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吕祖谦字伯恭。自其祖始居婺州。初,荫补入官,后举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调南外宗教。丁内艰,居明招山,四方之士争趋之。除太学博士,时中都官待次者例补外,添差教授严州,寻复召为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轮对,勉孝宗留意圣学。召试馆职。先是,召试者率前期从学士院求问目,独祖谦不然,而其文特典美。 尝读陆九渊文喜之,而未识其人。考试礼部,得一卷,曰:“此必江西小陆之文也。”揭示,果九渊,人服其精鉴。父忧免丧,主管台州崇道观。越三年,除秘书郎、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以修撰李焘荐,重修《徽宗实录》。书成进秩。迁著作郎,以末疾请祠归。先是,书肆有书曰《圣宋文海》,孝宗命临安府校正刊行。学士周必大言《文海》去取差谬,恐难传后,盍委馆职铨择,以成一代之书。孝宗以命祖谦。遂断自中兴以前,崇雅黜浮,类为百五十卷,上之,赐名《皇朝文鉴》。诏除直秘阁。时方重职名,非有功不除,中书舍人陈骙驳之。孝宗批旨云:“馆阁之职,文史为先。祖谦所进,采取精详,有益治道,故以宠之,可即命词。”骙不得已草制。寻主管冲祐观。明年,除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卒,年四十五。谥曰成。祖谦学以关、洛为宗,而旁稽载籍,不见涯涘。心平气和,不立崖异,一时英伟卓荦之士皆归心焉。少卞急,一日,诵孔子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忽觉平时忿懥涣然冰释。其所讲画将以开物成务既卧病而任重道远之意不衰居家之政皆可为后世法晚年会友之地曰丽泽书院在金华城中既殁,郡人即而祠之。 (选自《宋史•吕祖谦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所讲/画将以开物成务/既卧病/而任重道远之意不衰/居家之政皆可/为后世法/晚年会友之地日丽泽书院/在金华/城中既殁 B.其所讲画/将以开物/成务既卧病而任重/道远之意不衰/居家之政/皆可为后世法/晚年会友之地/日丽泽书院在金华城中/既殁 C.其所讲/画将以开物/成务既卧病而任重/道远之意不衰/居家之政皆可/为后世法/晚年会友之地/日丽泽书院在金华/城中既殁 D.其所讲画/将以开物成务/既卧病/而任重道远之意不衰/居家之政/皆可为后世法/晚年会友之地日丽泽书院/在金华城中/既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荫补:指由于祖辈、父辈的地位使得子孙在入学、人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 B.教授:学官名,教授之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召试:指皇帝召见没有官职或官职低微的人进京,通过面试最终确定其在京城为官的资格。 D.草制:草拟制书,“制”指皇帝的命令,“制书”是用以颁布皇帝重要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吕祖谦知识渊博,受人尊崇。吕祖谦先中进士,后中博学宏词科。他在服母丧期间,当时许多名士、学子都前去向他求教、问学。 B.吕祖谦读文知人,鉴别力强。吕祖谦曾读过陆九渊的文章,并且十分喜欢,后来他负责礼部考试时看到一份答卷说是陆九渊所写,后来证明确如其言。 C.吕祖谦编写书籍,注重扬弃。吕祖谦接受皇帝命令修订《圣宋文海》时,注重选取雅致的文章、删除浮夸的文字,把原书内容分门别类编为一百五十卷。 D.吕祖谦注重修养,宽恕旁人。吕祖谦小时候性格急躁,后读到孔子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后,忽然感觉到平时的急躁情绪很不好,就宽恕了之前的仇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是,召试者率前期从学士院求问目,独祖谦不然,而其文特典美。(5分) (2)馆阁之职,文史为先。祖谦所进,采取精详,有益治道,故以宠之,可即命词。(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14一15题。 八归 史达祖①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注】 ①史达祖,曾任韩侂胄幕僚,韩败后,史牵连受黥刑,诗歌写于此时。 1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人瞰”一句写诗人在画阁上俯瞰空旷的景色而感到愁苦和孤独,这是全篇的主句,诗人的所见所闻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B.“冷眼”三句,写诗人用冷静的目光看如画的景色,体现诗人内心的悲凉情怀,而江的那边只能看到隐约模糊的房屋而已。 C.“想半属”三句是实写,写诗人看到渔市樵村在黄昏暮色里竞相燃起了枯竹,升起袅袅炊烟。 D.上阕最后三句是虚写,诗人猜想江的那边大半是渔市和樵村,人们在傍晚时烧着竹子做晚饭,这种热闹更显示诗人的孤寂。 E.上阕的景物描写,由近而远、由清晰到模糊、由实到虚,描摹景物客观冷静,不掺杂个人感受,营造了广阔清冷淡远的意境。 15.