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北衡水中学2020届全国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20-05-31 09:41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1. C [解析] C选项从文中第四段“董作宾写甲骨文书法不像某些人写的甲骨文字,带有钟鼎文或篆书的方正与装饰味,而是尽力体现甲骨文字本来的结体特征”可知错误。A选项从文中第一段“摹写过数万片甲骨卜辞”“还学习篆刻”“最能得甲骨文的形似与神似”可知正确。B选项从文中第二段“但董作宾先生能从字的结体运笔以及对字的艺术处理中使甲骨文字之精神都得到突出显露。从他的甲骨文书法中能看到他在致力还原历史的真实形态,致力显示殷人的生命意识”可知正确。D选项从文中第五段“董作宾的甲骨文书法颇能体现甲骨文笔法刀味。他写的甲骨文字横竖刚挺、圆曲有骨,落笔出笔皆露而不藏……”可知正确。
2. D [解析] D选项中的论据不能够完全支撑论点。董作宾甲骨文书法之所以成就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多年从事甲骨文的整理工作、摹写过数万片甲骨卜辞、对甲骨文书法特别热爱和痴迷、还学习了篆刻,等等。文章先指出董作宾的甲骨文书法最得甲骨文的形似与神似,然后提出“董作宾的甲骨文书法最高境界所在即与古人共融共通的精神”的论点,对其从“形似”一整体效果和“神似”一章法真谛进行分层 剖析;在“章法真谛”层面又进行了分层。所以,A、B、C三项的分析是正确的。
3.C[解析]C选项从文中“董作宾甲骨文书法能随形造章随章结体,显示了他对甲骨文章法的真正领会“能很好地体现甲骨文字结体迢遥奔逸的风格”可知这一推断正确。A选项从文中“这种神韵主要体现在整体效果方面”可知不是主要体现在“其仿古的摹版样式上”。B选项从文中“不得不加以整理,但董作宾先生能从字的结体运笔以及对字的艺术处理中……”可知“未对甲骨文字结体和书写方式加以调整处理”错误。D选项从文中“又由于甲骨文字是用刀刻出来的”“董作宾的甲骨文书法颇能体现甲骨文笔法刀味。他写的甲骨文字横竖刚挺……”等可知“主要是他用刀刻而不是用笔书写的缘故”错误。
4. D [解析] D选项“替代医疗纸面发票”,于文无据。材料三中指出的是“区块链技术赋能医保平台,初步实现医疗电子发票的可追溯、实时查看、防篡改、防造假”。A、B选项对应材料一第二段,可知正确。C选项对应材料二第二段,可知正确。
5.C[解析]C选项“中国占据28%席位,说明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出来”,表述不当。从材料二可知,“中国占据28%席位”是为了说明“在区块链这个新兴领域,中国学界和业界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
6.优势:国家引领,移动支付体系领先;学界和业界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区块链专利和顶尖学者多。
不足:科研资金投人不足;产学研联动不够;远远还没有形成强大技术壁垒。
评分准则:每条3分,每点1分。优势方面关键词为“国家引领”“技术优势”“专利和顶尖学者多”。不足方面关键词为“资金投入”“联动”“强大技术壁垒”。答全方可满分。
[解析]题目需要归纳总结两个方面,即我国区块链研究和应用的优势与不足,因此,找到材料中的对应区域归纳作答即可,语言要简洁。
7.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内容、手法、主题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作出判断。“主要通过对年轻夫妇丰富的心理描写”错,文中主要运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
8.①丰富小说内容,使情节更加多彩。一对老夫妇淘到了蓝宝石,营造了寻找宝石现场热闹欢乐的氛围。②衬托人物形象。老夫妇相亲相爱,众人纷纷祝贺,这些美好和善意的行为对后面女主人公的表现形成了正面衬托。③深化了对宝石的认识,含蓄地照应了主旨。小说启示人们,真正宝贵的不是宝石,而是相爱、坦诚、幸福。
评分准则: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情节的鉴赏能力。文中用了不小的篇幅写老夫妇得到蓝宝石后喜悦和陶醉的场面,与小说主线故事有机地融为一体,在增添故事波澜、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作者创作意图上都有着一定的作用和价值。
9.①增添情节波澜。这样的处理使情节富于变化,最后的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增强了作品的表达效果。②突出人物形象。这样处理使男女主人公的言行、品格都得到了强化,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升华小说主旨。这样处理凸显了人物身上体现的贤惠、孝顺、细致、纯真等美好品质,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评分准则: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小说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这篇小说结尾的情节设计独具匠心,女主人公究竟为什么渴盼淘到蓝宝石?她真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吗?这些问题都自然成为悬念,诱使读者深人阅读,直到最后才有了答案,“她”的聪明、善良、孝顺才得以全面展现,小说要表达的主旨也变得明朗起来。因此,结尾的情节设计不同凡响,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
10. B [解析] 根据“尚右”,可推出“诸将先入”之后“皆踞右”,此两处断开;由此,推出“故后至就左”处断开;“瞠目”和“发一语"是并列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正确选项为B项。原句标点为:时席尚右,诸将先人,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
11. D
12. C [解析] 根据文中“子兴用太祖计,遣张天祐等拔和州”可知是郭子兴使用朱元璋的计策,派张天祐等攻克了和州,而不是朱元璋打下了和州。朱元璋因献计而被郭子兴任命统领诸将,用处理公事、约期筑墙来使众将心服,才朝南而坐出示任命檄文。回答此类题目要特别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细节的对应。
13. (1)(我)奉命统领众位的军队,如今你们加固城墙都过了期限,可谁又能把军法怎么样呢?
