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A 解析∶B项,"都"范围扩大,"最高的评价"不合文意,原文只是列举了一部分人对长征的正面解读;C项,强加因果,我们要铭记长征不是因为长征牺牲了无数的红军官兵;D项,"今天它们已成长为参天大树"无中生有。 2.B 解析∶B项,被称作"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的是长征而不是长征精神。 3.D 解析∶材料二的观点是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D项侧重概括的是长征胜利的重要条件,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论据。A项支撑"是宣言书"的观点,B项支撑"是宣传队"的观点,C项支撑"是宣言书"的观点。 4.长征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历时十二个月,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余里行军,纵横十一省,开启了中国革命新局面的伟大壮举("伟大行军""伟大奇迹"亦可)。(本题共4分,答案共六点,答出两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2分,答出五点得3分,答出六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5.①首先以周恩来总理病重期间的故事引出对长征的评述,并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分析论述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②然后分析长征精神的世界影响,并从三个方面论述长征精神的主要特征;③最后指出在当今时代只有汲取长征精神,才能在新的长征中取得更辉煌的业绩。 (本题共 6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6.B 解析∶"表现了'我'听了'干部'说的话后心生怨气"错,表现的是"我"因桥被炸毁而着 急的心情。 7.A 解析∶"敌人不时轰击的炮火"不属于自然环境。 8.①以第一人称叙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②以时间为序展开情节,叙述脉络清晰,杂而不乱;③多用对话形式,不同的战士个性鲜明的对话,使叙事更加集中;④围绕"修桥"这件事,情节安排环环紧扣,情节一波三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本题共 4 分,每条1分,意思对即可) 9.①工兵连接到命令,明知困难很大,还是勇担重任,体现了战士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②条件恶劣,战士们为了赶时间,不愿上岸休息取暖,受了伤还坚持修桥,表现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③唱四川号子、快板书等细节,表现了我们的战士以苦为乐,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本题共 6分,每条 2 分,意思对即可) 10.B 11.D 解析∶"高皇帝"是古代开国皇帝的谥号。 12.C 解析∶"力排众议"错。 13.(1)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通过(高昭子)与齐景公交往。 (本题共 4 分,"适""以""通"各1分,句式1分) (2)孔子为官时,审理诉讼案件,有应该和别人共同商议的文辞,从不独断判决。(本题共4分,"在位""听讼""独"各1分,句式1分) 14.①治国理政关键在于选用正直贤能的大臣;②任用正直的人,摒弃邪曲的人,从而感化 邪曲之人。③执政者要以身作则。(本题共 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C 解析∶"欢乐的气氛被破坏""感叹世事变幻无常"错误。 16.①颈联∶虽然自身多难的命运无法选择,但困境不能阻挡诗人生活的脚步(2分),表现了作者坚强乐观的心态(1分);②尾联∶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阴霾是暂时的,终会云开月明(2分),表现了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乐观豁达心态(1分)。(本题共6分,意思对即可) 17.(1)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2)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3)海上明月共潮生 月照花林皆似霰 (本题共 6分,每空 1分,若有一处错误该空不得分) 18.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引号的作用。引号的常见作用∶表示直接引用、表示特定的称谓、表示着重强调、表示特殊含义、表示讽刺或否定。文本中的引号作用表着重强调;A项,引号作用是表示直接引用;B项,引号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C项,引号作用是表示着重强调;D项,引号作用是表讽刺或否定。 19.答案示例∶①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②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 (本题共4 分,每处 2 分,意思对即可) 20.①原句四个地点状语单独成句,并且后置,起强调作用,更能表现出积雪到处都是的意 思;②原句先总写到处可以看到积雪,然后从下到上、由近及远全面描绘出雪到处都是的景象,层次感更加明显;③原句句式灵活、活泼自然,与上下文语言风格一致。(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大前提∶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才有力量 小前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结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有力量的(本题共 4 分,"大前提"2 分,"小前提""结论"各1分) 22.①12月17日,②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③我国首次④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 完成,⑤这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能力。 (本题共5分,写出一个关键信息给1分,写出5点得满分;若超出字数要求,适当扣1~ 2分) 23.参考立意∶要甘心为他人服务;只有创新开拓才能更好发展;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