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音同、音近和形近易混淆字是考查的重点。 A项,“岑寂”中的“岑”应读“cén”。 B项,“爆发”应为“暴发”。 C项,“擂鼓”中的“擂”应读“léi”。 故选D。 2.D 3.C 【解析】 【分析】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A项,之所以: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常与“因为”连用。根据后文“是因为它既熟悉又陌生”,可知此处强调这些诗句吸引眼球的原因,“之所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项,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根据语境“陌生,是因为在疫情当前,多少口号被冠以‘硬核’的标签,被广泛传播乃至津津乐道,这种典雅的表达太另类了”,可知此处形容典雅的口号被人们广泛传播的程度,“津津乐道”符合语意,使用正确。 C项,发人深省: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根据语境“诗终究是诗,标语也终究是标语,只是背后的思维模式与文明感,更发人深省”,可知此处强调诗背后的思维模式与文明感启发人深刻思考,让人有所醒悟,“发人深省”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项,继续:以前的已经结束,重新开始新的过程。根据语境“在疫情仍在继续之际,我们一定不能放松文明社会必须坚持的价值”,分析可知,此处形容疫情仍在持续的过程中,还没有完全结束,“继续”不合语境,应该改成“持续”。“持续”的意思是长期维持,中间有起伏跌宕。 故选D。 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有表示停顿,表示语气,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标号包括破折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等,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 叹号及冒号等,主要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标点符号的意义和用法,二要结合语句进行判断。 C项,丙句“语言的体面,情感的深刻,行为的得体”中的逗号都应该改成顿号。顿号表示语段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逗号是把句子切分为意群,表示小于分号大于顿号的停顿。丙句中的“语言的体面”“情感的深刻”“行为的得体”之间是并列关系,应该用顿号表示停顿。 故选C。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 A项,搭配不当,“探索”与“足迹”不能搭配,应该将“足迹”改为“路径”。 C项,成分赘余,“可以”和“堪”语义重复,应该删去“可以”。 D项,结构混乱,前一个分句的主语是“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后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被困52个小时的一对母子”,后一个分句偷换主语,应该将“被困52个小时的一对母子成功被救出”改为“成功救出了被困52个小时的一对母子”。 故选B。 【点睛】 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5.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要判断精准,一要有整体阅读的意识,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文章内容,分析其主要艺术手法,感悟其语言特点和作品风格,二要带着选项回原文,比照其相关信息区仔细辨析,因为问题往往出在细节处,可能仅是一字之差。 A项,“表明‘我’预感到了他内心的沮丧和愤怒”错误,《品质》原文“好像在回想他创造这双靴子时所付出的热情,好像在责备我竟这样穿坏了他的杰作”连用两个“好像”,表明“我”预感到了他对自己所做的靴子的爱惜之情和对自己产品负责任的态度。 故选A。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词风凄婉”错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风格豪壮悲凉。 故选D。 7.