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文阅读 (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选出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3分) A金就砺则利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D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 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C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6.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3分) A.何陋之有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时人莫之许也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①者,槃散②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 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③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馀,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蹩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 【注】①躄:跛脚。②槃散:即蹒跚。③罢癃:指残疾。 7.选出对文中划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3分) A.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③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 B. 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③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 C. 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③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 D. 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③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造门进躄者 B.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 C.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 D.秦军为之却三十里 9.对下列“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 ③遂以为上客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原君的美妾笑瘸腿人,后平原君发现门客离他而去的超过半数,便大义灭亲,杀了自己的美妾,表现他尊重贤能。 B.自以为不会看错人的平原君回到赵国后,认真反省了以前没有重用毛遂一事,后悔不已。 C.在邯郸被围,楚魏救兵又都未到的危急时刻,平原君听从了邯郸传舍吏子李同的建议,为邯郸解了围。 D.太史公评价平原君,是个乱世之中风采翩翩有才气的公子,但是不能识大局。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4分) (2)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