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 A(B虎视眈眈,C毋庸赘zhuì言,D不屑xiè一顾) 2. D(A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B锻造:用锤击、加压等方法,使在可塑状态下的金属材料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并提高它的机械性能。应用“打造”。C“而后”后面所叙述的行为或事件,往往紧接着前面的行为或事件发生,应用“尔后”。D不知所终: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3.B(“相信”后的冒号应用逗号) 4. A(B“以服务留守儿童为主要对象”搭配不当,应为“以留守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C语序不当,应为“政府希望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商人们能……,而且普通百姓也能……”。D“对……这一点却常常忽视”或“……这一点却常常被忽视”,删去“对”,否则杂糅。) 5.天时、地利、人才三者兼得,吴国怎能不迅速崛起?(答出吴国崛起的三个因素,得2分,反问句式无误得1分。) 6. 评分标准:(1)落实“听觉描写”“心理描写”;(2)情、景和谐;(3)能运用修辞方法,以达到“生动”。 7. B(甲句中,“它的内部”指意志。乙句中,“瘸子”指理性。丙句中,“悟性”指向理性。丁句中,加点的“某种东西”指向意志。) 8. B(A项:依据原文“‘潜藏在自觉理性之下的是自觉或不自觉的意志’”。B项:“有时候,理性也能引领意志”理解错误,依据:“有时候,意志似乎被理性引领,但这仅仅像主人被其向导引领”。C项:根据原文相关内容。D项:依据原文“当理性试图顶替意志时,困惑随之而来。最容易犯错误的人莫过于仅凭反思行事的人”。) 9. 理性上家将知道做强盗是罪恶的,但意志告诉他不能饿死,于是理性服从了生存意志。(观点正确,给2分;能结合家将的选择,给2分。) 10.(2分)“草炉饼”的第一个字是个什么字。 11.(6分)(1)通过语言、神态描写,反映了战时的上海,生活变得艰难(“贫民化”),许多人只能吃便宜的草炉饼来度日的状况,也表现了姑姑对时局的无奈感慨。 (2)借对叫卖声和无线电里的流行歌曲两种声音的议论,委婉道出:战争年代的上海,多数人都在为生计苦苦挣扎,灯红酒绿只是一小撮人的生活(或者“繁华只是表象”)。 12. (6分) (1)解释“闷葫芦”的起因。(2分) (2)展现战时上海的俗世生活场景,特别是贫民的生活。(2分) (3)和后文形成对比。卖草炉饼的小贩“年轻健壮”的声音和后文“苍黑瘦瘠中年以上”形成对比,表现了下层人民生活的辛苦和艰难。(2分) 13. (6分) (1)草炉饼是文章的线索,串联起战时上海的俗世生活场景、小说《八千岁》、卖 草炉饼的小贩、姑姑等诸多人事,使文章散而不乱。(2分) (2)草炉饼是战时上海的缩影,反映了当时民生凋敝、生活艰难的现实。(2分) (3)作者对草炉饼的好奇寄托着她对俗世生活的热爱,对“黑瘦得异常”的卖草炉 饼小贩的描写和联想,则流露出其怜悯的情怀。(2分) (如答“叫卖草炉饼的声音形成散文的背景旋律,增强感染力”,也给2分) 14.B(比:相同,相等。) 15.A(则:表转折,犹却。乃:才;却,竟然。 焉:代词,那里;兼词,于之。且:连词,表递进;副词,将要。) 16. A(“意在表明钓胜于鱼,即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错。) 17.(1)(我)起身等着,聚精会神,一有动静就提起钓竿,间或才能钓上一条,(但)大概都跟第一条差不多大。 伺:等候。注意:留意观察。间:间或。乃:才。率:大概、大多。每个要点1分,意思基本正确便给分。 (2)钓鱼,是一件舒适的事情,是归隐的人喜欢做的事,它的情趣或许很像追求功名。 适:舒适。所游:喜欢的事。类:像。每个要点1分,意思基本正确便给分。 