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9-05-08 15:39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九日北楼宴集
权德舆
萧飒秋声楼上闻,霜风漠漠起阴云。
不见携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①。
风吟蟋蟀寒偏急,酒泛茱萸晚易醺。
心忆旧山②何日见,并将愁泪共纷纷。
【注】①落帽孟参军:东晋名士孟嘉在聚饮中帽子被风吹落而不知,同饮者作文戏之。孟嘉虽醉而神志不乱,读文后即作文酬答。满座之人读其文,皆叹息称好,一时传为美谈。②旧山:故乡,故居。
9. 结合全诗,简要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10. 请赏析诗歌颈联的写景艺术。
【答案】9. (1)秋景萧瑟而伤怀;(2)仰慕名士而不遇;(3)思乡怀人而难归。
10. 选取典型景物“蟋蟀”“茱萸”。从听觉、视觉和心理感受等角度,描绘了蟋蟀悲吟、寒气侵人、酒泛茱萸、主客已醺的宴集景致,间接抒发了主人公的愁怀。
【解析】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词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解答时,联系题目、全诗内容、关键字词及作者当时所处社会现实,准确分析即可。诗中尾句点出“愁”情,而对“愁”的渲染从首联就已开始,“萧飒秋声”“漠漠霜风”“阴云”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冷的氛围,愁绪寄寓其中;“王太守”“孟参军”都是古代名士,表达出了诗人对古贤士的思慕之情,而“不见”“空思”也暗示了这份追念注定没有回应;尾联“心忆旧山何日见”直接表达了漂泊羁旅、思乡念亲的愁绪。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考查对诗歌写景技巧的赏析。作答该题时,应在理解诗句含意的基础上分析其写景手法。寒风乍起时,声声悲鸣的蟋蟀很容易引起人的悲秋之情,这是从听觉角度写景;身处异乡,又是重阳之日,看到酒杯中茱萸的倒影,更引发了思乡之情,这是从视觉角度写景;此景、此情下借酒消愁,更容易伤感沉醉,这是从心理感受的角度写出景物带给自己的主观感受。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点睛】景物描写的常见角度有以下方面:
时间--早晚、四季。
视角--远观、近看、仰望、俯瞰、平视.。
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等。
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虚实结合等.。
色彩--色彩鲜明,色彩斑斓,形声色。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4)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5)钉头磷磷,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6)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前赤壁赋》)
(7)_____________,不知其可也。(《论语》)
(8)位卑未敢忘忧国,____________。(陆游《病起抒怀》)
【答案】 (1).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 乘骐骥以驰骋兮 (3). 萧关逢候骑 (4). 玉盘珍羞直万钱 (5). 多于在庾之粟粒 (6). 寄蜉蝣于天地 (7). 人而无信 (8). 事定犹须待阖棺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需要注意的字为:鳝、骐骥、骋、羞、直、庾、蜉蝣、阖。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人 病
贾平凹
我突然患了肝病。
有一位爱请客的熟人,隔天半月就要请一次有地位的人,每一次还要拉我去作陪,说是??“寒舍生辉??”。这丈夫就又要了我去,夫人当然热情,但我看出她眉宇间的忧愁,我也知道她的为难了,说,多给我一个碟一双筷子吧。
我用一双筷子把大盆的菜夹到我的小碟里,再用另一双筷子从小碟夹到我口里。吃罢了,我叮咛妇人要将我的碗筷蒸煮消毒,妇人说:??“哪里,哪里。??”
