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16届高三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6)
来源:
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6-02-18 22:02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B (“磨炼”有强调在艰苦的环境或完成繁难任务的过程中锻炼的意思。“不可一世”形容极其狂妄自大。感情色彩不符合句意。“亦步亦趋”比喻没有主见或为了讨好,事事追随或模仿别人。不符合句意)
2. D (A项主客颠倒。B项句式杂糅。C项“跻身”和“进入”语意重复)
3. A 4. D 5. D
6. B (罗:招致,网罗)
7. B
8. (1) 现在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句式1分,“趋事赴功”1分,“秋”1分)
(2) 有国才有家,天下如此混乱,何处是我们的归宿?(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3) 制使吕文德征召他,他没有应征,逃往他处隐居,到处寻找他没有结果。(“招”“遁”“物色”各1分)
9. 急公好义(深明大义),智勇双全(有勇有谋)。(每点2分)
10. (1) 暗淡,幽寂。(2分)孤独寂寞、自哀自怜的女性形象。(2分)
(2) ① 借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理,庭院空寂,落花满地,烘托了主人公的寂寞和哀怨。② 象征(或隐喻),“春欲晚”“梨花满地”象征青春暗逝,年华老去,暗示了主人公的不幸命运。(每点3分)
11. (1) 朝菌不知晦朔 (2) 春与秋其代序 (3) 猿猱欲度愁攀援 (4) 无边落木萧萧下(5) 杜鹃啼血猿哀鸣 (6)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7) 举匏尊以相属 (8)舞榭歌台
12. ① 地处两省交界,区划多次变更,风习混杂。② 保留着许多过去的建筑,像遗址标本。③ 时代变迁,但老百姓身上仍留有许多过去的习惯和精神。(每点2分)
13. 饱经风霜;消防生涯给他留下鲜明的印记,如恪尽职守,时刻保持警觉。时代和环境改变了,他还固守传统。(4分)
14. 时代变迁,水会营子已不再是过去那个省界两边都倚重的消防重镇,但这里的人们依旧保留着过去团结互助、共同消防的习惯和精神,这种看似滑稽的坚守令人肃然起敬。(4分)
15. ① 水会营子是作者有意描写的对象,通过叙写水会营子的历史表现了世事变迁的沧桑感,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和文化内涵。② 水会营子是老兵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正是它的历史塑造了老兵的性格。③ 叙写水会营子的历史,表现水会营子沿习的传统,为下文捆绑客人游街的描写做铺垫。(每点2分)
16. 呼唤大师,却不明白何为真正的大师;不知道怎样的社会机制才能孕育出大师,不去为大师的诞生创造条件。(4分)
17. 第③段引文:以当年苏联的社会文化环境与我们当下的社会作比较,说明我们需要大师只是为了装点门面。(3分)第⑤段引文:举海德格尔为例,说明真正的大师对社会的价值和作用(或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师)。(3分)
18. 首先指出当今社会对大师的呼唤存在悖论;其次,分析社会和公众需要的大师只是合乎公众心愿的“符号”,国家崛起的佐证;然后,论述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师;最后呼吁为大师诞生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8分)
19. 略。
【参考译文】
张惟孝,字仲友,是襄阳人。身长六尺,通晓《春秋》,科举考试不中,于是在骑马射箭上用力。(遭遇兵灾)襄阳城中混乱,百姓争着逃出关口,惟孝拔剑杀了数人,赶到白河边,看到岸边有一艘很大的船,急忙登船,船上的人不允许他上船,惟孝说:“今日之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能杀掉我的人就是这船的主人。”船上的众人被慑服,于是乘这艘船到达郢州。兵乱,逃奔到沙洋,别之杰为统帅,把各个湖的出水口都阻塞起来不让水流下泄,惟孝命令两人穿着商人的服饰前往,秘密探查守卫隘口的士兵后,惟孝说:“这容易对付。”于是分派了十名骑兵,让他们穿上黑袍,假扮敌兵,并宣称:“后援部队很快就抵达。”守卫的四五百人全都溃散,乘船奔向藕池。
开庆元年,定居江陵,前往沙市,江面众船云集,没有办法渡江。不一会儿,头顶高冠张着车盖的人,带着几十位随从过来,原来是宣抚姚希得的弟弟,下令说:“谁敢争着靠岸的就把他投入江中。”惟孝斜着眼看了一会儿,提着剑分开人群走上前,举起白旗指挥,命令众船靠岸,不准混乱次序。干官(州郡府中办事老成之官吏)钟蜚英看到他的行事,觉得他是不寻常之人,告诉唐舜申,舜申说:“他是我的朋友。”详细地说了惟孝平素的事迹。蜚英曾对张惟孝说:“今天正是我们立功报效国家的时候。”张惟孝默不作声,钟蜚英又问他,惟孝却说:“朝廷辜负人。”第二天,钟蜚英游说姚希得把惟孝请来,在仲宣楼宴请他,酒酣之际,钟蜚英说:“有国才有家,天下如此混乱,何处是我们的归宿?”这句话激得惟孝跳了起来,慨然说道:“惟公之命是从。”于是向钟蜚英求取三十张空名帖回去了。十天后,张惟孝和三十名骑在马上的将官模样的人,带着五千披甲的士兵来到钟蜚英处,他们旗臶鲜明,队伍严肃,上至公安,下及于墨山,游骑和步兵连续。姚希得大喜,问张惟孝统领下的将士的姓名,惟孝回答说:“朝廷辜负人,与朝廷共享其福很难,与朝廷共御祸患容易,我们的来到姑且为君侯解除一时的困难罢了,至于姓名就不用知道了。”其时,鼎、澧等五州的形势非常危急,于是张惟孝击鼓阅兵,不到几天,部众达到万人,和敌人的几次战斗都取得胜利,长江之上,一时平静。制使吕文德想把惟孝招来任朝廷将官,他没有应招,逃往他处隐匿起来,有人说他前往淮甸了,后不知所终。

|
------分隔线----------------------------