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境,是当今艺术评论与批评中常用的词语,在各类艺术批评语境中,意境是一项评价标准 和工具概念。一般来说,有意境为优,无意境则劣。 经过几代学者在美学、诗学方面的研究与阐发,意境备受瞩目,并成为当代使用频率高且深入人心的思想文化术语。“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的核心范畴”.这种论断作为很多论文、论著的理论起点,生发出更多层面的理论阐释,在当代美学及艺术理论研究中,意境理论俨然已经体系化了。 中国古代,意境的地位并不突出,自近现代以来,却成为如此重要的审美术语。对此亦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所谓“意境”理论不过是一种“学说神话”。对于“意境论”这种先入为主的理论范式提出质疑:“相较于‘言志“缘情“比兴’,‘境“意境“境界’等观念在中国诗学史上并不具有今天人们赋予它的那种重要的思想地位和历史影响,更不是中国美学和诗学的‘中心范畴’。”“意境”产生于唐代,佛经翻译事业发达助推了这个术语在唐代出现。唐代各类艺术的繁荣兴盛又为理解“意境”提供了天然的材料,艺术成就辉煌的诗歌,更是可靠的文学阐释基础和语料。“意境”首先就是一个诗学术语,而且是以唐诗为论述对象的。后代人对于意境所做的种种理解,以唐诗的艺术特点为意境的基本内涵,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可以说,“意境”令后人信服,正是因为它产生在一个创作与理论两相适宜的年代,为后人的阐释提供了坚实的作品基础和想象升华的空间。 “意境”一词,在目前所见的诗学文献中,是唐代王昌龄《诗格》的首次运用: 诗有三境。一日物境。二日情境。三曰意垸。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其中的关键字,一是“境”,二是“思”,三是“意”。 “境”字大约出现于汉末,是“竞”字的引申,表示“界”。南北朝至唐代的佛经翻译过程中,以境对应佛学观念,如玄奘译:“言五境者,即是眼等五根境界。”即色、声、香、味、触为五境,境为识造,即境是由人的意识观想营造出来的,虽然没有实质形体,却可感可知。唐代诗论采纳佛学概念的意蕴,也多用“境”字形容诗意空间。诗歌是思维创造的产物,从感觉、意识、体验中产生,唐人以“境”来比拟诗歌的审美天地,还是很恰当的。 再说“思”字,思即构思,是有意而为的想象。刘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思接千裁。”王昌龄话中作诗需经过“用思”“驰思”“思之于心”,最后成篇,正说明了构思是作诗为文的关键步骤。 “意”字同样继承了前代用法,远有《易传》“立象以尽意”,近有陆机“恒患文不逮意,意不称物”,刘勰“意翻空而易奇,语征实而难巧”。在这些语境中,意相当于意识、意念、想法。王昌龄《诗格》中频繁使用“意”字,皆不出此范围。 以上三个关键字的含义大体已明,再来看王昌龄的三境说。物境指描写具体的物,比如山水诗创作,以真实的自然山水为基础,作山水诗是在心中重新描画山水,以思绪提炼山水的美丽,从而在诗中绘出山水之形。情境,则是抒发欢乐悲愁的感情或情绪,先有所认知,再设身处地去想象,感同身受,就能深刻地传达出这些情。意境与物垸、情境并列,也说明意与物、情是并列关系。只不过,物、情的所指非常明确,意的涵指范围却有些模糊,此处约等于物、情之外的意识活动。 仅从这一段话来看,物境是对实有的山水进行艺术化描写,侧重于景。情境是对情感或情绪的描写,侧重于情。意境传达的是思索,侧重在事理,要求真实不虚。它们是根据诗歌抒写的内容来命名的,此处的意境确实不能统摄物境和情境,与后二者相比,意境并无明显的优越性。 “意境”从唐代发展至今,一直被建构,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塑造这个术语,最终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如果以王昌龄三境说中的“意境”为核心语境,那么,构成意境系统的语词单元,以及被意境整合了的同类词汇,都属于外延语境,是“意”与“境”的合理延伸与充分发挥,而被后人归入了一体化的“意境”。 当代学者们在建构意境理论史的时候,多数是六经注我的态度,按照自己对于意境的理解进行材料的取舍与归纳,经常把意境的源头上溯至先秦,并串联起魏晋六朝文论。本文的关注重点则放在“意境”产生时的唐代,考察唐代诗人及文论家如何应用相关的语词和表达方式,进而判断后人采纳并推崇“意境”的合理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为评价标准和工具概念的“意境”,在当今的艺术评论和批评中,是一个常见的词语。 B.在当代美学及艺术理论的研究中,“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的核心范畴”,这一论断经常被作为很多论文、论著的理论起点。 C.有学者对意境理论的地位提m过质疑,认为“境”“意境”“境界”等观念在中国诗学史上并不具有今天人们赋予它的那种重要的思想地位和历史影响。 D.“境”字,在南北朝至唐代的佛经翻译过程中,以境对应佛学观念,如玄奘译:“言五境者,即是眼等五根境界”,当时并没有进入诗学评价的领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意境”一词是唐代王吕龄《诗格》中首次运用的,经过历代的阐释、多方面的因素,最终共同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B.佛学认为,境是由人的意识观想营造出来的,虽然没有实质形体,却可感可知。这与诗歌是思维创造的产物是一致的,所以被唐人用来比拟诗歌的审美天地还是很恰当的。 C.“境”“思”“意”三个方面,各有所指,其含义差别明显;同时王吕龄《诗格》中的“三境”,也各有侧重。 D.王吕龄认为山水诗的创作,先是自然山水“神之于心”,然后,再以思绪提炼,最后再在诗中描绘。诗中的白然山水,并不等同于原先的白然山永。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意境”的地位在中国古代并不突出,一些学者提出的“意境”理论不过是“学说神话”的质疑,作者从“意境”产生的时代人手,力求分析出“意境”在今天被人们推崇的合理性。 B.“意境”在当今的艺术批评中是一个重要的标准,是衡量作品优劣的主要标尺之一,一般来说“有意境则优,无意境则劣”。 C.“意境”产生于唐代是有其特殊的背景,佛教翻译事业的发达、各类艺术的繁荣兴盛、诗歌艺 术成就的辉煌,为“意境”的出现、理解及阐释提供了保障。 D.在构建“意境”理论时,应该把意境的源头上溯至先秦,并串联起魏晋六朝文论,全面准确的对“意境”加以理解,对相关材料进行材料的取舍与归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