我才出门,却听见一阵瓷的破碎声,接着是撵猫的声。我明白我用过的碗筷全摔破在垃圾筐,那猫在贪吃我的剩饭,为了那猫的安全,猫挨了一脚。
这样的刺激使我实在受不了,我开始不大出门,不参加任何集会,不去影院,不乘坐公共车。
从此,我倒活得极为清静。左邻右舍再不因我的敲门声而难以午休,遇着那可见可不见的人,数米外抱拳一下就敷衍了事了,领导再不让我为未请假的事一次又一次写检讨了,那些长舌妇和长舌男也不用嘴凑在我的耳朵上是是非非了。我遇到任何难缠的人和难缠的事,一句??“我患了肝炎??”,便是最好的遁词。
但是,人毕竟是群居动物,当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不禁感到无限的孤独和寂寞。唯有父亲和母亲、妻子和女儿亲近我,他们没有开除我的家籍。
他们越是待我亲近,我越是害怕病毒传染给他们,我与他们分餐,我有我的脸盆、毛巾、碗筷、茶几,且各有固定的存放处。我只坐我的坐椅,我用脚开门关门……
他们不忍心我这样,我说:这不是个感情问题。我恼怒着要求妻子女儿只能向我做飞吻的动作,我要求每夜烧两盘蚊香,使叮了我血的蚊子不能再去叮我的父母,我却被蚊香熏得头疼。
我这样做的时候,我的心在悄悄滴泪,当他们用滚开的热水烫我的衣物,用高压锅蒸或熏我的餐具,我似乎觉得那烫的、蒸熏的是我的一颗灵魂。我成了一个废人,一个可怕的魔鬼了。
我盼望我的病能很快好起来,可惜几年间吃过几篓中药、西药,全然无济于事。
我终于住进了传染病院。病院里,我们像囚犯一样要穿病服,要限制行动于一个极小的院子里。我们渴望自由,每天打过吊针之后,就在院子里看红红的太阳,看涌动的云,弄着嘴唇逗引栅栏外树上的小鸟。小鸟却飞去了,落下一根或两根的羽毛,我们皆如年节的小孩抢拾炮仗一样去抢个不亦乐乎。
这行为忽被栅栏外的一个孩子瞧着,那小小的眼睛里充满了在动物园看笼中动物的神气,他竟大胆地走近了几步。他的母亲,一个肥胖的女人就喊:??“走远点,那是传染病!??”
这话使我潸然泪下,我只有背过身去,默默地注视着院中的一片玫瑰花,和花坛上的一群黑色的蚂蚁。啊,美丽而善良的玫瑰不怕传染,依旧花红如血;勇敢的那蚂蚁不怕传染,依旧在为我们表演负重的远距离运动。
我们无可奈何,开始产生一个恶毒的念头,后悔我们为什么要声张自己是肝炎患者?为什么要来住传染病院?我们何不到人群广众中去,要吃大餐饭,要挤公共车,甚至对着那些歧视者偏去摸他们的手脸,对他们打哈欠,吐唾沫。那么,他们就是我们中的一员,他们就和我们是一样的人了!
在医院的西楼角,也即在厕所的旁边,是有一棵古槐的,古槐的树叉上白天常见到一只猫头鹰。每到夜里,它就叫了,它一叫,肯定在第二天,定要抬出去一个的。这不是迷信,一定是猫头鹰闻着了欲亡人的气息在鸣叫。
大家都走出来,默默地注视着一个裹着床单的躯体进太平间。他永远太平无烦恼苦痛了。他的毛巾、牙具被拿出来放在窗台,他的母亲,或者他的妻子在地上滚着哭。
从此,我们皆害怕猫头鹰,但我们没有一个人敢诅咒它,更没有人动手打它,甚至连这个念头都没有。
当一日数次去厕所经过古槐下,都不自觉地往树杈上看看,那是惊慌的一看,也是盼望的一看,我至此方明白了人人恨阎王,却还给他修庙塑像称他是阎王爷的原因。
而猫头鹰也该是称作爷的,也该是有庙和塑像的。人怕什么,又奈何不了,人就想着法儿去讨好,去供奉,这就是世上神的产生。猫头鹰就是一个神。
在这个监狱似的天地里,我们病人是互不歧视的。每有一个出院,我们欢欣庆贺他的康复,也为了自己能治好而高兴。每有一个入院,我们多半却为他传染了病而悲伤。我们失却了社会所谓的人的意义,却获得了崭新的人的真情。
所以,当我站在铁栅栏内向外张望外面的人群时,总是想:或许,你们是没有查出乙肝的病人,我们是查出了乙肝的健康人!
