古代诗文阅读(2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完成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相结,资其士马以益兵势。渊从之,自为手启,卑辞厚礼,遗始毕可汗云:“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突厥和亲,如开皇之时。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若但和亲,坐受宝货,亦唯可汗所择。”始毕得启,谓其大臣曰:“隋主为人,我所知也。若迎以来,必害唐公而击我无疑矣。苟唐公自为天子,我当不避盛暑,以兵马助之。”即命以此意为复书。使者七日而返,将佐皆喜,请从突厥之言,渊不可。裴寂、刘文静等皆曰:“今义兵虽集而戎马殊乏,胡兵非所须,而马不可失;若复稽回,恐其有悔。”渊曰:“诸君宜更思其次。”寂等乃请尊天子为太上皇,立代王为帝,以安隋室。移檄郡县,改易旗帜,杂用绛白,以示突厥。渊曰:“此可谓‘掩耳盗钟’,然逼于时事,不得不尔。”乃许之,遣使以此议告突厥。
西河郡不从渊命,甲申,渊使建成、世民将兵击西河;命太原令温大有与之偕行,曰:“吾儿年少,以卿参谋军事;事之成败,当以此行卜之。”时军士新集,咸未阅习,建成、世民与之同甘苦,遇敌则以身先之。近道菜果, 非买不食,军士有窃之者,辄求其主偿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至西河城下,民有欲入城者,皆听其入。郡丞高德儒闭城拒守,己丑,攻拔之。执德儒至军门,世民数之曰:“汝指野鸟为鸾,以欺人主,取高官,吾兴义兵,正为诛佞人耳!”遂斩之。自余不戮一人,秋毫无犯,各尉抚使复业,远近闻之大悦。建成等引兵还晋阳,往返凡九日。渊喜曰:“以此行兵,虽横行天下可也。”遂定入关之计。渊开仓以赈贫民,应募者日益多。渊命为三军,分左右,通谓之义士。
突厥遣其柱国康鞘利等送马千匹诣李渊为互市,许发兵送渊入关多少随所欲渊引见康鞘利等受可汗书礼容尽恭赠遣康鞘利等甚厚择其马之善者,止市其半;义士请以私钱市其余,渊曰:“虏饶马而贪利,其来将不已,恐汝不能市也。吾所以少取者,示贫。且不以为急故也。当为汝贳之,不足为汝费。”康鞘利北还。
渊命刘文静使于突厥以请兵。私谓文静曰:“胡骑入中国,生民之大蠹也。吾所以欲得之者,恐刘武周引之共为边患;又,胡马行牧,不费刍粟,聊欲藉之以为声势耳。数百人之外,无所用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隋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许发兵送渊入关/多少随所欲/渊引见康鞘利等/受可汗书/礼容尽恭/赠遣康鞘利等甚厚/
B. 许发兵送渊/入关多少/随所欲渊引见/康鞘利等受可汗书/礼容尽恭/赠遣康鞘利等甚厚/
C. 许发兵送渊入关/多少随所欲/渊引见康鞘利等/受可汗书礼/容尽恭赠/遣康鞘利等甚厚/
D. 许发兵送渊/入关多少/随所欲渊引见/康鞘利等受可汗书礼/容尽恭赠/遣康鞘利等甚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可汗,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西域各民族也把唐太宗称为“天可汗”。
B. 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
C. 甲申,是古代常用的天干地支纪年法。从文中的“甲申”年到“己丑”年,已经过了五年。
D. 互市,中国历史上指对外贸易或同边境民族间贸易,最早为汉初同南越和匈奴通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李渊做事沉稳,思虑周详。李渊致信可汗,辞卑礼厚,在得到突厥愿意支持自己的回复以后,
依然保持清醒头脑,谨慎应对。
B. 李渊大举义兵,名副其实。李渊之子建成、世民以仁行兵,不与百姓为难;攻克西河郡之后,只将郡丞处死, 余者不戮一人。
C. 李渊开仓赈贫,深得人心。李渊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引来更多人士前来投奔,壮大了军事力量,李渊将军队编为左右两路。
D. 李渊乐于倾听,善纳嘉言。李渊悉数采纳刘文静的结交突厥、让突厥资助大量军马的策略,并面授机宜、派其前往突厥请兵。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移檄郡县,改易旗帜,杂用绛白,以示突厥。(4 分)
(2)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4 分)
14.结合选文回答,李渊为什么与突厥始终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咏 梅
陈 亮
为探梅魁策蹇①驴,竹梢疏处见清癯。
清香雅韵十分足,俗态嚣尘一点无。
寄我谁能如陆凯②,爱渠自谓若林逋③。
夜窗却恐劳清梦,速剪寒梢浸玉壶。
【注】①蹇:跛足。②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寄一枝梅花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③林逋:北宋初著名隐逸诗人,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联写诗人为寻梅而“策蹇驴”,于“竹梢疏处”寻得心仪之梅。
B.“清癯”从形态入手,“清香”从气味入手,运用视觉嗅觉相结合的手法,对梅花进
行描绘。
C.“速剪寒梢浸玉壶”运用了反衬手法,用玉壶来突出梅花的高洁。
D.竹梢疏处,一树寒梅,傲然兀立,既显出了梅花的千般风韵万种精神,也代表了作者的气质性格。
