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省淮阴中学、姜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6-04 15:25
参考答案
1.B
2.D
3.C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选正确的一项。
A项,“囊括”词义过重,范围扩大,原文为“安史之乱后,中央政权需赖东南财赋来运转。北部各道、州、县,自河南、河北以至两京,皆残破萧条,奄奄欲绝。自此以后,中国经济文化逐渐向南转移”。
C项,“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无非是黄河的泛滥成灾”错误。“河患”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从原文“北方社会之屡受摧残,更甚于河患”可知。
D项,“决定作用”说法太绝对,于文无据。
故选B。
2.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D项,“先概括原因,再列举现象”错误。文章是先列举现象,后概括原因。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
C项,“自古以来”错,由原文第八段“自安史之乱后,北方是中国史上前方的冲激区,南方则是中国史上的后方,为退通之所。因此,北方受祸害常烈于南方”,可知应是“安史之乱后”
 
4.D
5.C
6.①可通过电视节目、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带动广大群众参与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②通过建立国家地名信息库、建名录、设立保护标志等措施进行保护;③相关部门制定法规、条例规范地名管理。
【解析】
【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D项,“只要对城市地名进行保护,就能留住城市的文化记忆,传承文化根脉,寄托现代人的一份乡愁”错,由材料三的第二段,“竖立历史地名保护标志碑,可以将地名“凝固”下来,留住文化记忆,传承文化根脉,增添人文景观,寄托现代人的一份乡愁”,可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化。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A项,“承载着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错,承载着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的应该是地名,而不是猜地名活动。
B项,“现代人大多能从地名中读出历史的底蕴”错,由材料二的第一段“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认为,地名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但许多人对它的认知停留在表面”,可知许多人对它的认知停留在表面。
D项,“这是因为口口误传所致”错,强加因果。由材料三的第三段“在城市化进程中,很多承载着历史信息的地名有的逐渐消失,有的因口口误传而被更改”,可知逐渐消失和被更改是并列存在的,不构成因果。
故选C。
6.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材料一,“近段时间以来,一部以‘猜地名’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在民众中间引发了一场‘全民猜地名’的热潮。”这就给保护地名文化遗产提供了一条措施:可以大力宣传,通过电视节目、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带动广大群众参与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材料二,“该负责人表示,当前,民政部正在推进修订《地名管理条例》,拟对规范地名管理、保持地名稳定、保护地名文化等做出一系列新规定。”材料三,“靖江市文化专家黄靖说,……,竖立历史地名保护标志碑,可以将地名‘凝固’下来,留住文化记忆,传承文化根脉,增添人文景观,寄托现代人的一份乡愁。”“据靖江市政府确定并公布第一批靖江市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共50条。……第二批靖江市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共45条。”所以,保护地名文化遗产的措施可以通过建立国家地名信息库、建名录、设立保护标志,相关部门也要制定法规、条例规范地名管理。综上所述,保护地名文化遗产的措施主要从国家角度、相关部门角度以及发挥媒体的作用等角度考虑。
【点睛】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7.C
8.①为自己的恩人惨死感到悲伤,又为自己未能报答恩情感到愧疚,所以“我流泪了”。②恩情是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旦接受就是一辈子的债务,不论怎么报答都是还不清的,现在恩人死了,“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③这句话体现了人性中阴暗、病态、自私、扭曲(或其它近义词修饰语)的心理。
9.形象特点:我是一个优柔寡断、虚伪自私、毫无担当的“逃避主义者”。
现实意义:①小说通过“我”面对施恩与报恩的艰难抉择,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人们在面对报恩这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时的普遍困惑,体现了人性的矛盾和复杂。②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于引发人们的思考,呼唤现实社会中的人性向善,知恩图报,勇于担当,绝不逃避责任,以怨报德。
【解析】
【分析】
7
C项,“讷于言辞”错误,文中的“白汉子”形象是巧言令色而非讷于言辞。
 
10.C
11.C
12.B
13.(1)我是个平民,然而他见到我总是那样谦下。如果秦王夺取天下的心愿得以实现,大下的人就都成为奴隶了。
(2)从此以后,掌管国事不遵循正道象嫘毒、吕不韦这样的,就没收他的家人充作奴隶(查没家产),全部照此办理。
(3)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
【解析】
【分析】
10.