诗歌的下阕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怀?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6分) (三)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韩愈在《师说》中批评一类教师只教孩子学习诵读书上文句,而不帮助他们传授道理,解决问题的句子是 “ , , ”。 (2)庄子的《逍遥游》中,描写鹏迁徙到南冥时,虽然能够“ , ”,从鹏飞翔的高度等方面很能显示宏大的气势,但也要借助“六月之息”才能完成。 第二部分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20日下午,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走进阳江文化大讲堂,他一身布衣,娓娓而谈,为现场数百名听众带来了一场题为《我的文学我的梦》的精彩讲座。 ②御膳房海鲜大酒楼的李师傅号称本市海鲜第一名厨,但我却不敢恭维。同学聚会上,我吃了他做的大葱酱鲍鱼,又酸又涩,简直味同嚼蜡。 ③市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说:“政府和企业都在处心积虑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只要毕业生对就职条件要求不太高,找工作并不是一件难事。” ④关闭核电站必然要留下大量核废料,既想关闭核电站,又不愿把核废料存放在自己的家园,这个死结使薄德国反核能运动进退维谷。 ⑤已公布的山东疫苗案涉案人员名单中无任何监管机构人员。但是,如果监管机构不“开绿灯”和“保航护驾”,这些问题疫苗如何能够登堂入室而混迹市场? ⑥狭窄的空间和严格的管理,会让人对航母生活心生厌倦,但航母梦的追梦人们却甘之如饴,他们执着的追求凝结着奋发进取、刚毅有为的精神。 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期九天的第十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大剧院落下帷幕,共收到几千部来自近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名影片。 B.海绵城市指的是降雨时能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C.新生的中国园林博物馆,展示了传统中国的理想家园,为走向生态文明的现代中国,树立起园林、建筑、城市如何建设、规划的一道标杆。 D.我们对子孙未来的影响,肯定不是我们现在为他们建了多少工程,架了多少桥梁,盖了多少房屋,留下了多少物质财富,而是能否为他们留下足够的生态养育的空间。 19.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手机里存储的数据都是由0和1排列成的二进制数字组成的,它们 ① 会占用存储器的物理空间, ② 能让手机变得“更重”, ③ 增重太过微小,难以察觉。存储的字节 ④ 会有物理重量, ⑤ 闪存用捕获电子的办法来区别0和1的符号串----当电子的数量一定时, ⑥ 被捕获的电子就会获得更高的能级,从而质量就会增加。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不管是语文教学还是其他功课的教学,都不是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① ,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这就触及教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② ? 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师教会学生怎么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③ 。在这个问题上,有一句精辟的话,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1. 阐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6分) 83岁的唐陵,在成都市老年大学已兴致盎然读了28年,如今还在坚持每周上课;同班同学刘信清,也读到了第28个年头,病痛缠身仍坚持从华阳坐车到成都市中心上课;80多岁的王大爷,坐轮椅也要上学,把50多岁的女儿从陪读变成了同班同学…… 10月19日早上7点左右,83岁的唐陵从位于成都东郊的家里出发,在114路公交站坐上公交车。随后她换乘112路公交继续赶路,约莫50分钟后抵达目的地成都市致民东路16号。这里的成都市老年大学是唐陵每周一都不会缺席的地方。 (1) 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15字以内) (3分) (2) 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60字) (3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位哲人说过:“向后看才懂得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 读了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