评分准则:补足主语“我”1分,译出“总”1分,译出“皆后期”1分,“皆后期"译为“都在期限之后完成”也.得分.固定句式“如..何"1分,句意通顺1分。
(2)用/凭借我们历经百战的军队,对付他们长期放逸的士兵,直捣元朝都城,这是破竹之势啊。
评分准则:译出“以”1分,译出“师”1分,译出“逸”1分,“破竹之势也”判断句式1分,句意通顺1分。
14. A [解析] A选项“赞美春天声音”不当,“谁送春声人棹歌”意为谁把春天的声音融进了船歌。
15.①诗人写早春,首先从天气感受写起,然后写人听到船歌,进而写到萱草、柳树这些具体的春天景物,依照次序/顺序而来,由细微到明显。②诗人写早春,颔联中的萱草、柳树与颈联中的湖水、江潮,由小到大;承转/过渡自然,使得整首诗层层推进,衔接紧密。
评分准则:第①条4分,关键词为“天气”“船歌”/“人听到”“景物”“次序/顺序”一点1分;第②条2分,关键词为“由小到大”“层层推进”答出一点1分。如果把“从萱草.柳树写到湖水、江潮,由小到大”归人到第①条中,亦给分。
[解析]本题从诗论的角度考查诗歌的内容和结构,因此应首先从内容上扣住“写早春,渐渐由微而著”具体分析首联和颔联的内容,然后再从结构的角度分析颔联和颈联的承转特点。需要考生熟悉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16.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 于物也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评分准则;语句不当、有错别字均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D[解析]文中第一句的破折号作用为解释说明,D选项与其作用相同。A选项中表示话题的转移,B选项中表示语意的相反,C选项中则表示话语的中断。
18. A [解析]根据语序,“做黏米饭”,应当是先有做饭再有搅饭,因此“做黏米饭”应当在前面,而“搅黏米饭”,应当在后面。B选项中语序错误,排除。C.D选项中与“颜色”搭配的应该是“鲜明”,而不是“新鲜”,排除。
19.C[解析]根据上文“那是一种风俗”,可知对应的句式应为“那是……方式",由此排除A、B两项。“热络感情、巩固关系”的发出者是乡亲们,因此D选项的“使”表达不当。
20.①冠状病毒除人类以外/冠状病毒能感染人类
②可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能引起重呼吸道疾病/会引起严重呼吸道疾病
③尽量少外出/尽量不外出
评分准则: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意思对但超出12字只得1分。
[解析]此类题目需根据上下文语意进行推断,注意语言的准确和简洁。
21.内容:“管理”的手控制水龙头,通过“精准扶贫”的水管,滴灌弱小苗。
现实寓意:“精准扶贫”要发挥管理作用,准确滴灌,扶真贫,真扶贫。
评分准则:内容2分,要素为:“管理”的手,水龙头,“精准扶贫”的水管,滴灌,小苗。现实寓意3分,要点为:管理,准确,真。
[解析]回答此类题目,内容方面要涵盖全面;寓意方面要多角度挖掘。
四、写作
22.参照高考作文评分准则。
审题注意点:
题目所给出的真实情境为强调常识对我们生活、学习的重要性。材料可分为两层,首先,古人通过观察物候来安排耕作,《诗经》中记录了人们通过观察星辰来判断天气,生活中通过观察婴儿的成长总结出成长的顺序,这些都说明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身边最常见的生活现象中,都蕴含了常识。接着,材料用一个转折连词“而”进人到第二层,社会现实生活中,医学专家把复杂的专业知识表达成为风趣的常识,使得人们易于接受。这些事实说明常识的背后存在着某些道理和科学规律。由此,题目对作文的内容范围已经有了限定,需要有常识、道理、科.学规律、生活、学习等关键词。
从思辨深度来看,材料至少包含了两重思辨。第一重思辨为“常识”自身的特点——常见却重要,因此作文中使用的素材要能体现这一特点。第二重思辨为“常识”与道理和科学规律的辩证关系。常识的背后常常蕴含着道理和科学规律,道理和科学规律也可以用常识表达出来。在深度挖掘上,“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可见耕作要遵循节气,“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可见事物相互联系,“先会走,再会跑”可见要循序渐进,“把病毒闷死”可见要隔离。
综合来看,可以从多角度进行立意,如“常识不可轻”“常识中有‘理’”“‘常’之识,‘理’之趣”“重视常识,尊重科学”“观生活常识,学科学规律”等。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