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淄博实验中学、五中、高青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3-08 18:59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邓艾传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颖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同郡吏父怜其家贫,资给甚厚,艾初不稍谢。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诣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
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
景元四年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艾遣子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
艾至成都,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10.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
B. 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
C. 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
D. 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人。文中“少孤”即指邓艾年幼时父亲就死了。
B. “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字供长辈呼唤。
C. “辟之为掾”中“掾”即掾吏,是官府中佐助官吏的通称,分曹治事的属吏,官府里的办事员。
D. “迁南安太守”中“迁”与徙,都指调动官职。“迁”一般表示升官,“左迁”是降职的委婉说法。“徒”则表示一般的调职。
12.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邓艾因战乱迁徙汝南,为农家牧养小牛。后在颍川看到一篇谈及如何作文和做人的碑文,便把名字改用碑文的文字,以励其志。
B. 邓艾做过都尉学士,后来改任看护稻田和牧场的小官。同郡一个官吏的父亲可怜他家贫,送给他很多财物,邓艾最初没有表示感谢。
C. 邓艾和征西将军郭淮一道抵御蜀国的偏将姜维。姜维撤退,邓艾认为应该分兵把守,后又识破了姜维的计谋,得以不败。
D. 邓艾率军从阴平进攻,他击败了马邈和诸葛瞻后,到达雒城。后主刘禅捧着皇帝大印,到邓艾面前请求投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诣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
(2)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答案】10. A    11. B    12. D   
13. (1)后来担任典农纲纪、上计吏,拜访太尉司马懿。司马宣王认为他与众不同,征召他任太尉府掾,又升任尚书郎。
(2)公子为人仁爱而能谦逊对待士人,士人无论是才能高的还是差的,都谦逊而有礼貌地结交他们,不敢因为自己的富贵(身份)傲慢地对待士人。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这句话的含义是“姜维现在突然返回,我军人少,按常理说他们应当渡河,而不是架桥。这是姜维派廖化来牵制我,使我们不能返回。所以姜维一定会从东面袭击洮城”,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维”“吾军”“桥”“化”“吾”“洮城”等,然后依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人少”是指“吾军”,故二者不能断开,排除BC两项,“持”意思是“牵制”,对象是“吾”,故“持”与“吾”不能断开,排除D项。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B项,“名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字供长辈呼唤”错误,选项把内容说反了,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名供长辈呼唤,或者自称、介绍、贱称。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D项,“后主刘禅捧着皇帝大印,到邓艾面前请求投降”有误,从文中来看,第三段最后说“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大印,请求投降。非“后主刘禅捧着皇帝大印”。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D项对应的内容,考生可以借助“雒城”“捧着皇帝大印”找到第三段,文中是说刘禅派使者拿皇帝大印去请求投降,选项中“后主刘禅捧着皇帝大印”说法错误。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为”,担任;“诣”,拜访或往,到;“奇”,意动,认为奇异,认为与众不同;“辟”,征召。第二句中,“下”,谦逊对待;“无”,无论;“礼”,有礼貌地结交;“骄”,傲慢地对待。
参考译文: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人。很小就成了孤儿,太祖(曹操的庙号)攻占荆州之后,他迁徙到汝南,给一个农民放牛犊。十二岁时,跟随母亲到了颍川,读到已故的太丘长陈寔(shí)墓前的碑文,碑文上说“文章是世人的典范,品行是士子的楷模”。邓艾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为范,字士则。后来宗族中有人和他同名,所以又改回叫艾。他做过都尉学士,因为口吃,不能担任干佐(主管文书的官吏)。就担任了看护稻田和牧场的小官。同郡一个官吏的父亲可怜他家贫,送给他很多财物,邓艾起初没有表示一丝感谢。他每次看到山川大泽,总是筹划可以设置军营的地方,当时的人大都笑话他。后来担任典农纲纪、上计吏。拜访太尉司马宣王(司马懿,被追封为宣王)。司马宣王认为他与众不同,征召他任大尉府掾,又升任尚书郎。
嘉平元年,和征西将军郭淮一道抵御蜀国的偏将军姜维。姜维撤退,郭淮想乘机向西去攻打羌人。邓艾说:“蜀兵离开这里还不远,或许还会再回来,我们应该分兵,以防意外变故。”于是留邓艾驻军白水北面。三天后,姜维派廖化从白水南岸面对邓艾的驻地扎营。邓艾对将领们说:“姜维现在突然返回,我军人少,按常理说他们应当渡河,而不是架桥。这是姜维派廖化来牵制我,使我们不能返回。所以姜维一定会从东面袭击洮城。”洮城在白水以北,距离邓艾军营六十里。邓艾当夜秘密行军直赶到洮城,姜维果然渡河夺城:但是邓艾已抢先到达并占据了洮城,才没有战败。
景元四年冬天十月,邓艾自阴平秘密行军,全是无人之地,有七百余里。凿山开路,架设栈道(桥阁,就是栈道),山高谷深,十分艰险,加之运的粮匮乏,形势近于危险。邓艾用毛毡裹住身体,推转而下。众将士都攀着树和崖,一个一个前进。首先来到江由县,西蜀守将马邈投降。西蜀卫将军诸葛瞻从涪城退回绵竹,排列战阵,等着狙击邓艾。邓艾派遣自己的儿子邓忠等率兵从右边包抄,司马(官名)师纂等率兵从左边包抄。但二人出击均告失利,同时退回来说:“敌人(坚守牢固),不能够击破。”邓艾大怒道:“生死存亡的区别,全在此一举,哪里有不能的说法?”大骂邓忠和师纂,要斩首示众。二人又率兵快马回去重新作战,大败敌兵,斩下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的脑袋,进军至雒(luò)县。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印玺,写了封书信(让使者带着)来到邓艾兵营,请求投降。
邓艾进驻成都,巡视并约束将士,没有发生抢劫掠夺的事。安抚收纳投降归附的人员,让他们都回复旧业。蜀国人都称赞邓艾。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