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省徐州市2016年高考高三考前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5-21 21:28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戚元鲁墓志铭
曾巩
戚氏宋人,为宋之世家。当五代之际,有抗志不仕、以德行化其乡里、远近学者皆归之者,曰同文,号正素先生,赠尚书兵部侍郎。有子当太宗、真宗时为名臣,以论事激切至今传之者,曰纶,为枢密直学士,赠太尉。有子恭谨恂恂、不妄言动、能守其家法、葬宋之北原、余为之志其墓者,曰舜臣,为尚书虞部郎中。元鲁其子也,名师道,字元鲁。为人孝友忠信,质厚而气和,好学不倦,能似其先人者也。盖自五代至今百有六十余年矣,戚氏传绪浸远,虽其位不大,而行应礼义,世世不绝如此,故余以谓宋之世家也。
元鲁自少有大志,聪明敏达,好论当世事,能通其得失。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皆以谓元鲁之于学行,进而未止,意其且寿,必能成其材,不有见于当世,必有见于后。孰谓不幸而今死矣!故其死也,无远近亲疏,凡知其为人者,皆为之悲,而至今言者尚为之慨然也。
元鲁初以父任为建州崇安县尉,不至。以进士中其科,为亳州永城县主簿,又为楚州山阳县主簿。嘉佑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卒于官,年三十有五。娶陈氏,内殿承制习之女;再娶王氏,参知政事文宪公尧臣之女;有子一人;皆先元鲁死,而元鲁盖无兄弟。呜呼!天之报施于斯人如此,何也?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余悲元鲁不得就其志,而欲因余文以见于后,故不得辞也。以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葬元鲁于其父之墓侧,以其配陈氏、王氏。将葬,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铭,铭曰:
行足以象其先人,材足以施于世用,而于元鲁未见所止也。生既不得就其志,死又无以传其绪,曷以告哀?纳铭于墓。
 (选自《曾巩集》卷四十二)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德行化其乡里              化:教化
B.能似其先人者也              能:才干
C.以进士中其科                中:考取
D.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铭        速:催促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代时,戚元鲁的曾祖父在乡里享有盛名,德高望重,但是抗逆朝廷,不愿做官。
B.戚元鲁的父亲叫戚舜臣,做过尚书虞部郎中的官职,一生恭敬勤谨,严守家法。
C.戚元鲁在学问品行方面精进不止,可惜三十五岁就英年早逝,否则一定能有建树。
D.戚家是宋代有名望的世家,作者曾巩亲自为戚家不止一个人撰写过墓志铭。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4分)
(2)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4分)
9.戚元鲁在品行和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
送唐六赴举
冷朝阳
秋色生边思,送君西入关。
草衰空大野,叶落露青山。
故国烟霞外,新安道路间。
碧霄知己在,香桂月中攀。
(1)诗歌首联有什么作用?(3分)
(2)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     (《论语》)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    。               (庄子《逍遥游》)
(3)故不积跬步,    ▲    。                           (荀子《劝学》)
(4)朝搴阰之木兰兮,    ▲    。                        (屈原《离骚》)
(5)    ▲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6)庭下如积水空明,    ▲    ,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        ,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8)横眉冷对千夫指,    ▲    。                       (鲁迅《自嘲》)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