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6届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3月)语文试题及答案(5)
来源:
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3-18 11:05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人所以会有偏见,常常是因为以有限见识无限,____,以为自己的所知所见,就是
人生的真相。
②有的问题虽然信访量不大,却带有普遍性、典型性;还有的反映的虽是个别现象、偶发
事件,我们“____”,就可推断出某一类或某一层次的问题。
③吴丕绩的《六朝文笺注》这本选集,对希望欣赏六朝文的读者而言,可以____,也可
以作为研究的初步阶段。
A.尝鼎一脔 管窥蠡测 见微知著 B.见微知著 管窥蠡测 尝鼎一脔
C.见微知著 尝鼎一脔 管窥蠡测 D.管窥蠡测 见微知著 尝鼎一脔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汉字演变》软件每辑包括50个汉字,每个字用约一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动态再现汉字从殷商甲骨文到现代楷书的演变全过程。
B.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兰州获得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中国低碳联盟等机构组织联合颁发的“今日变革进步奖”。
C.围绕屠呦呦获奖产生的种种公众意见提醒我们,中国既要进一步理顺科技评价和科技资源的配置机制,也要改动人才奖励和扶持机制。
D.近日,天津市血液病医院附近一家小吃发起了“墙上的餐桌”,免费为在医院看病的贫
困患者和家属提供食物,迅速凝聚起一股爱心的热流。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这里,是当年秦始皇赢政首次出巡的崆峒山,历史上没有记载,他在这里做了什么,然而
人们还是愿意相信,他和他们一样,经过漫长和艰苦的跋涉,在崆峒之巅,将自己的世界一览
无余。百多年后,____,那时,崆峒山位于帝国疆界的西端,被同时代的人称作西极。
A.与他齐名的汉武帝刘彻也曾多次登临这里
B.汉武帝刘彻与他齐名并也曾多次登临这里
C.汉武帝刘彻也曾多次登临这里并与他齐名
D.与他齐名的汉武帝刘彻也曾多次这里登临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① ,凸者称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因印泥多取朱色,故钤盖印
蜕后,阴即白,阳即朱,遂又有“白文”“朱文”之目。 ② ,但也无非是依阴阳二体间组合搭配
以求变化。阴文之美,无阳文之衬托则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 ③ ,故而“分朱布白”“虚实
有致”乃印人需潜心探索的治印之道。真可谓是高深莫测,奥妙无穷。
17.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要求:①拟写标题,10个字以内;②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揭示其寓意,不超过80个字。(5分)

六、写作(60分)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