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光脚院士”背后的纯粹力量 中科院院士李小文近日成了网络红人,红得有些突然。 原因是一张讲座照片。照片上,这位以遥感基础理论研究为专长的院士,留着胡子,一袭黑衣,足蹬布鞋,连袜子都没有穿,在中科院大学的讲坛上念着自己的稿子。 现实版“扫地僧”,这是网友们看到照片之后对李小文的评价。 金庸名著《天龙八部》中,扫地僧是少林寺藏经阁里的老和尚,一身武功震烁古今,却返璞归真毫不起眼。现实中,身负院士光环的李小文同样身怀绝艺、低调行事。如果说,少林寺之所以不堕威名,在于有扫地僧这样的高人的话,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传灯录里,当然也少不了李小文这样不务虚名默默实干的科学家。 与照片形象一起在网上流传的,还有数年前李小文的一篇媒体访谈。文字与照片可谓相得益彰,言谈中的许多细节都展现出他冲淡的性格。问他在美留学期间干得最多的事情是什么?他回以看小说,特别是武侠小说,最认同《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人生态度;问他选择回国报效为何有此觉悟?他回以提携自己的杨老师让自己回来,于是就和同学都回来了。 在看惯了学者西装革履、高谈阔论的时代里,李院士简约朴素的形象与朴实无华的谈吐,实在是我们与纯粹的一次邂逅。他的光脚和布鞋在网络世界里横空出世,却让我们在“高大上”“白富美”“小清新”的围裹中,感受到了纯粹的力量。 对科学家来说,纯粹是牛顿头上的那颗苹果。日之所思、梦之所萦,都是自己上下求索的问题。当苹果掉到头上,才能砸出灵感,找到物理世界的规律。 对领导干部来说,纯粹是焦裕禄顶在腹部的钢笔帽。忍着病痛的折磨,带着群众战风沙、兴水利,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人生旨趣,“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社会理想,才锻成他“两袖清风来去”的品格、“生死父老系”的政声。 对一个有信仰的党员来说,纯粹是陈望道的墨汁。正因为精神之甘,让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可以就着墨汁吃粽子、还吃出了红糖的味道;也正因为信仰之甜,让中国革命的先驱与英烈,前赴后继,众志成城,吃百般苦,受千般难…… 时代不同,国别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但他们所坚守的那种纯粹相同。 毋庸置疑,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比之以往,更丰富,更多元,但也面对更多的诱惑和挑战。 当医生拿起手术刀,他眼中应该只有人体器官,而不是手术报酬;当老师站上讲台,他挂怀的应该只有知识的传授,而不是职称晋升;当记者举起摄像机,他面对的应该只有事实真相,而不是自诩的“第四权力”;当领导干部手握大权,他关心的应该只有民生改善社会安定,而不是一己之富贵…… 毛主席写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其实,纯粹离每个人都不遥远,也许就在一念之间,我们常常与之相遇,只是别在不期然间放手。 社会舆论的倡导、市场机制的建构,也应该鼓励而不是压抑这种纯粹。虽然纯粹者不依靠丰厚的物质和他人的点赞来生活,但作为社会,却有义务让不同天赋、才能的人有所保障、各安其位,而不是蝇营狗苟、追名逐利。唯其如此,才不会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滑入“市场社会”的陷阱,价值多元化也才有一个真正的物质基础。 相关链接: 李小文院士谈“人品与学识”和“简单性原则”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一个科学家的学识和人品有怎样的关系? 李小文:我相信学识和人品有很强的正相关。如果用X轴代表学识;Y轴代表人品。在X接近零的时候,人品的差别基本独立于学识。但随X增加,二者相关性逐步增强。所以散点图应该像一把扫帚,柄斜向上。 经济观察报:你帮母校搞“成电遥感”研究,那你经常要回成都吧? 李小文:我回去的时间不多,主要是在网上用QQ和用网易的泡泡来跟他们交流,不过,队伍还算是基本带起来了。 经济观察报:用QQ就能把队伍带起来,你带队伍的方法可真够简单的。 李小文:科学本身就应该追求简单性原则,任何事情都是越简单越好,够了就行。比如,要在庄稼地里防麻雀,扎一个稻草人,给它插两把蒲扇,风一吹扇子就动,就够用了,这是最简单的,没必要找个真人来站在那里。如果不清楚这个道理,就会犯错误。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院士,李小文黑衣、布鞋、光脚的形象与其他学者西装革履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是他迅速走红网络的直接原因。 B.在当前丰富多元又充满诱惑的时代,李小文身上所体现出的纯粹的精神具有强大的力量应大力提倡。 C.末尾引用毛主席的诗句,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并指出每个人都有成为纯粹的人的可能。 D.李小文认为一个人的人品可以决定他的成就的高低,人品越高,其成就往往越大。 5.李小文院士的“纯粹”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4分) 6.“时代不同,国别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但他们所坚守的那种纯粹相同。”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