在于一批批身怀绝技、薪火相传的手艺人 都传承着我们民族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都是需要我们传承的文化对象 不少老技艺因种种原因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本题主要论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第一处,结合后文“活跃在民间的大批手艺人,正是文化的传承者,正是他们让风俗习惯、美食服饰、艺术表演、刺绣雕刻等代代相传”,可知此处的“文化传承的关键”指的是活跃在民间的大批手艺人,正是由于大批手艺人的努力,文化才得以传承。由此可以推断,第一处应该填入“在于一批批身怀绝技、薪火相传的手艺人”。 第二处,根据语境“无论是口头文学创作的‘吴歌’,还是有‘寸锦寸金’之称的南京云锦,无论是被誉为‘古代的交响乐’的西安古乐,还是原生态、传千载的民歌民谣,______”,特别是关键词“无论是……,还是……”,可知此处是总结这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传的共同点或者共同属性。由此可以推断,第二处应该填入“都传承着我们民族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都是需要我们传承的文化对象”。 第三处,根据语境“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城镇化、市场化、网络化等的发展,_____”,可知此处论述的是随着城镇化、市场化、网络化等的发展,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传发生的变化。再结合后文“因此全面落实‘非遗’保护政策刻不容缓”,分析可知随着城镇化、市场化、网络化等的发展,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传发生了一些不如人意的负面变化,即随着城镇化、市场化、网络化等的发展,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传遭受了一些损失。由此可以推断,第三处应该填入“不少老技艺因种种原因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最后还要注意字数要求(每处不超过20个字),以及表达是否简洁、连贯、自然。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题目提供了一则禁食野生动物的倡议书,要求分别补写出倡议的理由和具体内容。 第一处,根据倡议书的格式,可知此处应该填写倡议的理由。结合前文“许多人都喜欢吃野生动物。但是”,可知此处应该填写不能食用野生动物的理由,例如:野生动物是许多病原体的携带者,食用野生动物既危害到人身安全,也会危害到生态环境。由此推断,第一处可以填入“野生动物是许多病原体的携带者,食用野生动物既危害到人身安全,也会危害到生态环境”。 第二处,根据倡议书的格式,可知此处应该填写倡议的具体内容,即禁食野生动物的具体做法,例如:拒绝抓捕野生动物,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拒绝交易野生动物。由此推断,第二处可以填入“拒绝抓捕野生动物,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拒绝交易野生动物”。 最后还要注意字数要求(两处字数各不超过40个字),以及表达是否简洁、连贯、自然。 9.A 10.C 11.①符合消费者对“萌”“酷”“小而美”“有趣”的消费追求;②“限量版”产品具备收藏、升值的空间;③满足了消费者对不确定的未知诱惑的期待;④满足了粉丝对于动漫、影视的情怀;⑤单价不高,价格定位符合消费水平。 【解析】 【分析】 9.B项,“消费者购买到的每一个盲盒都是不同的”错误,根据材料一原文“之所以叫盲盒,是因为盒子上并没有标注款式,买到哪一款、会不会买到同款都是随机的”,可知消费者有买到同款的可能。 C项,“盲盒源于日本的Sonny Angel”无中生有,原文没有提到“盲盒源于日本的Sonny Angel”。 D项,“全面改变了电商、游戏等领域的销售模式”错误,根据材料一原文“很多电商纷纷借鉴盲盒的营销逻辑,比如服装电商在用户完成个人偏好信息调查问卷后,通过算法、搭配师意见给出5套服饰组合寄给用户,而用户在打开前,不会知道里面有什么。不少手游也模仿这种营销策略,设置一系列游戏道具卡供玩家随机抽取”,可知盲盒只是影响了电商、游戏等领域的销售模式,并未达到“全面改变”的地步。 故选A。 10.C项,有两处错误:一是“直接刺激了盲盒经济的发展”于文无据,材料没有提到“受影视动漫文化影响的年轻消费群体的购买力,直接刺激了盲盒经济的发展”;二是“受影视动漫文化影响的年轻消费群体的购买力……促进了二手交易市场的火爆,也引发了更多投机者的加入”错误,根据材料三原文“首先,盲盒成瘾说到底也是源于赌徒心理,它是个信息高度不透明、极不对称的行业。