11.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周代‘君’是周天子的专属称号”错误,周代“君”主要指朝廷官员及诸侯国、方国的首领。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秦国攻下卫国以及东郡”错误,原文“秦出兵,五国兵罢。拔卫,迫东郡”,可知秦国攻下卫国,逼近东郡。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布衣:平民、百姓。下:谦恭、放低自己。诚:如果、假如。得志:愿望实现。
(2)操:掌管、主持。不道:不循正道。籍:没收、查没。
(3)责:要求。周:全面。约:简约。
【点睛】
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秦始皇帝,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曾以秦昭王的孙子的身份作为人质抵押在赵国,在那里看见吕不韦的妾,十分喜爱,就娶了她,生了始皇。秦始皇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在邯郸出生的。出生后,起名叫政,姓赵。在他十三岁那年,庄襄王去世,政继承王位做了秦王。吕不韦为相国,封十万户,封号是文信侯。招揽宾客游士,想借此吞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秦王年纪小,刚刚登上位,把国事委托给大臣们。
晋阳发生叛乱,始皇元年,将军蒙骜前去讨伐,平定了叛乱。二年,麃公率兵攻打卷邑,杀了三万人。三年蒙骜攻打韩国,夺取十三座城邑。王齮死了。将军蒙骜攻打魏国暘、有诡。这年发生严重饥荒。四年,攻取了暘邑、有诡。三月,停止进军,秦国人质从赵国返国,赵国太子也从秦国回赵。十月庚寅日,蝗虫从东方飞来,遮天蔽日。秦国攻下卫国,逼近东郡,卫君角率领他的宗族迁居到野王,凭借山势险阻,保住了魏国的河内。七年,彗星先在东方出现,又在北方出现,五月,又在西方出现。将军蒙骜在攻打龙、孤、庆都时战死了,秦军回师进攻汲县。彗星又在西方连续出现了十六天。夏太后去世。八年,秦王弟长安君成螭率领军队攻打赵国,在屯留造反了,结果他手下的军官都被杀死,那里的百姓被迁往临洮。前来讨伐成螭的将军壁死了,屯留人士兵蒲晶又造反,结果战死,死后还遭到鞭戮尸体的酷刑。黄河的鱼大批涌上岸边,人们赶着马车到东方去找食物。
嫪毐被封为长信侯,赐给他山阳的土地,让他居住在那里。宫室、车马、衣服、园林、打猎都听凭嫪毐的意愿。事情无论大小全由毐再决定。又把河西太原郡改为嫪毐的封国。九年长信侯嫪毐作乱的事被发觉,他盗用秦王的大印和太后的印玺,发动京城部队和侍卫、官骑、戎狄族首领、家臣,企图攻打蕲年宫,发动叛乱。始皇得知后,命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兵攻击嫪毐。在咸阳作战中,杀死数百人,秦王都授给他们以爵位,连同参战的宦官,也授给爵位一级,嫪毐等人战败逃走。
秦国大规模地进行搜索,驱逐在秦国做官的别国人。李斯上书劝说,秦王才废止了逐客令。李斯借机劝说秦王,建议首先攻取韩国,以此来恐吓其它国家,于是秦王派李斯去隆服韩国。韩王为此而担忧,就跟韩非谋划削弱秦国。大梁人尉缭来到秦国,劝说秦王道:凭着秦国这样强大,诸侯就象郡县的首脑,我只担心各国合纵,联合起来进行出其不意的袭击,这就是从前智伯、夫差、湣王所以灭亡的原因所在。希望大王不要吝惜财物,给各国权贵大臣送礼,利用他们打乱诸侯的计划,这只不过损失三十万金,而诸侯就可以完全消灭了。”秦王听从了他的计谋,会见缭时以平等的礼节相待,衣服饮食也与尉缭一样。尉缭说:“秦王这个人,高鼻梁,大眼睛,老鹰的胸脯,豺狼的声音,缺乏仁德,而有虎狼之心,穷困的时候容易对人谦下,得志的时候也会轻易地吃人。我是个平民,然而他见到我总是那样谦下。如果秦王夺取天下的心愿得以实现,天下的人就都成为奴隶了。我不能跟他长久交往。”于是逃走,秦王发觉,坚决劝止,让他当秦国的最高军事长官,始终采用了他的计谋。李斯执掌国政。
十二年文信侯吕不韦死去,被其宾客偷偷安葬在洛阳北芒山。对于他的家臣参加哭吊的,如是晋国人,就赶出国境;如是秦国人,俸禄在六百石以上的官剥夺其爵位,迁到房陵;俸禄在五百石以下而未参与哭吊的,也迁到房陵,但不剥夺爵位。从此以后,掌管国事不遵循正道象缪毒、吕不韦这样的,就登记没收他的家人充作奴隶,全部照此办理。秋天,免除迁居蜀郡的谬再家臣的赋税徭役。这时,全国大旱,从六月起,直到八月才下了雨。
 
14.B
15.表面上写思妇理智管不住情感,明知视线已被青山遮断看不到心上人,仍要一次又一次地倚靠楼上的阑干而远望,思念之情非常痴绝。实则以“心上人”喻自己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表现自己理想虽无法实现但仍寄希望于当政者的爱国情怀(或仍希望驰骋疆场、收复故土的爱国情怀)。
【解析】
