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吉林市长春汽车六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7-15 09:55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
2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①《水浒传》英译《在河边发生的故事》,《红楼梦》俄译《红色阁楼里的梦》,原著的韵味全失,使中国读者觉得简直不可理喻。
②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好。
③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展现了形形色色的官场众生相,有人勾心斗角只求升官发财,有人犬儒到底只求独善其身。
④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许多人致力于中国的金融改革,并为证券市场的建立付出了不少心血,为沪深两市立下汗马功劳。
⑤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查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泥,也绝不投鼠忌器,看了佛面看僧面。
A.③⑤         B.①④        C.②③        D.④⑤
2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越来越难以得心应手地对付这些挑战。未来美国的全球地位是否会下降,将取决于美国有效调整自己的霸权模式,适应新的世界。
B.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C. 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无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D.由于环境污染,常继发厌氧细菌的严重感染,极易发生破伤风,致使在当地或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
2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始见于殷商时代,到西汉已基本完备,属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B.论文造假不仅导致研究重复低效、垃圾论文成堆,而且亵渎了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学术规则。
C. 3月23日,中国国家队和韩国国家队在长沙举行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为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组织方对劳动路和芙蓉路的部分路段实行了交通管制。
D.中国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表明维护“二战”成果、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儒家与道家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   ①   中国的古人,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是非常优越,   ②   他们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热带森林里简易地谋生,非常容易地维持生命。我们在黄河流域,在这个水深土厚,气候不是很温暖的地方,   ③   有滔滔的大河需要治理,不治的话就会有水患。所以对中华民族来说,   ④   太强调个体生命而忽视集体利益的话,就不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繁衍。   ⑤   ,以儒家的孔孟之道为代表的这种伦理观念、道德理想,   ⑥   就历史地被选择为我们这个文化的核心精神。
 
A / 所以 并且 即使 所以 不然
B 由于 因而 / 如果 因此 可能
C 因为 所以 而且 如果 因此 /
D 因为 因而 况且 即使 所以 /
A.A        B.B        C.C        D.D
27.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菊是中国的特产。菊于肃杀的秋末开花,这一特性易引起古人的垂青。不过,古人最先关注的,不是菊的审美特点,①        。对此,②        ,他在《离骚》中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 ③        。事实上,这也正是菊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
四、写作(作文55分,书写5分,共60分)
2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曾成功主持三届青歌赛,获得极高赞誉;又连续十三次主持春晚,成为名副其实的央视一姐。继16、17年主持《中国诗词大会》、掀起全民喜吟古典诗词的热潮之后,又成功转型,既做主持人,又做制作人,她创办的《朗读者》文化类综艺栏目,让人一见钟情,再次惊艳世人。
《朗读者》的横空出世并非偶然。早在1996年,董卿就利用空闲时间考取了上海戏剧学院电视编导系并顺利毕业。随后又报考华东师范大学,进入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007年又进入上海戏剧学院攻读MFA艺术硕士学位。她平时从不间断地阅读《红楼梦》、古典诗词。
董卿的成功来自什么?有人说,因为她从不把每一次的成功看成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也有人说,昔日的积累对她今日取得的辉煌意义深远。她自己则用四个字回答:拼尽全力。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性文章。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