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 语文试题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因果错误。原文是“宋代的客户,出于生计,频频更换地点和地主,也须租房居住”,强调的是流动人口频繁迁居的原因是谋生需要,而不是房租高。 2.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曲解原意。原文是“准许被勒索高价房租者前往官府控告”,不是租户自己不能承受就可以控告。 3.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无中生有。文本中信息是没房产的城市居民必须租房住,没有明确指出政府官员是否能从政府得到住房。 4.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句意后,抓住词汇“安帝、殇帝、事事”和分数表示法断句,“太后定策/迎安帝”一句中间可断可不断。 5.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仙逝即去世,像仙人一样离开人间,是对“死”委婉的说法。 6.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首服”说明偷窃者是自首服罪的,并不是邓皇后亲自找出来的。 7.(1)母亲常常批评她,说:“你不去学习女子要做的纺织、刺绣、缝纫这些事来为自己做衣裳做服饰作准备,却改为致力于学习经书,难道你要去考博士吗?” 【解析】“非”,批评,1分;“女工”,即“女红”,女性要做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事,1分;“务学”,致力于学习,1分;大意2分。(“供”,准备着东西或本领为需要的人或事应用;“衣服”,这里是两个词,都作动词用:裁剪衣服,做好服饰;“举”,考,参加科举考试) (2)和帝每次想给邓皇后家族里的人加官进爵,邓皇后就哀求辞让,所以她哥哥邓骘在整个和帝在位时期不过是一位虎贲中郎将而已。 【解析】“官爵”名词作动词,译为“加官进爵”,1分;“辄”译为“就”,1分;“终帝世”译为“在整个和帝在位时期”,1分;大意2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和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参考译文】 和熹邓皇后邓绥,是太傅邓禹的孙女。父亲邓训,是护羌校尉;母亲阴氏,是光烈皇后堂弟之女。邓皇后五岁时,太傅夫人很疼爱她,亲自为她剪发。夫人因为年龄大眼睛看不太清,误伤邓皇后的额头,邓皇后忍住痛苦不吭声。身旁看到的人感觉奇怪就问邓皇后,邓皇后说:“不是不痛,太夫人怜爱我为我剪发,不忍伤老人心意,所以忍受了。”邓皇后六岁能读史书,十二岁通读《诗经》、《论语》。她的哥哥们每次诵读经书,她就虚心请教。她的志趣在研究诗书典籍,而不过问居家事务。母亲常常批评她,说:“你不学习女子要做的纺织、刺绣、缝纫这些事来为自己做衣裳做服饰作准备,却改为致力于学习经书,难道你要去考博士吗?”邓皇后难以违背母亲的话,白天操练女工,晚上就诵读经书典籍,家人称呼她为“诸生”。她父亲邓训认为她与众不同,无论大小事,往往和她详细计议。 和帝永元七年,邓皇后与诸家女子一同选入宫中,进入掖庭成为贵人,当时的年龄是十六岁。她恭谦肃穆,小心谨慎,一举一动,有规有矩,和帝深深地嘉许而喜爱她。邓皇后有病,皇帝特许她的母亲和兄弟入宫服侍医药各事,而且不限定留宫的日数。邓皇后对和帝说:“宫中禁地至为重要,而使外家的人久留禁宫之地,对上来说让陛下蒙有偏袒私幸的讥讽,对下来说使我获得不知足的诽谤。上下两相受损,我实在不情愿啊!”和帝说:“别人都以经常能到禁宫走走为光荣,而你却反以为忧虑,深深地自我抑制宁愿吃亏,真是难能可贵而为人们所做不到的啊!”和帝每次想给邓皇后家族里的人加官进爵,邓皇后就哀求辞让,所以她哥哥邓骘在整个和帝在位时期不过是一位虎贲中郎将而已。 元兴元年,和帝去世。殇帝刚出生只百余日,邓皇后就迎立他为皇帝。殇帝尊邓皇后为太后,太后临朝听政。这个时候刚刚遭受大丧之事,法规禁条没有完备。宫中丢失了一箧大珠,邓太后考虑到,如果加以拷问,必定伤及无辜。于是亲自检看所有宫人,观察她们的脸色和神情,偷窃者马上就自首服罪。左右侍从没有不叹服的,认为邓太后圣英明哲。等到殇帝去世,邓太后决定迎立安帝,仍临朝听政。因接连遭受大丧之事,老百姓苦于差役,殇帝的随葬品以及各项丧葬之事,事事都减省节约,只有常规的十分之一。自从邓太后临朝听政以来,水旱之灾共有十年,周边外夷入侵,国内盗贼兴起不绝。太后每听到老百姓饥荒,有时通宵不能入睡,亲自减少或撤除生活供给,用以救济灾难困苦,所以天下恢复太平,年景还得到丰收。 8.①颔联写志士在山村荒野之地凄凉老去,眼中看到的是名花在风雨中散落凋谢。(1分) ②诗句运用比喻手法(2分),把壮士在困顿中老去的凄凉境况比作名花在风雨中凋零萎谢(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志士的凄凉无奈(1分)。 ③诗句运用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的手法(2分),把眼中所见残春之景与心中所思家国之情以及个人身世遭遇巧妙结合在一起(1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难分的艺术境界(1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②③两点任答对一点,与①组合即可得满分;也可只答②③得满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①年老多病的愁苦之情(1分)。诗人因生病变得面容消瘦,连帽围也变宽了,春天过完了,还因体弱怕冷(1分),有志之士只能在困顿中如名花凋零般老去,凄凉境况使诗人心情愁苦(1分)。 ②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1 分)。诗人虽然不作诗,不喝酒,想求得内心的平静(1 分),但每看见繁盛的芳草,就会遗憾自己只能支枕、倚栏度日,表达自己不能为国事分忧的悲愤情怀(1分)。 ③伤春之情(1 分)。诗人在春尽花落之时,痛感自己病后衰老,凄凉寂寞,触景生悲(1分),感叹春天已逝,青春不再,表达自己无可奈何之情(1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任答两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6分) (1)(而)神明自得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错、漏、多字该空不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