售卖盲盒的商家,是否放大了‘中奖’概率,变相诱导购买?那些经典、限量款的真实‘中奖’率会不会低于宣传,留下消费陷阱?另一方面,盲盒经济带火了二手交易,一些拆出来的经典、限量款玩偶,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价格暴涨,溢价甚至达到三四十倍”,可知是“盲盒经济”促进了二手交易市场的火爆,也引发了更多投机者的加入,而不是“受影视动漫文化影响的年轻消费群体的购买力”。 12.①由“老祖母的腰是在春天累弯的”可见其勤劳;②由在纷扬的春雪中,蒙古袍大襟冻成硬邦邦的冰片,老祖母艰难地行走,可见其坚忍;③由老祖母在风雪夜里把羊羔放进蒙古包庇护,为了它们暖和,半夜起来给炉子加牛粪,可见其慈爱善良;④由遵守游牧人家百代千年形成的习惯,即万物生存的法则,如在春季里寻找朝阳的地方接羔,可见其敬畏自然。 13.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突出呼伦贝尔草原无霜期短暂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描绘植物竞相生长的情景,赞美大草原旺盛、顽强的生命力。 14.①春天既指一年的第一个季节,呼伦贝尔草原大自然的春天,直到了六月才葳蕤。②萨丽娃姐姐的牧场发展生机勃勃,她出售的羊是最有品质的羊。③以萨丽娃为代表的新一代牧民未来生活的春天,新时代给草原带来的新面貌、新气象、新希望,牧民走上致富之路。 15.①风物之美:独具特色的草原风光,留有原生态的自然秩序,骏马、牛群、奶茶、手把肉等等。②人物之美:勤劳能干、淳朴智慧。③语言之美:干净美好,近乎圣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描摹了大草原上生生不息的物与人;引用民歌民谚为文章增添了浓郁的民族风情。④结构之美:“草原的春天”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把呼伦贝尔大草原独特的风光和萨丽娃姐姐的故事有机串连。⑤情感或主题之美:对故乡、对草原有着深厚的、割舍不断的感情;敬畏自然;对新时代里草原发展的思考;对草原文化的坚守等等。 【解析】 16.B 17.A 18.A 19.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 20.(1)死,是早晚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处境险恶,危难层叠交错地出现,实在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 (2)国家像皇天一样有福气,一定不会有什么祸事的。很快军队、粮饷都会聚集起来,您惊慌什么呢? 【解析】 【分析】 16.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 A项,“为巡船所物色”的意思是被巡逻船只搜捕。其中,物色:搜捕。 B项,“除建昌府推官”的意思是吴麟征任职建昌府推官。其中,除:授予官职。 C项,“与麟征善”的意思是(祝孝廉)与麟征交好。其中,善:交好。 D项,“解带自经”的意思是吴麟征解下带子上吊自杀。其中,自经:上吊自杀。 故选B。 17.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一要积累、熟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项,“僚属莫敢以私进”的意思是僚属没人敢因为私事求他。其中,以:介词,因为。 “几以不纳死”的意思是(我)几乎由于不被收留而死。其中,以:介词,因为。 B项,“引之出”的意思是(魏德藻)把他拉了出来。其中,之:第三人称代词,他,此处代指吴麟征。 “予之及于死者”的意思是我到达死亡的境地。其中,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项,“不死何为”的意思是(我)不死又能做什么呢?其中,为:动词,做。 “为巡徼所陵迫死”的意思是(我)几乎被巡察兵凌辱逼迫而死。其中,为:介词,表被动,与“所”连用,构成被动结构。 D项,“酌酒与渊别”的意思是(吴麟征)酌酒跟祝渊告别。其中,与:介词,跟。 “北与寇往来其间”的意思是元兵和盗贼往来其间。其中,与:连词,和。 故选A。 18.A项,“全文叙事与议论相结合”错误,应该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故选A。 19.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句。 首先通览语段联系上下文,明晓文段语意。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记述的是吴麟征第一次自杀前,写给家人的遗书,可以翻译为“祖宗打下的二百七十多年的江山,一天之间成了这样,天子自己遭到了灾祸,小百姓也遭殃。