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市一中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1.选c. A、D两项“题中句”和“文中句”对照,都没有改变本质意思,但不符合题目对“劝农”概念“最恰当”的题意要求 2.A项“国家在丰年平价购粮,在荒年平价售出,通过限制商人投机来保护农民和社会的利益”,这是文中观点“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劝农制度”下的一个论据。只能证明这个观点。其他两个观点都是全称判断,有“历代统治者”“每个王朝”作为“主词”,这些判断下面的论据当然“属于历代王朝劝农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3. 第三题的B项“宋代的劝农政策和措施,较前代更为完 善,并趋于定型,这是宋代劝农制度的一大特点。”属“断章取义”错误。 4.D横渡 8.C(厌: 同“餍”,满足,吃饱。) 10.A(非为“大义灭亲”。) 11.(1) 骏马跨跃一次,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4分)(“一跃”“ 驽”“ 十驾”各1分,句意1分) (2)现在您果真能命令夫人以下的全体成员编到士兵队伍中,承担任务一同劳作,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全都分发给士兵享用,士兵正当危急困苦的时候,是很容易感恩戴德的。(给分点“诚”、“飨”、“方”“德”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平原君就是赵胜。(他)喜好宾客,大概有门客数千人。 平原君家有楼房临近平民之家。有个瘸腿的人,蹒跚地去汲水。平原君的小妾在楼上看见后,大笑。第二天。瘸腿人到平原君家门口,说:“我听说您喜好门客。有才能的人不远千里而来,是因为您能看重士人而看轻妻妾。我不幸得了手脚不灵活的病,您的爱妾却在楼上讥笑我,我要得到讥笑我的人头。”平原君笑着回答说:“好吧。”瘸腿人离开了。平原君笑着说:“你看这小子,竟然因为一笑就要杀我的小妾,太过分了吧!”最终没有杀自己的小妾。过了一年多,门客渐渐离去的超过半数。平原君感到奇怪,问门客:“我对待你们没有失礼的地方,为什么离去的人这么多?”有个门客上前回答说:“因为您不杀讥笑瘸腿的人,大家都认为您爱美色而轻戏贤士,所以大家就离去了。”平原君于是斩了那位美妾的头。并亲自来到瘸腿的人家里(谢罪)。门客才又渐渐回来。 秦国围攻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救,与楚国合纵抗秦,他门下有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向平原君推荐自己。平原君与楚国约定合纵后回到赵国,说:“我识别人才多者千人.少者百数,自己认为从来没有漏失天下贤能之士,今天才发现对毛遂先生漏识了。毛先生一到楚国,而使赵国的分量重于传国的宝器。(他)凭借三寸之舌.比百万雄师还要强大。我不敢再相士了。”于是把毛遂待为上客。 秦急围邯郸,邯郸危急,将要投降,平原君很是担心。邯郸传舍吏子李同时平原君说:“你不担心赵国灭亡吗?”平原君说:“赵灭亡我就会被俘虏.为什么不担心呢?”李同说:“邯郸的百姓,用尸骨烧火,互相交换着吃孩子,实在是十分危急了啊!可是您的后宫姬妾侍女数以百计。侍女穿着丝绸绣衣,精美饭菜吃不了,而百姓却粗布短衣难以遮体,酒渣谷皮(粗粮)吃不饱。百姓困乏,兵器用尽,有的人削尖木头当长矛箭矢,而您的珍宝玩器铜钟玉磬照旧无损。假使秦军攻破赵国,您怎么能拥有这些东西?假若赵国得以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 现在您果真能命令夫人以下的全体成员编到士兵队伍中,承担任务一同劳作,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全都分发给士兵享用,士兵正当危急困苦的时候,是很容易感恩戴德的。”于是平原君采纳了李同的意见,得到敢于冒死的士兵三千人。李同就加入了三千人的队伍奔赴秦军决一死战,秦军因此被击退了三十里。这时也凑巧楚、魏两国的救兵到达.秦军于是撤兵离去,邯郸得以保存下来。李同 在同秦军作战时阵亡,平原君赐封他的父亲为李侯。 平原君在赵孝成王十五年去世。平原君的子孙世代承袭他的封爵,以后终于与赵国一起灭亡了。太史公说:平原君,是个乱世之中风采翩翩有才气的公子,但是不能识大局。 12. 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 (5分) 13. 答案:表达了诗人对贾谊的同情(1分),对汉文帝的指责(1分),对自身孤独寂寞处境的感叹(2分),以及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1分)。 (共5分) 14. (1)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