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 (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京兆王愉字宣德,太和二十一年封,拜都督、徐州刺史。以彭城王中宣府长史卢阳乌兼长史,州事巨细,委之阳乌。宣武初,为护军将军。帝留爱诸弟,愉等常出入宫掖,晨昏寝处,若家人焉。 迁中书监。为纳顺皇后妹为妃,而不见礼答。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顺皇后召李入宫,毁击之。强令为尼于内,以子付妃养之。岁余,后父于劲以后久无所诞,乃表劝广嫔御。因令后归李于愉,旧爱更甚。 愉好文章,颇著诗赋。时引才人宋世景、李神俊、祖莹、邢晏、王遵业、张始均等,共申宴喜。招四方儒学宾客严怀真等数十人,馆而礼之。所得谷帛,率多散施。又崇信佛道,用度常至不接。与弟广平王怀,颇相夸尚,竞慕奢丽,贪纵不法。于是宣武摄愉禁中推案,杖愉五十,出为冀州刺史。 始愉自以职求侍要,势劣二弟,潜怀愧恨,颇见言色。又以幸妾屡被顿辱,内外离抑。及在州,谋逆。愉遂杀长史羊灵引及司马李遵,称得清河王密疏,云高肇谋为杀害主上。遂为坛于信都之南,柴燎告天,即皇帝位。赦天下,号建平元年,立李氏为皇后。宣武诏尚书李平讨愉。愉出拒王师,频败,遂婴城自守。愉知事穷,携李及四子数十骑出门,诸军追之,见执以送。诏征赴京师,申以家人之训。愉每止宿亭传,必携李手,尽其私情。虽锁絷之中,饮赏自若,略无愧惧之色。至野王,愉语人曰:“虽主上慈深,不忍杀我,吾亦何以面见至尊!”于是歔欷流涕,绝气而死,年二十一。后灵太后令愉之四子皆附属籍,追封愉临洮王。(选自《北史·元愉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B.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C.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D.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迁, 指晋升或调动官职,也指贬谪、放逐,有左迁、右迁。 B.赋,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韵文文体,如《阿房宫赋》《子虚赋》等。 C.幸,指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又特指皇帝对妃嫔媵嫱等的宠爱。 D.诏,是古代天子下达给百姓的一种文体,有遗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元愉忠于爱情,对李氏始终如一。元愉爱妾李氏虽遭顺皇后的殴打虐待,但元愉对她衷心不改;自己因叛逆被抓押回京师,路上仍拉着李氏的手。 B.元愉爱好文学,对文人关爱有加。元愉经常招引一些才人在一起宴饮作乐,对儒学宾客也给予很高的礼遇,还常召集儒学宾客住到自己的客馆中。 C.元愉心胸豁达,处乱仍从容镇定。元愉担任徐州刺史期间,把州中大小事务都委托给卢阳乌处理,自己谋乱称帝被抓后依旧坦然自若,饮酒赏玩。 D.元愉追求奢华,对现实生活不满。元愉与弟弟元怀常常相互夸耀,竞相追求奢丽生活,后因求要职不得,权势较低,李氏受辱,最终走上反叛之路。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留爱诸弟,愉等常出入宫掖,晨昏寝处,若家人焉。 译文:___________ __ (2)宣武尚书李平讨愉。愉出拒王师,频败,遂婴城自守。 译文: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曲江对雨 杜 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8.本诗标题为“曲江对雨”,作者在诗中是如何围绕“雨”字展开的?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分别运用庄子和杜宇两个典故,写出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 , ”两句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 (3)郦道元在 《三峡》中描绘山之高耸的句子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