【分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这令人倍感温柔的景色减却了思妇心中的离愁”错,不是减却离愁,而是以乐景衬哀情,使离愁更重。
故选B。
15.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必须在读懂诗歌的前提下,结合具体诗歌内容进行分析,尤其注意关键意象及其带有作者情感的字词。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一直凝望。词的最后一句进一步表现美人的痴情。美人知道,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已经看不到心上人,然而对情人的思念使自己不能自主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倚靠着楼上的阑干远望。
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这首词表面上虽然是“代人赋”,但是实际上词人是在写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因为,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一直有用香草美人寄托理想的传统。结合辛弃疾这首词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这首词是作者被弹劾解官后,在带湖闲居时所作。可知表面是在写美人相思的苦闷,寄托的是词人辛弃疾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通过写美人倚靠着楼上的阑干远望、思念情人,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视、实现自己壮志的爱国情怀。
【点睛】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6.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本题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纷”“潮”“晓”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7.A
18.B
19.C
20.高考延期举行既为健康也为公平。
 
21.学生入校或在校内体温检测异常,将其引导至学校隔离点复测体温。若复测体温正常,即可回班级正常学习:若复测体温异常,学校即刻通知该生家长并拨打专线电话,由一名学校驻点医生随专车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做好周围人员信息的登记。
【解析】
22.D
【解析】
D项,逆:迎接。
23.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此题重点考查通假字,应对此类题目,考生平时要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的通假字,尤其是课本中出现的通假字。同时结合语句的意思也可以帮助识别通假字。
A项,“说”同“悦”;
B项,“识”同“志”;
D项,“畯”同“俊”。
故选C。
【点睛】
通假字一般有以下规律: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3.同声旁的“形声字”可互相代替;4.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通假。
掌握通假字非一日之功,考生应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积累,熟悉常见的通假字,尤其是课本中出现的通假字。作答时要结合语句意思和通假规律进行判断。
24.C
【解析】
A项,省略句兼状语后置句。省略了宾语“之”,补充后应为“而命(之)以仆妾之役”;以介词“以”为标志,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而以仆妾之役命(之)”。
B项,定语后置句。“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楚与慕从之诸侯数万人”。
C项,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籍以何至此”。
D项,判断句。以“者……也”为标志。
例句“大丈夫不能自食”为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大丈夫不能食自”。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