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三语文试卷答案 一、本大题共8道小题,共24分。 1.D。(3分)【解析】A.“改变和颠覆了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概括有误,原文为“它可能极大程度地改变甚至颠覆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理念”。B.原文为“微电子、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C.“人形机器人已经完全具备人类的交际能力”原文无据。 2.【参考示例】人机协作新时代来临。(3分) 【评分标准】“人机协作”,2分;“新时代来临”1分。意思对即可。 3. C。【解析】“工业高级自动化水平位居前列”概括有误。原文为“中国的机器人化和工业高级自动化仍然任重道远”。(3分) 4.B。【解析】“无需规划路径”原文无据。(2分) 5.B。(3分) 6.B。【解析】此处的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2分) 7.C。【解析】“全向天线”应为“定向天线”。(3分) 8.(5分)1都具有先进的传感器、相机等部件,对外部环境具有感觉能力。2都具有独立判断、记忆、推理和决策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3都能适应外部环境或外部对象协调工作。即能获取外部信息,并进行信息反馈,灵活调整工作状态。4都不断拓展人类应用或探测领域和范围。如:制造行业、教育科研航空领域、月球探测等等。5都能胜任日趋复杂的工作,有成效。如:完成装配工作、科研工作、月球探测工作等。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二、本大题共6道小题,共24分。 9. C 【解析】间,(从)小路。(3分) 10. C 【解析】A.均为连词,表原因,因为。B.均为连词,第一个表承接,就;第二个表递进,并且。C.第一个“之”为“代词,他(王亮)”,第二个“之”为“助词,表取独”。D. 均为远指代词,那。(3分) 11. B 【解析】“进”“归”解释错误。多次推荐选拔人才,成为士子们的归属(3分) 12.(4分) ①不久授予王亮晋陵太守,他任职清廉公正,有良好的政治措施。 【评分标准】“寻”“拜”“清”“公”共1分,错2字扣1分。全句大意1分,共2分。 ②人跌倒了却不去扶他,哪里还用得着扶助他的人呢。 【评分标准】“颠”“安”“相”共1分,错2字扣1分。全句大意1分,共2分。 13.(6分)(1)“去礼”(2分)①祏昵之如初,他却与祏情好携薄。2义师进城时,王亮既不亲自迎接又不派人表达诚意。 3元日皇帝大宴宾客,王亮称病不参加。 “远众”(2分)4王亮被废为庶人后,隐居闭门,不与宾客交往。 【评分标准】123中说及1点2分,总分2分。4点2分。意思对即可。 (2) 贾元春(1分) 陶渊明(1分) 14.(5分)示例之一:同意。王亮在仕途中的进退不符合“仁”的标准。(1分)在乱世中,他应该尽到大臣的职责。他应该像古代的贤士一样,远离那些暴虐的人;他应该像古代的那些贤德之人一样,想尽办法劝谏残暴之人,哪怕被暴虐者降为奴隶;他应该像那些正直的贤人一样,直言进谏,阻止暴虐的君主。但王亮却曲意攀附东昏侯,以求自保,失去了大臣应有的气节。(4分) 示例之二:不同意。王亮在仕途中的进退,体现了他对“仁”独特的价值追求。(1分)他做晋陵太守时,为官清正公平,被人称为美政,这应是符合“仁”的标准的。当义师进城时,他既没有亲自迎接又没有派人表达诚心,更表现了王亮士大夫的气节,这也符合“仁”的含义。同样,王亮不曲意逢迎皇帝的大宴宾客,被削职为民后怕连累他人而屏居的生活,这都表现出王亮的进退符合“仁”的标准。(4分) 【评分标准】观点1分,结合选文内容分析4分。意思对即可。 三、本大题共4道小题,共18分。 15.D【解析】“直接描绘”概括不准确。(3分) 16.C(3分) 【解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自《蜀相》,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自”、“空”二字写出了一代名相祠前的凄凉、冷落气氛,蕴含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此句为“借景抒情”,并非“借物喻人”。 17.(6分)【参考答案】相同点:吴钩是一种武器,两诗中作者借“吴钩”意象表达自己矢志报国的雄心。(2分) 不同点:两诗作者借“吴钩”所表达的情感基调不尽相同,王诗抒发的情感是:即使被贬,但仍愿奔赴边塞,保家卫国,充满自信和豪气。(2分);辛词则抒发的是英雄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愤。(2分)。 【评分标准】相同点2分,不同点4分,意思对即可。 18.(6分)【答案】①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②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③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或“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或“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评分标准】填对一句得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