(有删改)
1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熟人妻子扔掉碗筷的做法让患病的“我”大受刺激,这是由于“我”还未能完全进入病人角色,心理上无法接受。
B. 文章通过家人与社会上的人们对“我”的态度的对比,意在揭示主旨:只有亲人才是最关心你、不歧视你的人。
C. 从“我”进入传染病院后产生的恶毒念头中,可以看出来自外界的歧视有可能转化为患者对社会的仇视与畸形报复。
D. 身患肝病后的种种遭遇,使得“我”对生活中事物的体察更为深入、敏感,进而产生复杂丰富的生命体验。
13. 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的含意。
14. 请探究本文结尾段的意蕴。
【答案】12. B B 项,“揭示主旨:只有亲人才是最关心你、不歧视你的人”分析错误,文章的主旨是针砭世情,表现对群体性疾病歧视现象的反思。故选B。
13. 惊慌是因为害怕听到它的代表死亡的叫声;盼望是希望它能放过自己;表明“我们”对死的恐惧和生的渴望。
14. 批评了外面之人歧视乙肝患者的病态人格,赞美了病友之间互不歧视、互相关爱的人间真情;警醒世人给肝病患者以情感上的关爱和人格上的平等。

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魏晋士人自然山水美学观的形成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王羲之等人的字,顾恺之的画,曹植等人的诗文,郦道元的写景文,宗炳的画论,无不是光芒万丈,奠定了后代艺术的根基与趋向。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认为,陆机的《文赋》对创作类别特别是创作心理做了专门描述和探讨,这大概是中国美学史上的头一回。
②魏晋士人思想、文化、艺术活动十分活跃,儒、道、佛、玄诸家争鸣,彼此阐发;文人逃避现实,隐逸山林,自然山水成为回避人事扰攘的崇尚境界。对老庄哲学 “崇尚自然” 的再认识成了名士们寄情山水的思想基础。魏晋士人倾向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山水美。对魏晋士人来说,山水美的发现是与心灵融合在一起的。他们以解放的、自由的心和天马行空似的逍遥游于山水间,风神潇洒、不滞于物。他们的艺术、诗文、绘画、书法、园林、盆景山石便凝聚了真精神,意趣无穷。
③门阀世族获得了发展庄园经济更好的自然条件,不但有了多样的物质享受,而且被南方富于变化、明丽的自然风景吸引,产生了纵情山水的风尚。这一切使得士大夫们更加追求一种精神的超脱,推动了自然山水美学的发展。山水诗、山水画、山水盆景的风行表现尤为突出。这个时代的美学思想还表现在儒、道、玄、佛等教派的分离与结合、斗争与调和诸现象上,但大致说来,佛教的巨大发展并与艺术相互联系,是这个时代的重大标志。
④魏晋美学思想反映在艺术理论领域中就是积极倡导人的觉醒和自觉。这体现在艺术开始以现实生活的人为主题,刻画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从山水诗、山水画、再到山水盆景的演变,则是在创作题材上反映这种自觉。山水画论的提出则进一步为中国盆景山石奠定了实践与理论基础。
⑤传统美学从远古神话、崇拜山石,到商周秦汉的乐山乐水,“美”的思想逐渐发展,美学话题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历程。物质文明的提高无法代替人类对美学和艺术的探索、需求,美与艺术构成人性的基础,人类在不断地探求中收获着更多的美,碰撞出更多的艺术。此时期文人审美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私家园林从汉代的追求宏大一变而为小型。这意味着其内容从粗放到精致的飞跃,也意味着创作方法从写实转向与写意相结合。这个时期也是中国盆景山石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
(选自《中国盆景山石史》)
1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魏晋是艺术精神最富有的时代,思想活跃,精神解放,人格自由,奠定了后代艺术的根基与趋向。
B. 陆机的《文赋》对创作类别特别是创作心理做了专门描述,这在中国美学史上的是第一次。
C. 魏晋时期的名士们寄情山水,回避人事扰攘,这源于他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再认识。
D. 门阀世族使得庄园经济更好的发展,士大夫们在更好的物质享受中产生了纵情山水的风尚。
1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魏晋时期美学思想的重大标志,主要体现为佛教的巨大发展并与艺术相互联系。
B. 魏晋美学思想倡导人的自觉,这一时期艺术创作开始以现实生活的人为主题。
C. 伴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美”的思想也在逐渐发展,人类对美学与艺术的探求是不断的,永恒的。
D. 魏晋时期私家园林追求小而精,是因为其内容从粗放转到精致,创作方法从写实转向写意。
17. 促成魏晋士人自然山水美学观的形成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答案】
15. A 16. D
17. 人格思想精神的大解放,简约玄澹的审美追求,社会环境的逼迫,艺术理论和实践的自觉。
【解析】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是中国美学史上的第一次”太过绝对,原文只说是“大概”;C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无中生有;D项,张冠李戴,“产生了纵情山水的风尚”的应是门阀世族。故选A。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D项,偷换概念,原文是“写实转向与写意相结合”。故选D。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关键语句作答即可。第一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第二段,“魏晋士人倾向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山水美。对魏晋士人来说,山水美的发现是与心灵融合在一起的”;第三段,“门阀世族获得了发展庄园经济更好的自然条件······这一切使得士大夫们更加追求一种精神的超脱,推动了自然山水美学的发展”;第四段,“魏晋美学思想反映在艺术理论领域中就是积极倡导人的觉醒和自觉。这体现在艺术开始以现实生活的人为主题”。根据这些句子组织答案即可。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