【参考译文】 我住在乡村,平日赋闲喜欢钓鱼游泳。我对钓鱼的门道并不精通,但也颇得其乐趣。每逢初夏中秋时节,吃过早饭后出门,即可望见村中池塘,蓝天绿水,波光泛然,赶紧理好钓竿鱼线,带着提篮就出发了。到水塘边,找个水草很少的地方,投点鱼食下去吸引鱼儿游来,随后放下挂了饵料的鱼钩等候,蹲在一旁细观浮子,等到浮子动作起来,急提竿,就能得到大鱼了。但不知为何,浮子一点不动,我慢慢地牵引鱼线,但仍不动。等到手脚都累了,把钓竿固定在岸边,我从旁四下观察,浮子仍然是一动不动。大概有一小时之后,那浮子才开始动了一动,提竿一看又没有鱼上钩。我想,应该是有鱼在刺探饵料,很快会有鱼来上钩了。又等了一个多小时,浮子又动了,跟前次浮子的动态不太一样,提竿钓到了一条鲫鱼,有四五寸长。我又想,既然有鱼来了,很快能钓到大鱼了吧。我起身等着,聚精会神,一有动静就能立刻提起钓竿,有时能钓上一条,但始终跟第一条差不多,没有出现大鱼。已经到中午了,肚子都饿了,我很想回去吃饭,但都忍着不回去继续钓鱼。村里人吃完午饭到田头来,我才收竿,拎了鱼回家。到家后,妻儿都问,有无钓到鱼。我则拿篮子给他们看,一笑以对。午饭后,我仍然出去钓鱼,还去了别的池塘找钓鱼佳处。一直到天黑了才回家,收获也就跟上午差不多。我有时在某个地方钓到条稍大的鱼,必定几次都还去该处钓鱼,但未曾能再钓到更多的鱼了,有时甚至一条都没有。我常怀疑是我的钓鱼技巧不熟稔,请教了经常钓鱼的有经验的人,他们说也有类似的情况。 由此可以看出些道理来。我也曾在合适的时候考试求取功名,(那情形)与我现在这样钓鱼有什么区别呢?刚开始去有司衙署考试,就像看到了别人垂钓,就前住观瞧,蹲下注视一样;那些久试不中的,便如同钓了许久却无鱼上钩;那些有幸蒙学官赏识,乡试中举的人,就像钓了条小鱼;如果受吏部认可,朝廷点了天官,就是钓着了大鱼。我是那种学钓不久的人,还没有这般的境界。但是大的欲望之上还有更大的,得到之后还有想得到的呀。那些想钓到大鱼的人(做大官的人)必须要煞费精神心存侥幸,忍受忙碌劳累,终尽一生也没有满意的时候,直到老死也不知罢休啊。想跟我现在这样到了日落而归,因一无所得而博取老婆孩子一笑,怎么可以呢?钓鱼,是一件舒适的事情,是归隐的人喜欢做的事,它的情趣或许很像追求功名。但不必放那么多的得失心在上面,因为这不值得让人牵心挂肚,患得患失。我只是求得鱼而已,别无他求,这应该可以吧。 18.(3分)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19. (3分) 运用夸张、对偶、比喻(以貔貅喻勇猛的战士)的修辞手法,借助对当年孙权、刘备军队军容的想象,表达了对他们破曹业绩的敬仰羡慕之情。 20.(5分) (1)以典故委婉抒情。借三国时的孙权、刘备,来表达自己对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渴望;借晋代的羊祜登临兴悲来表达自己对不能完成收复大业的担忧;借对羊祜“名与汉江流”的赞美来表达自己力主抗金的政治态度。 (2)借赞美使君豪放,“谈笑洗尽古今愁”,委婉表达内心“洗”之不尽的愁绪。 (3)以历史上包括羊祜在内的无数登楼“游人”“遗恨黯难收”,来表达自己对收复难望、志不得伸的忧虑。 21. 原因:(1)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妄加言论。(2)没有认识到正名的重要性。 22. 重视“正名”,强调正名,名实相副。(1分) 原因:“名”是国家(百姓)安定的基础。(1分)“名不正”最终会导致百姓言行失据(“民无所措手足”);而正名则最终可使国家安定(“平民”)。(2分) 23. (6分) (1)层台耸翠 上出重霄 (2)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3)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以老于户牖之下 (4)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5)由也兼人 故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