我身为一名谏议大臣,对朝廷的事务无法匡救,依法应当剥去袍带”。 第一,“一旦至此”的意思是一天之间成了这样,一般单独成句,前后应该断开。 第二,根据语法,“上有亢龙之悔”和“下有鱼烂之殃”结构相同,中间应该断开,“下有鱼烂之殃”后面应该断开。 第三,根据语法,“身居”为动词,“谏垣”为名词,作“身居”的宾语,“身居谏垣”结构完整,后面应该断开。 第四,“无所匡救”的意思是(对朝廷的事务)无法匡救,语意完整,前后应该断开。 因此,画波浪线部分断句应该是“祖宗二百七十余年宗社/一旦至此/虽上有亢龙之悔/下有鱼烂之殃/而身居谏垣/无所匡救/法当褫服”。 20.(1)翻译时注意得分点:“死生,昼夜事也”,判断句,“也”表判断;“境界”,古今异义词,此处指处境;“危恶”,危险艰难;“层见错出”,成语,指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见”,通“现”,出现;“堪”,能忍受。 (2)翻译时注意得分点:“虞”,灾祸;“旦夕”,即早与晚,比喻短时间内;“兵饷”,军队和粮饷;“遽”,惊慌;“公何遽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公遽何为”。 参考译文: (甲文)唉!我到达死亡的境地不知有多少次了!痛骂元军统帅该当死;辱骂叛国逆贼该当死;与元军头目相处二十天,争论是非曲直,多次该当死;离开京口,带着匕首以防意外,几次想要自杀而死;经过元军兵舰停泊的地方十多里,被巡逻船只搜寻,几乎投江喂鱼而死;真州守将把我逐出城门外,几乎彷徨而死;到扬州,路过瓜洲扬子桥,假使遇上元军哨兵,也不会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两难,几乎等于送死;坐在桂公塘的土围中,元军数千骑兵从门前经过,几乎落到敌人手中而死;在贾家庄几乎被巡察兵凌辱逼迫而死;夜晚奔向高邮,迷失道路,几乎陷入沼泽而死;天亮时,到竹林中躲避哨兵,巡逻的骑兵有好几十,几乎无处逃避而死;到了高邮,制置使官署的通缉令下达,几乎被捕而死;经过城子河,在乱尸中出入,我乘的船和敌方哨船一前一后行进,几乎不期而遇被杀死;到海陵,往高沙,常担心无罪而死;经过海安、如皋,总计三百里,元兵与盗贼往来其间,没有一天不可能死;到通州,几乎由于不被收留而死;用一条小船渡过惊涛骇浪,实在是没有办法,对于死本已置之度外了!唉!死和生,不过是早晚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处境险恶,危难层叠交错地出现,实在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乙文)吴麟征,字圣生,海盐人,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初任建昌府推官,捉拿不法之徒,缉捕大盗,理政才干逐渐出了名,后来为父亲守丧回家去了。除丧服后,补兴化府推官,为政廉洁、公正有成效,僚属没人敢因为私事求他。 十七年春,麟征被推举当了太常少卿。不久,贼兵逼近京师,麟征奉命守护西直门。西直门正对着贼兵的要冲,贼兵假扮成勤王部队要求进城。宦官想放他们进来,麟征不同意,他用泥土、石头把西直门塞得坚固无比,然后召募死士,把他们从城墙上吊下去袭击贼兵,斩获了不少贼兵。贼兵攻得更紧了,麟征跑着入朝,到午门时,魏德藻拉着他的手说:“国家像皇天一样有福气,一定不会有什么祸事的。很快军队、粮饷都会聚集起来,您惊慌什么呢?”魏德藻把他拉了出来。第二天,城被攻下了。麟征写信跟家人永别,说:“祖宗打下的二百七十多年的江山,一天之间成了这样,天子自己遭到了灾祸,小百姓也遭殃。我身为一名谏议大臣,对朝廷的事务无法匡救,依法应当剥去袍带。”吴麟征解下带子上吊自杀。家人赶快把他救了过来,围成一圈流着泪请求说:“等祝孝廉来后,你们分别一下,行吗?”麟征同意了。祝孝廉名叫祝渊,是跟麟征一起参加乡试考试的人,与麟征交好。第二天,祝渊来了。麟征慷慨地说:“我还记得当年考中进士时,吟咏文信国的《零丁洋》,现在山河破碎了,我不死又能做什么呢?”酌酒跟祝渊告别后,麟征就上吊死了。明朝追赠麟征为兵部右侍郎,谥忠节。 21. 咏史或怀古 豪放 22.①昔日金陵豪华之盛与今日萧瑟之衰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不再的痛惜与对故土难收的痛心。②昔日“缥凤”来游与今日“狐兔眠”对比,如今的朝堂再难容有志之士的“缥凤”,而处处充斥着怯懦逃避的“狐兔”,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无心抵抗的不满与愤懑。③昔日军事重地与今日荒草连天对比,金陵地势得天独厚,如今战略要地被拱手让人,沦为荒城,表达了对苟且偷安的统治者的深刻讽刺。 23.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素不闻诗书之训 激昂大义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