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北省重点中学六校2017年5月高三年级研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5-24 22:03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宣慰曾侯嘉政记
宋濓
今年春三月丙辰,西睦州陷。夏四月壬午,江浙行中书左丞杨公,以浦阳与睦州邻也,命宣慰曾侯自杭率师来镇其地。师还,邦人德其善驭士卒而弗扰也,思之不置。县达鲁花赤①写云石不花君暨婺州路同知赵君,因民之思而相与树碑于县庭,谓濂颇从事于文墨,走书来征记。曰:往岁,大将军赵野逊台②,首统军道浦阳。涂逢农贾及浮屠、黄冠,师不问能不能,以徽缠絷颈,使肩辎重。或血流不止,出即杀以徇。民深患苦,或传有师至,咸惊呼曰:“吾属将焉免夫!”亟奔避山谷。曾侯察知民情之惊疑,间道疾驱至县,申饬纪律,区分队伍,各从方部,以奠其居。夜漏既下,乃被铁衣,持弓矢,从一二骑,周巡近郊,威加气詟,莫敢少恣。居无何,左丞公自将临睦州,檄曾侯还杭,以守旧营。晩始受命,鸡初号,复就间道驰去。每出率一队,辄用数骑监之,若鱼贯,若雁行,无敢乱越。县父老相与言曰:“曾将军其去矣乎?何为来不吾知而去亦不吾知也?”我等闻其言,弗忍违用,以其事累吾子,幸有以详文云。濓发书,为之叹曰:“有是哉!何曾侯之贤于人也?”濓虽不识曾侯,窃闻所至以爱民为务,今来浦阳,会大府有验亩征粮之科,为之恻然,亟白部使者罢之。则其及物之功又不特善驭士卒使弗扰而已也濂因弗敢辞为文其事于石然而石可泐也文可灭也曾侯之功简在县民之心者千百载犹一日也。曾侯名华,字华叟,武冈人。精悍而有智谋,通孙、吴、司马法,损家赀,招兵市马,为国宣力,前后屡建大勋,今以明威将军、广东道宣慰副使,兼江浙行省都镇抚。
  (节选自百花文艺出版社《宋濂散文集》)
【注】①达鲁花赤,蒙古语,意为“掌印者”。②逊台:退出台州。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其及物/之功又不特善驭/士卒使弗扰而已也/濂因弗敢辞为/文其事于石/然而/石可泐也/文可灭也/曾侯之功简/在县民之心者/千百载犹一日也
B.则其及物/之功又不特善驭/士卒使弗扰而已也/濂因弗敢辞/为文其事于石/然而/石可泐也/文可灭也/曾侯之功/简在县民之心者/千百载犹一日也。
C.则其及物之功/又不特善驭士卒使弗扰而已也/濂因弗敢辞/为文其事于石/然而/石可泐也/文可灭也/曾侯之功/简在县民之心者/千百载犹一日也。
D.则其及物之功/又不特善驭士卒使弗扰而已也/濂因弗敢辞为/文其事于石/然而/石可泐也/文可灭也/曾侯之功简/在县民之心者/千百载犹一日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壬午是干支纪年法,这种方法把十天干、十二地支按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期。
B.宣慰指大臣代表皇帝视察某一地区,宣扬政令,安抚百姓,文中指官职名。
C.浮屠是音译词,也作浮图、佛图,有佛、佛教徒、佛塔等意义,文中指和尚。
D.行省为元代最高地方行政区划,元代于各地区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华爱护百姓。他严禁士兵骚扰百姓,通常晚上接到军令,第二天早上天没亮就悄悄出发。宋濂受曾侯感召,禀报上级罢免向浦阳百姓征收粮食的任务。  
B.曾华善于驾驭士卒。每支队伍出发时,派数名骑兵监督,秩序井然;又披戴盔甲,手持弓箭,带领士兵在郊外巡逻,部下慑于他的威严,没有敢放肆的。
C.曾华忠诚爱国,精通兵法。他精明强悍而足智多谋,熟悉孙子、吴起、司马穰苴等人的兵法,曾变卖家产,招兵买马,为国出力,先后屡建奇功。
D.本文刻画有力,写法新颖。对人物的刻画以正面描写为主,辅以侧面烘托和对比。在文末交代人物的名、字、籍贯,也不同于正史中人物传记的一般写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曾侯察知民情之惊疑,间道疾驱至县,申饬纪律。(5分)
(2)会大府有验亩征粮之科,为之恻然,亟白部使者罢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留题
(唐)李益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②。
【注】①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李益诗酒唱和,过从甚密。②户钩:开门的工具。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写诗人进入红楼院后,看到眼前的柿林经霜后都已变红,给秋日的园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B.次句写诗人仰望湛蓝的天空,感觉它像水洗过一般明净,把红楼衬托得更加壮丽,色调瑰丽、语言清新。
C.第三句中,“爱”字流露出诗人对竹林的倾羡和高雅的情趣,“无人问”则写出诗人不被人理解的孤独。
D.末句写诗人访友不遇,并不急于返回,反而反宾为主,设法开门,乍看不近情理,细思却极富韵味。
E.纵观全诗,诗人高洁的品格、洒脱的性格跃然纸上,对广宣虽未直接刻画,但他与诗人的相知之深已可想见。
15.本诗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试比较其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在反思之后之认为夫妻关系破裂的原因不在女方而是男方的语句是              ,                        。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               ,                      ”写出了让自己流连忘返的山间的春夏美景。
(3)《师说》中,韩愈明确指出,他所谓的“师”并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指那些能够传授人生道理和解答人生困惑的人。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