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广东省梅州市2020届高三6月总复习质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6-23 17:29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与兄仲同居以赀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欲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者。文帝称善,拜释之为谒者仆射。从行,上登虎圈,问上林尉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亡穷者。文帝曰:“吏不当如此邪?尉亡赖!”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争口辩,亡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察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拜为中大夫。拜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曰:“闻跸①,匿桥下。久,以为行过。”释之奏曰:“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固不败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其后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案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基。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启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
(选自《汉书·张释之传》,有删改)
注:①闻跸:听到警跸的传呼。天子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兄仲同居/以赀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B.与兄仲同居/以赀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C.与兄仲同居/以赀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D.与兄仲同居/以赀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指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的意义有某种关系的称呼。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呼自己用字,称呼别人用名。
B.“徙、转”是表调动官职一类的字,“拜、授”是表授予官职一类的字,“罢、黜”是表罢免官职一类的字。
C.弃市:古时死刑之一,是在人群聚集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
D.免冠:脱去帽子,我国古时可以表示谢罪,也可以表示敬意。此处为前一种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释之素有贤能。中郎将袁盎知道他贤能,奏请补授张释之谒者的职位;张释之在朝廷上分析秦汉之间的兴亡得失,受到汉文帝的称赞。
B.张释之目光长远。汉文帝游幸上林苑,想越级提拔巧言令色的虎圈啬夫,张释之向文帝陈说提拔夸夸其谈者的危害,文帝作罢此事。
C.张释之敢于谏言。处理“惊舆马”事件时,张释之认为法律是天下人共同遵守的准则,即使是皇帝也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而随意量刑、定罪。
D.张释之秉公执法。张释之判处盗取高祖庙内玉环的人死刑,但文帝认为处罚过轻,要诛全族,张释之据理力争,最终文帝没有同意他的意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5分)
(2)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②,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①这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矩报捷官军收复西京洛阳而作的。当时武钜知均州,故诗人称其武均州。②悬知:料想,预知。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皇帝陵墓在洛阳。
14.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颔联以“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随着武均州收付西京而一朝破灭。
B.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C.诗的前三联描写了将军得胜、捷报传来、赦令颁布的景象,虽是虚笔,情境却形象可感。
D.这首诗写诗人听到捷报传来后不能自已的欢欣鼓舞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
15.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试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学习和思考不能分离,《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阐述了人们在求取知识时应把学和思结合起来的道理。
(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莲“            ,            ”的特点来比况君子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3)杜甫《登高》中包含着诗人多重人生之悲,其中“__________”一句写到难返故里、漂泊不定、万物萧索之悲,“_________”一句则体现了孤寂一躯、抱病登台、人近寿终之悲。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故事    ,从民间故事中寻找资源是一个有效方式。古老的神话传说、民间童话,还有节日故事、民俗故事、成语故事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脉气象,是能够彰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中国故事。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过去大多停留在整理和收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重述、改编、推广与传播。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只是民间文学研究者一个学术行为,搜集整理好了之后    ,专家学者们习惯将之编辑成一卷一卷的故事“大系”和“集成”收藏起来,很少有人去改编,使之回到今天的读者中间。如果对民间文学中的“好故事”加以改编,变成适合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故事,让中国故事滋养童心、引领成长,就更有价值了。不过,民间故事的改编并不容易。(        )也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重新的传播与发扬。当然,做好民间故事的改编和重述,改编者需要拥有民间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专业知识。民间故事大多    ,要改编成有吸引力的故事,就得把故事的情节和细节进行充实,让故事变得    ,又不失去原有的叙事风格,不丢失人物形象的原有性格。特别是面对儿童读者,不但要改编得生动有趣,还要考虑儿童的认知与审美,要有正确、现代的儿童观和价值观,且要有语文思维和教育立场。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包罗万象    听之任之    短小精悍    娓娓动听
B.五花八门    束之高阁    要言不烦    引人入胜
C.包罗万象    束之高阁    短小精悍    引人入胜
D.五花八门    听之任之    要言不烦    娓娓动听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过去大多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重述、改编、推广与传播。
B.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过去大多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重述、改编、传播与推广。
C.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过去大多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改编、重述、传播与推广。
D.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过去大多停留在整理和收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改编、重述、推广与传播。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改编和重述,不仅是抄写与重复,而且是再创造,用新的语言和思维,用现代观念来再现民间故事的魅力
B.改编和重述,不是抄写与重复,而是再创造,让民间故事的魅力用现代观念,用新的思维与语言来再现
C.改编和重述,不仅是抄写与重复,而且是再创造,让民间故事的魅力用新的语言和思维,用现代观念来再现
D.改编和重述,不是抄写与重复,而是再创造,用现代观念,用新的思维和语言来再现民间故事的魅力
20.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的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错误,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
XX大学招生办:
          我是XX学校高三(六)班学生刘明。鄙人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喜好文学,酷爱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是文学的死忠粉,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盼望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怜。
XX中学刘明
2020年3月4日
21.请根据下面“小说各要素示意图”写一段话,描述出阅读小说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要求内容完整,符合图形表达,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期有过不同的表述——
十五年前,他说:“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
十年前,他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天,他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