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天一大联考2015 ~2016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五)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6)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4-20 22:26

天一大联考2015 2016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五)B
语文试题答案
(1~6,13~15题,每小题3分)
1.B    2.A    3.D    4.B    5.A    6.C
7.(1)不久郭成大败敌寇,俘获周云翔。诏令恢复了张瀚的官职,让他在家待命,第二次巡抚陕西。(关键词“已而”“还……秩”“俟”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御史刘台弹劾张居正,趁势抨击张瀚任陕西巡抚时声名狼藉和对张居正唯唯诺诺的罪状。(关键词“论”“因”“唯诺”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张瀚,字子文,仁和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授职为南京工部主事。历任庐州知府,后改任大名知府。俺答围攻京城,诏令派遣兵部郎中征召京郊的民兵进行防卫。张瀚马上查阅户口,三十人中抽取一人,由二十九人供给他的粮饷,征到八百人。骑马赶到真定,请使者检阅士兵,使者称赞他的才干。他多次升迁任陕西左布政使,擢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抚这一地区。才半年,又入京担任大理卿。升任刑部右侍郎,不久改任兵部职,总管漕运。隆庆元年,他改为负责两广的军务。当时两广各设有巡抚,事务不与总督府相通。张瀚请求仿效边关的事例,于是全部听从总督管辖。大强盗曾一本掠夺了广州地区,诏令严厉地责备张瀚,停发总共官俞大猷的俸禄。不久,曾一本从海路进犯福建,官军迎头痛击,大败敌寇,朝廷赏赐银两礼品。不久,敌寇又进犯广东,攻陷碣石卫,叛将周云翔等人杀害了雷琼的参将耿宗元,与敌寇联合。朝廷商议降张瀚一级官职调往别处。不久郭成大败敌寇,俘获周云翔。诏令恢复了张瀚的官职,让他在家待命,第二次巡抚陕西。调任南京右都御史,随着改任工部尚书。万历元年,吏部尚书杨博罢职,召调张瀚代替。任期满,他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当时朝廷推举吏部尚书,首先是左都御史葛守礼,其次是工部尚书朱衡,再次就是张瀚。张居正憎恨葛守礼迂愚而刚直,厌恶朱衡骄狂,所以特意提拔张瀚。张瀚的资历和声望都很浅,忽然被提拔,全朝廷更加趋附张居正,而张瀚晋升或降责大臣都遵奉张居正的意思。御史刘台弹劾张居正,趁势抨击张瀚任陕西巡抚时声名狼藉和对张居正唯唯诺诺的罪状。当张居正遇到丧事时,打算不守丧继续任职,张瀚心中认为不可以。宫中传旨令张瀚劝留张居正,张居正又自己做文书,暗示张瀚的属吏,让张瀚回复皇上旨意。张瀚假装不明白,称“阁员奔丧,应该授予特殊恩典,是礼部的事情,与吏部有什么关系”。张居正又派说客游说他,他没有动摇,于是传来旨令责备张瀚很久不遵从诏令,没有人臣应具的礼节。朝廷大臣们惶恐,接连上奏挽留张居正,张瀚唯独没有上奏,抚胸叹息道:“三纲沦亡了!”张居正恼怒,唆使给事中王道成、御史谢恩启借其他的事情弹劾他,勒令他退休回家。张居正死了,皇帝很怀念张瀚。诏令有关部门供给他每月的口粮,他八十岁时,皇帝特意予以问候。去世后,被赠封太子少保,谥号恭懿。
8.①通过自己的情态、心理来写“早”“行”之早的。(1分)诗人从梦乡中被唤起,残梦若续,又被马嘶惊醒,以自己的这种状态写早行之早。出发时天时尚早,内心不免生出孤独寂寞之感,“近我行”更反映出内心对安全感的寻找,用这种心理来写早行之早。(2分)②通过旅途特定景象来写早行。夜色迷漫,万物俱寂,依稀可见一些景物,近处的树木,树上柄息的鸟儿,远处天边上的残月,微茫月色下的孤城,用这些景物展现萧瑟寂静之感,以此来写早行之早。(2分)
9.①自责,作者感叹“莫羡居者闲”来告诉自己不应对自己的早行产生寂苦之感,表达了作者的内疚自责之情。②自勉,诗人触景生情,见到更早的“已耕人”,深感必须振奋精神,催马前行。③赞美农夫的辛勤耕作和对农夫备受辛劳的同情,通过“溪边人已耕”来突出农人的辛勤。(每点2分)
10.(1)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2)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3)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每句1分)
11.(1) BE(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2)①以“三棵树”为题,让读者看了题目会产生遐想,激发阅读兴趣。②“三棵树”作为小说的线索,贯穿文章,始终和小说主人公的命运紧密相连,使行文更加紧凑。③以“三棵树”为题,突出小说的主旨,“三棵树”是头人生之根的象征,表现了丫头不忘根本,不忘家乡的品质。(每点2分)
(3)①有主见、有志气,努力上进。她是村里唯一去城里上高中的女孩子,娘劝她在家种地,她坚决不同意,后来考上大学,最后做了副市长。②乐观面对苦难,节俭勤劳。面对异常贫穷的家庭情况,以三棵树为精神支柱,顺利完成学业;大学期间为了省钱,很少回家,自己挣学费、生活费。③包容,不记仇。大哥死干矿难,她找矿长据理力争,拿回了赔偿金。不和嫂子记气,赔偿金自己不拿一分,留给侄儿上学。④善良、孝顺,知恩图报。丫头考上大学,面对乡亲们的援助,她心存感激;参加工作后把娘接到城里;当了副市长,每年都要回村里一趟,看望父老乡亲。(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4)①对父母长辈要心存孝心。大嫂起先不知孝道,分家时将家里像样点的东西全都拿走,使原本贫困的家雪上加霜,大哥死于矿难之后,才认识到自己的不对;丫头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积极乐观,安慰娘,后来把娘接到城里尽孝。小说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②做人应心存感恩,别人有难时应当伸出援助之手。在丫头考上大学之后,乡亲们二十、三十地送来钱;德叔在丫头交学费的事上,全力帮助,对于这一切、丫头都深深记在心里,一直心存感恩。当副市长后,还每年回村里一趟,看望父老乡亲。③在贫困和苦难面前,应具有自强和不懈努力的精神。面对贫穷和苦难,丫头没有悲观绝望,没有意志消沉,而是以一种不懈的努力和自强精神,战胜了生活中的一切苦难,最终带着母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④显达不忘本,根扎得越深,人生之路走得越远。丫头由一个农村小姑娘走进城里读高中,后来考上大学,毕业后到市政府上班.到最后当上了副市长,一路走来,她没有忘记三棵树、忘记乡亲、忘记娘的恩情。不忘记根本的人,在事业、人生之路上才不会迷失,才会走得更远。(每点2分,如有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