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题 注意:本部分为选考历史科目学生加试内容。总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召拜郎中,校书东观。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乃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熹平四年,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有删改) 2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5处)。(5分) 22.“六经”包括《诗经》、《书经》(即《尚书》)、 ▲ 、《易经》、 ▲ 、 ▲ 六部经典著作的儒家经典。 (3分) 23.根据材料,概括蔡邕上书请求勘定《六经》的理由。(2分) 21.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乃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 (每处1分。少于5处,见对给分;多于5处,见错扣分) 22.礼经 乐经 春秋(写成《礼》《乐》也正确,每空1分) 23.①距圣人著述的时间久远,文字错误多发。②被俗儒牵强附会,贻误学子。(每点1分) 【参考译文】建宁三年,(蔡邕)被召到司徒桥玄府上任职。朝廷征召他并授予郎中的职务,让他在东观校对典籍。蔡邕认为经籍距圣人著述的时间久远,文字错误多,俗儒牵强附会,会贻误后来的学子。他就上书请求校对勘定《六经》上的文字,灵帝批准了他。熹平四年,蔡邕就亲自写在石碑上用红笔书写,然后让工匠刻好立于太学门外。从这以后后儒晚学,都能获取校正的书籍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红楼梦》中,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以及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终于心灰意冷,斩断尘缘出家做了和尚。 B.《边城》中爷爷在听歌的第二天,找到天保,鼓励他继续唱歌,回来后又委婉劝翠翠要“懂歌中的意思”,表明他为有人向翠翠求爱而高兴。 C.鲁迅写小说善于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反映时代气氛。如《阿Q正传》中,用阿Q盘辫子、秀才戴“银桃子”、鲁四老爷家半脱落的对联等细节写革命后未庄的变化。 D.《白光》中,白光一直在诱惑着陈士成的思维和行动,直至他出城门,投水而死;白光象征升官发财的诱惑,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E.《老人与海》以直观、浅白的故事,向读者实实在在地展示了何谓生命的壮美。故事也启示人们:即使失败也要不失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25.(1)阅读《红楼梦》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那两个婆子见没人了,一行走,一行谈论。这一个笑道:“怪道有人说他家宝玉是外像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的,果然有些呆气。他自己烫了手,倒问人疼不疼,这可不是个呆子?”那一个又笑道:“我前一回来,听见他家里许多人抱怨,千真万真的有些呆气,大雨淋的水鸡似的,他反告诉别人‘下雨了,快避雨去罢。’你说可笑不可笑?……” 请简述两个婆子所说的反映宝玉呆气的事。(6分) (2)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阿Q被绑赴刑场时,他“无师自通”地说出半句从未说过的话:“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这时从周围人丛里发出豺狼嗥叫一般的叫好声来。请简要分析当时阿Q和周围那些看客的不同心理。(4分) 24.AC (A宝玉没有“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C“鲁四老爷家的对联”是《祝福》中的细节)。 25.(1)一是指宝玉被汤烫了手倒不觉的,却只管问玉钏儿:“烫了那里了?疼不疼?”玉钏儿道:“你自己烫了,只管问我。”宝玉听说,方觉自己烫了。(3分,3个点:“宝玉被汤烫了手”“自己倒不觉”“却关心玉钏儿”) 第二件事指的是龄官正在地上划蔷字,忽下大雨。宝玉提醒道:“不用写了。你看下大雨,身上都湿了。”那女孩子只当是个丫头,因笑道:“多谢姐姐提醒了我。难道姐姐在外头有什么遮雨的?”一句提醒了宝玉,才觉得浑身冰凉。低头一看,自己身上也都湿了。说声“不好”,只得一气跑回怡红院去了,心里却还记挂着那女孩子没处避雨(3分,3个点:“龄官划蔷”“宝玉提醒其避雨”“自己浑身淋湿心里还记挂那女孩”) (2)阿Q说出那半句话,是想在临死前显示一下自己的英雄气概;(2分)周围那些看客大声叫好,是他们觉得这个死囚有趣,因看到了热闹而心里十分满足。(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