16.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高适的《燕歌行》中,“ , ”两句通过对边塞黄昏阴惨景象的描写,渲染了悲壮的气氛,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
(2)《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3)《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 ,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妨害国家、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书海就像真的海,我们既赞美它,又害怕它。远远地看,它澄碧一色,无边无际。一旦跳入其间,你立即成为草芥,沉浮于汹涌的浪涛之间,怎么泅得出来?不管什么时候,在写字桌前坐下,扭亮台灯,翻开书本,似乎都在享受优雅,逼近神圣。这种误会,制造了无数
时光的游戏,而自己还深感欣慰。
一些真正把书读通了的人反对“开卷有益”的说法,主张由学者们给社会开出一些书目,以防止在阅读领域里价值观 。我赞成这种做法,但这种做法带有 的性质,主要适合正在求学的年轻人。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已经自立,阅读成了他们与阅读对象之间的一个“能量交换”的过程,选择的重任主要靠自己来完成。
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是我的基本原则。感觉极好,为什么要少读呢?因为感觉极好是很不容易的事,一旦找到好书,就要细细品味。交朋友也是这样,天下值得交往的好人多得很,岂能都成为密友? 的有几个,也就够了。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不难理解,却不易做到,因为在阅读时,我们常常处于被动状态,我们很少打开感觉选择的雷达。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 抛撒 迷失 启发 推心置腹 B. 拋撒 迷茫 启蒙 肝胆相照
C. 抛掷 迷失 启蒙 推心置腹 D. 抛掷 迷茫 启发 肝胆相照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一旦跳入其间,你便沉浮于汹涌的浪涛之间,怎么泅得出来?”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0.下列选项中, 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灭口:指怕泄露秘密而杀死知情人。
B. 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即:如果,假使。
C.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夺:强取;抢。
D. 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弟:称比自己年幼者,文中指陈豨。
21.下面文段有五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5分)
①近几年统计数据显示,②中国大概有35%的粮食没有被充分利用,③但是被浪费掉了。④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⑤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0克左右,浪费率为11.7%;⑥另一方面,受新冠疫情和全球性蝗灾的影响,⑦今年全球有6.9亿人处于饥饿。⑧围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⑨政府相关部门相继采取一系列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力措施。
(1)序号: 修改为:
(2)序号: 修改为:
(3)序号: 修改为:
(4)序号: 修改为:
(5)序号: 修改为: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2020年11月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进入正式登记阶段。作为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可以为编制“十四五”规划,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重要信息支持。此次人口普查,全面采用电子化采集,数据直接实时上传至国家,有效杜绝中间环节可能受到的人为干扰。
60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60分)
时光流转,岁月不会因为任何人停下向前的脚步。那么,人生到底该怎么度过?如果你问蒙田,他会说:“不后悔过去,不惧怕将来。”如果你问弗洛伊德,他会说:“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钟南山院士则会亲身示范。17年前,他是抵御“非典”的国之柱石,17年后,他是抵御“新冠肺炎”的国之战士。实际上,他的一生,都在做有担当的前行者。
身处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作为00后的你,该以怎样的姿态对待自己的人生呢?请根据材料,联系社会,思考现实,面向全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