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三)及参考答案(7)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9-03 21:22
12.⑴【答案】 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项,“不顾一切”程度过重。C项,“温金海先生又提出”表述有误,从原文看,对于儿童诵读特点的认识是陆桴亭先生提出来的,温先生只是引用并赞同这一观点,而不是他“又提出”的。D项,“在温金海先生的倡导与推广下,内地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表述有误,内地这一活动并不是在温先生的倡导与推广下开始的。  
⑵【答案】 ①温金海先生以公司和个人名义,向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捐款25万元,支持经典诵读活动;②温先生后来索性将公司交予他人打理,全身心投入到文化经典诵读有关活动中:创办文化经典诵读幼儿园,组建国际经典文化协会,举办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培养全能专业教师等。
【解析】本题表面上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实际上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要求筛选的信息的标准,即温金海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所做出的贡献;然后回扣文本,找出体现温金海所做贡献的具体事例,加以概括提炼即可。
⑶【答案】 ①各种诵读教育和诵读大会活动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②受培训的孩子相比同龄人道德素养、中文水平更高,懂得礼仪谦让、自我规范,具有高雅的审美观。③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良好品质,正在一批批孩子身上体现。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某些特色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解答此题,要从题干入手,分析把握文本中能体现“先求人格,后求卓越”这一价值取向的内容,加以分析、思考和判断,要特别注意对“人格”“卓越”等的内涵的准确把握。  
⑷【答案】 示例  ①中国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留下的文化精髓、智慧结晶和精神文明瑰宝;②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乱象,人的行为、心态、价值观念需要改变;③家长们对孩子的成长教育以及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走入了误区,对中华民族文化经典和文化传统教育明显不足;④社会缺乏民族文化经典和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教育人才;⑤少年儿童多读多背文化经典,长大领悟以后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格。(答出其中的四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解答此题,要抓住温金海先生的行为、言论等,同时,还要具体分析作者在文中就相关问题进行的分析、所表达的观点,然后对这些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探究,即可得出相应的结论。
13.【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异:安分守己偏重于本分,不胡来;循规蹈矩偏重在拘守成规,不敢变易;奉公守法指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侧重守法。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A项,成分残缺。应在“今年”之后加 “的版本”或“的乐曲”。B项,搭配不当。“推动”与“推进”不搭配,应将“推动”改为“促使”或将“推进”改为“发展”。D项,语序不当,应该先说“4个板块”,再说“30多个展览”。
15.【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复位型语言连贯题。解答此题,要注意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经过分析可知,所选的句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所填语句应该与前后文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由此,可以排除A、B两个选项;从后文看,该病是可以在早期进行治疗并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的,所以C项的说法与后文矛盾,因而也不能很好地衔接,故排除。
16.【答案】示例 ①大脑缺少应有的刺激 ②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③得不到及时排解
【解析】本题考查补充嵌入型连贯题。在一个语段中补写语句,首先,应明确整个语段的大意及主旨;其次,应把握所补写语句所处的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语”来填写。第①句,前文说老年人接受新鲜事物较少,后文说神经系统的敏感力和反应力减退,所以第①句应该填新鲜事物对老年人的大脑进行刺激并且这类刺激应该是不敏感的之类的语句;第②句,是对下文的概括性引领,从下文看,主要是一些老年人与周围的关系,也就是与生活环境的关系问题;第③句,前文说老年人老是把一些小事看得过重,后文说因此造成的后果,这期间就需要一个承上启下表达这种心理得不到排解之类的语句。  
17.【答案示例】  构图以行书“冬”字和拼音“BEIJING”、数字“2022”等组成申奥主体标志,标明冬奥会的时间和地点,衬以万里长城的图案,寓意着百年奥林匹克与中华文明的相逢。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一是“构图要素”,不要漏掉其中的数字和汉字;二是“寓意”,要抓住构图要素所体现的内涵。还要结合题干中的“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纪念”这一主体来组织答案。这个标志,从整体上看,简介、直观、主题鲜明、寓意深刻,不难解答。
18.【写作提示】本则材料论述的对象是南京“德耀中华”特辑评选出的部分优秀人物的,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材料中所给的三个人物分别在各自的领域中展现了风采。如果选择肖铭,就可以从“工作认真”“爱岗敬业”等角度构思立意;如果选择曹晓丽,就可以从“诚信”“质量至上”“客户至上”等角度构思立意;如果选择王连安,就可以从“热爱公益”“关爱教育”等角度构思立意。这样,无论选择哪一个人物,都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内容,确定立意。
【佳作展台】
舌尖上更需要“诚信”的呵护
一考生
或许,不少沉迷韩剧的影视爱好者都能从韩剧中收到一点启发:诚信者即使遭遇陷害,最终也能拥抱灿烂的阳光;说谎者无论伪装得多么深、多么美,到最后,也免不了被剥落掉所有华丽的外衣,让所有的错误甚至罪恶都会赤裸裸地暴露在阳光之下,受到道德和法律的严惩。
所以,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所有世人的安身之本,立身之资。
南京依熹工贸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晓丽女士从事福利礼品行业已16年,她将“诚实”“守信”作为“公司文化”的精髓,以提供优质健康的食品为原则,集科研、工厂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大型食品团购企业。自创办企业以来,坚持以“诚信经营、不断改善、克勤克俭、永续经营”为理念,领导企业坚持改革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与科学管理,不仅是自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同时,也使得她所带领的企业连续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奖励。个中原因,就在于她带领自己的企业团队以诚信和坚守为自己和企业赢得一片蓝天,为广大消费者守住了“舌尖上的安全”。
相比之下,但就食品安全而言,却有不少利令智昏的企业及其“掌门人”为了既得利益完全丧失了做人的根本,突破了做人的道德底线,将诚实守信抛到九霄云外,酿成一桩桩关乎人民生命的悲剧。
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的事件或许已成过往,或许在不少企业还在进行时。据说,现在有不少个体粮农、果农、菜农也为了蝇头小利,不惜以道德和良知的丧失,制假贩假,严重危机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前不久看过电视上的一则报道。一位韭菜种植户因过于鲜艳的韭菜遭人怀疑,一气之下全部丢在乡间公路上,恰逢一位牧羊人经过,羊群将其丢掉的韭菜全部吞食,结果造成16只绵羊死亡。当牧羊人得知真相后,将该名菜农告上法庭,结果被查出菜农在韭菜根上使用了剧毒农药呋喃丹,并用少量药剂配散在菜叶上。结果,菜农不仅赔偿了全部损失、取缔了蔬菜大棚,同时还要承受数年的牢狱之苦。
其实,这样的例子即便在当下也不鲜见,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遭到利益主义的严重危害,不少人原本善良守信的道德良知受到了严重践踏。令人堪忧!
我们呼吁社会加大对这种危及群众生命安全的事不再发生,更呼吁像曹晓丽这样的企业家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
舌尖上的安全急需“诚信”的呵护!
其实,需要呵护的也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安全!
【名师点评】这是一篇中心明确,立意深刻典型议论文。文章从韩剧中对“诚信”的弘扬入手,通过对比点出诚信与说谎的不同结果;然后,引用命题者提供的材料,从正面论述“诚信”对于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结合具体事例从反面论述菜农因不讲“诚信”在韭菜上使用剧毒农药造成的严重后果;最后,水到渠成的出“舌尖上的安全急需“诚信”的呵护!”的结论;特别是最后一句使全文中心更具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文章结构严谨,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