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7)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11-02 09:27

10.(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每句1分,凡增、漏、错一字,该句无分)
11.(1)B 2分,E 3分,A 1分,C、D不得分,A项“生活富足”无依据,C项“乐观、正直”错,D项“马失前蹄”“害怕”错。
(2)①“双手如电”运用比喻,写出了赵三贴行动敏捷,动作麻利,与上文“身胖体拙”形成巨大反差;②“抓、推、送、按、揉”五动词的运用,传神地写出赵三贴治疗的有序、动作的熟练、技术的精湛;③“咔咔几响”又与前文的动作描写形成强烈的视听冲击,表现了赵三贴高超的接骨技术。(每点2分)
(3)①体胖和善,为人大度。如文中写他“白白胖胖”“终日爱笑”“活脱就是庙里的弥勒”等和他对病人的态度。②做事精细,技术精湛。如文中写他为病人接骨,马三上门滋事等情节可看出。③不计前嫌,以德报怨。如小说中他对孙接骨的诽谤的态度,孙接骨摔伤后他主动救治等。(每点2分)
(4)①这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之所在,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发展、主题揭示等方面均有作用;②推动情节发展,因为采药,才有后文的摔伤,赵三贴的救治,孙接骨的酬谢等情节;③有利于刻画人物,因为采药孙接骨摔断了脊椎骨,众人无措,赵三贴不计前嫌施以援手,加以救治,表现他以德报怨的品质。④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孙接骨采药摔伤,而赵三贴主动救治、感化了孙接骨,顺理成章地表现了善恶有报,医者仁心的主题。(每点2分)
12.(1)B 2分,E 3分,D 1分,A项“因疏忽……”错,C项“对人不尊重,好为人师”错,D项“害怕……”错。
(2)①为人谦和,朴素平易;②诙谐幽默,乐天达观;③胸无城府,快人快语;④精通书法,学识渊博。(任答3点,每点2分)
(3)①正面描写(1分)a.语言描写b.行动描写c.细节描写(2分)②侧面烘托(1分)a.借“我”的见闻感受烘托b.借先生居室环境的僻静简陋来烘托(2分)
(4)原因:①直接原因,“我”批判朱先生是唯心主义,而启功先生却肯定朱先生在美学方面的建树。②启功先生借此批评社会上存在的“有些人总喜欢否定别人,自己却什么也干不了”的怪现象。(3分)理由:①“我”批评朱先生不对,但对的是什么,“我”说不出来;②鲁迅总是批判别人,可他却没什么巨著。(3分)联系现实(2分)略
13.C(①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不能用于好事。②大器晚成: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符合语境。③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这里是老师的提醒,不存在准则或典范。④不胫而走:形容消息传的快。⑤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这里想表达的意思是不离不弃。⑥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用在这里,形容家中贫困,适当。)
14.D(A项“大约”和“近”都是表约数,只能用一个。B项句式杂糅,“从……”和“由……构成”合在一起。C项“巴西、美洲、非洲等”并列不当;“提高发展”搭配不当。)
15.B(首先是一个假设复句,所以应使用“如果”,“根本不读书”和“不喜欢读书”之间不存在程度上的递进,所以不能用“甚至”。最后一个句子是因果关系,所以用“因为”。)
16.①偶尔可以选择睡上一天  ②其实是一个节能的过程   ③储备足够的脂肪(一处1分,二处3分,三处5分。意思队即可。)
17.【示例】该图是由湖北地图、汉字“灵秀”及“湖北”的拼音与汉字组成。(2分)
寓意:标识上方巧妙地运用湖北地图作为印章及汉字与拼音“湖北”突出标识的湖北主题。(1分)。“灵秀”二字不仅突出湖北意境深远的荆楚文化及人杰地灵人文特征,(2分)又突出了灵动秀美的自然山水和日新月异的发展风貌。(1分)
18.作文【参考立意】(1)谈孩子们对电子设备依恋的危害。(切题及合乎题意)(2)泛论电子产品的危害或教育子女遵守交通规则。(基本合乎题意)(3)其它离题,在36分以下。(4)基准分为44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